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移动支付将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入口!
移动支付将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入口!这几天,网络上或者手机上都在疯转的大清仓,抢年货,抢红包等抢眼球的花边新闻头条,让大家提前感受新年的步伐正在朝我们迎来!就在今早,少校我还拿着手机等待着支付宝10点整点“咻一咻”抢红包,结果咻的我心烦气躁好不容易才抢到一个红包,拆看一看,得了“10M流量包”。无语中~!从目前趋势看,移动支付最常用的场景是网上购物、转账汇款和信用卡还款等,都是高频次高黏性的场景,这些场景逐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黏性。本地化生活服务等新兴场景也在逐步形成,这得益于移动支付的即时性和便携性。操作简单、服务高效快捷和无需携带钱卡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移动支付还通过网购、本地化生活服务等方式提供了更优惠、更透明的支付体验,真正提升了效率。支付宝钱包拓展多样化的线下场景及百度钱包打通移动产品线移动支付使用场景分布以及移动支付使用原因去年春节,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成为持续热议的话题,双方在红包功能中均投入了大量的营销和产品研发成本。其中,微信送出5亿现金红包、30亿卡券类红包,除夕5个小时内共110亿人次拿起手机“摇一摇”,峰值8.1亿次/分钟。支付宝则与品牌商户一起发放6亿红包(其中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4.3亿元),除夕夜收发40亿元,超过2.4亿个。与去年春节的亲朋好友抢红包相比,今年春节商户红包成为一大特色,20元玛莎拉蒂红包、500万波音747红包等调侃层出不穷。最终,红包大战以拥有社交场景的微信支付略胜一筹而告终。而今年呢?从这两天少校收集到的新闻总结来看,今年除夕夜,微信和支付宝将展开“撕13大战”。除了央视春晚红包,猴年春晚有上百家企业与支付宝进行合作,共同参与到红包互动。现在已经公布的企业有:泰康在线、华为手机&荣耀手机、民生保险、瑞东集团、复星集团携手老庙黄金、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德邦证券、德邦基金、恒利证券,滴滴出行、众安在线、金字火腿、巨人网络、优酷土豆、天弘基金、恒大冰泉、恒大兴安粮油、恒大新西兰卡哇熊奶粉、银泰商业、魅族等。据介绍,在除夕夜观看春晚节目时,全球的观众可通过手机打开支付宝参加“咻红包”活动,还可以与央视春晚的现场进行互动。“支付宝将和春晚一起创造全球最大规模的台网互动。”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而“咻红包”的具体玩法会在除夕夜前夕披露。央视春晚已举办32年,看春晚成了全球华人的新年俗,也成为很多华人的人文、精神寄托。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央视春晚多屏总收视率达到49.61%,累计覆盖电视观众9.03亿人。从上诉消息面看出,互联网巨头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争夺场景,是因为移动支付已成为自己和商户O2O战略落地的现实需求,背后的商户资源和交易数据价值无限。例如,支付宝的服务窗可以为入驻商户提供直达用户的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对用户进行信息推送、交易场景打通和会员服务管理,形成“下单支付—卡券管理—会员服务—服务窗”的闭环。支付宝服务窗服务模型以及支付宝服务窗应用框架市场目前观点:1>支付产业难以落地,投资机会少;2>对二维码和NFC这两种主流移动支付技术路线存在非此即彼的看法;3>对支付业务的理解偏重于基础支付服务,缺乏将支付业务与实体运营、数据运营整合看待的分析框架。多位专家的观点:1>支付产业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入口。行业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支付服务公司与实体运营企业融合已成为行业趋势,且将持续迎来风口;2>移动化成为支付产业风口。二维码成本低,产业链结构简单,推广容易;苹果将凭借其对消费群体的影响力、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Token+指纹技术拉动NFC的普及;3>实体运营企业通过布局支付拓展数据运营大有可为。支付业务承载大量交易数据,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数据价值不断得到市场认可的大背景下,通过精准营销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支付数据变现具备广阔空间。2012年3月,支付宝宣布投入5亿布局线下POS业务。2013年8月,由于政策原因该业务拓展停止。2014年双12,支付宝联合2万多家商户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支付宝钱包半价活动,与双11相比,重点布局线下。2015年,支付宝宣布全面发力线下市场,给予商户低费率+首年返还的优惠,无论何种商户类别一律按照0.6%的费率收取,且2015年费率全部返还、2016年费率向商户返还7成。同时,支付宝还发布了O2O行业的解决方案,包括未来商超、医院、餐饮、百货、酒店、物流等14个行业场景,主要通过扫码、服务窗等方式完成支付。商户也可以通过服务窗实现精准营销,以及获得支付宝结合数据罗盘和云服务提供的定制化的数据服务方案。支付服务是获取和沉淀用户、商户及数据的重要入口。1>获客:支付环节是大多数商业交易的刚需,因此在获取用户和商户上具备天然的优势。2>留客:支付业务的发生频次高,因此是支付服务方和商户与用户互动、提升用户粘性的出发点。3>知客:基于基础支付服务,服务提供方和商户可以沉淀大量、高频的支付数据。而且,由于支付数据由多方共同经手(例如,收单业务中,收单方、银联、发卡方、商户均可获得收单数据),因此就数据体量和真实性而言,相关服务方具备向互联网金融(P2P、数据征信)和精准营销等增值服务延伸的广阔空间。支付技术为金融和商业行为提供了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引入,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支付流程简化,支付场景也大为丰富,安全模块/可信执行环境等使得安全性也得到充分保障。同时移动支付也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成为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关键一环。支付产业链分工包括基础硬件、软件建设、支付基础服务和支付增值服务四类。1>基础硬件;提供支付读取设备(POS机、扫码枪)、支付载体(金融IC卡及芯片、NFC芯片)、安全硬件(指纹识别)等获得硬件销售或租赁收入。2>软件建设:提供支付系统解决方案建设服务并获得收入。3>支付基础服务:提供基础支付服务,获得支付手续费收入和沉淀资金的利息收入,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提供跨行清算服务的银联。4>支付增值服务:通过基础支付服务积累用户、商户和支付数据,提供互联网金融、数据营销等增值服务,并获得手续费收入。支付产业链的四个环节作为移动支付,安全是选择支付方式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为了保障PC线上支付的安全性,银行采用USBKey硬件认证方式,支付宝采用复杂密码、数字证书、短信校验、支付盾等方式。由于手机体积、操作界面等方面的约束,移动支付需要新的方式来提升安全能力。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常应用程序在RichOS纯软件安全方式的环境下执行,安全性能较差;TEE(TrustedExecution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在移动终端主处理器中开辟独立的区域来执行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从而安全地提取、存取和处理信息。SE(SecureElement,安全模块)在硬件上有独立的CPU和存储空间,软件上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用于存储用户的账户和支付信息。从RichOS到TEE、SE,安全性能逐级提高。在GlobalPlatform、Trustonic、ARM、高通等组织的推动下,TEE和SE在iPhone6、三星GalaxyS5等手机中获得应用。扫码支付和NFC支付是移动支付的两个主要技术方案。两种技术路线都将受益于支付移动化的大趋势。1>扫码支付: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要参与方,具备成本低、易推广、便于搭载更多交易信息的优势,同时针对基于支付的O2O服务也有较好的延展性。2011年,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基于拓展线下市场的需求,开始推出条码支付,为线下实体商户提供快捷的现场支付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扫码支付无须安装POS,通过收银系统或手机扫描条码完成收银,直接与银行对接,绕开清算机构银联。2>NFC支付:对应的产业链包括卡组织、商业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上游元器件生产商等,具有安全性高、读取快捷、对传统线下收单支付参与方影响较小等优点。NFC+指纹识别就产品功能而言,是目前结合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最佳方案。传统银行卡及NFC支付体系的各方关系以及扫码支付体系的各方关系扫码支付与NFC支付对比政策支持程度是扫码支付推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2014年3月,央行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暂停二维码支付。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另辟蹊径,通过一维条形码被动扫码的模式,继续在线下推广扫码支付,并与众多知名商户合作以降低风险。NFC:苹果促进产业链大发展基于NFC的移动支付早在日本获得广泛应用,中国的运营商、银联等早在数年前也积极推进,但收效一般。我们认为,苹果将凭借其对消费群体的影响力、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Token+指纹技术拉动NFC的普及。苹果ApplePay服务获得产业链支持,各手机厂商效仿。苹果从iPhone6和iPhone6Plus上开始搭载NFC功能,并基于NFC推出ApplePay服务,用TouchID验证用户信息、SE芯片保证隐私,Passbook存储银行卡等信息。自2014年10月推出以来,ApplePay在Visa、万事达和美国运通这三大信用卡公司的非接触移动支付中已经占到了2/3,目前已支持750家银行和信用卡联盟的信用卡、数万家商超,以及停车场、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等20多万个终端。从前两天传出消息,苹果基本确定将ApplePay引入中国市场,将于2016春节前正式商用。苹果ApplePay获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苹果在高端用户群体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支付产业链合作意愿强:按照我们的分析框架,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苹果手机或手表是移动支付的硬件载体,与苹果合作将直接获得高端用户群体。2>苹果ApplePay不触碰产业链其它环节核心利益:以往移动支付参与方纷纷想推广自己的电子钱包,常常以SE芯片为载体,各方陷入抢夺SE芯片控制权的纷争。苹果独劈蹊径,在硬件产品中提供SE芯片,但却不提供电子钱包,从而避免触碰产业链其它环节的核心利益。3>Token技术加强安全性,指纹识别提升便利性:苹果手机、手表等硬件在SE中存储信用卡卡号等可能引起盗用的信息,每次交易将产生一次性的Token代码,这个代码将传输至POS机用以识别相应的信用卡卡号等。Token技术提升了安全性,降低了发卡方用于盗用的经济损失。指纹识别替代密码,加快安全认证过程,提升了便利性。ApplePay:在原有支付方式基础上提供技术支持电子钱包:往往涉及到信息存储和资金沉淀在苹果的引领下,各手机厂商纷纷加速推进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方案,如:新开普已在众多校园、企业、城市公交推广NFC应用,魅族推出了mPay、华为推出了荣耀钱包,OPPO则与支付宝联手推出公交一卡通,联想和酷派有望与银联合作推广AndroidPay。国内互联网巨头拥抱NFC技术支付宝、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NFC技术。虽然二维码是支付宝等国内互联网公司当前采用的主要技术,他们也在积极布局NFC技术。1>支付宝采用NFC技术实现公交卡充值:支付宝与住建部合作,实现NFC手机用支付宝钱包给青岛、厦门、南昌、宁波、绍兴、嘉兴6个城市的公交卡充值。支付宝也与华为、魅族等合作,推广支付宝钱包+指纹认证。2>QQ钱包用手机完成银行IC卡刷卡消费:手机QQ“一拍即付”功能,支持银联IC卡刷卡支付、无需绑定。支付宝用NFC手机给城市公交卡充值手机QQ支持银行IC卡“刷卡支付”NFC将采用全终端和SWP-NFC路线。NFC技术的实现在硬件上需要NFC控制器、SE和天线三个核心部件,根据三个核心部件的不同分布,NFC技术有三个路线:1>全卡路线:早期的手机终端缺少NFC硬件,中移动、银联等采用全SIM卡或全SD卡模式,在卡中集成NFC控制器、SE和天线三个核心部件。2>全终端路线:全卡技术路线可能存在天线与手机的兼容性等问题,特别是在金属机壳的机型上。不少手机中开始集成NFC控制器、SE和天线三个核心部件,从而直接实现移动支付功能。3
本文标题:移动支付将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入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0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