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带着梦想走进北大•截至2013年1月,北大是历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2013年中国校友网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列第1位。这是北大连续第6年蝉联该榜第1位。2012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北大列中国第1位。该榜发布以来,北大始终稳居中国高校第1位。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北大列第1位。该榜发布以来,北大始终稳居第1位。2012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6位,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也是唯一进入前50名的国内高校。自该榜推出以来,北大自始至终一直位列内地高校第1。2006年,北大更被该榜列为亚洲高校第1。2012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4位,蝉联中国大陆高校第1位。2012年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北大排名第6位,是中国大陆唯一进入前十名的高校。2012年美国USNews(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北大总排名为世界第44名,再次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2011年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2011年世界资讯网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国高校第1位。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北大催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并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北京大学校园总面积8418亩,北大校园分成校本部、医学部、昌平园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其中: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北京大学一些代表性建筑及其风景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北大精神•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校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百年讲堂•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是在前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而建,是目前全国高校最大的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功能讲堂。她位于北京大学校内,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2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主体3层,群房2层,观众厅高约6层,建筑最高处为34.8米。北京大学凉亭孔桥教学楼一塔湖图•在整个的燕园中,未名湖更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万千星辰,发出瞬息万变的光芒,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有人把燕园的精髓概括为“一塔湖图”(博雅塔、未名湖、北大图书馆)。博雅塔博雅塔•博雅塔吸纳了千千万万北大学子的智慧和灵气,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塔本身,如果说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博雅”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图腾。“校有博雅,塔有精魂”。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引进和自建了大量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北大作为中国教育网华北地区网络中心,校园网以专线连接到每一间宿舍,同时北大也是中国第一所实现校园无线上网的高校,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北大一贯重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北大华表华表•两柱华表原置于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一”。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此。北大学生拍摄北大历史•有110年了。我国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堂1898年,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nài]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国立北京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教授“南陈北李”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长期作为中共实际的领袖人物。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合并后的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4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农学院、医学院、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北大历任校长蔡元培(1916.12-----1927.7)刘哲(1927.8-----1928.6)李煜嬴(1928.6-----1929.1)陈大齐(1929.1-----1929.8)蔡元培(1929.9-----1930.12)蒋梦麟(1930.12-----1945.10)胡适(1945.10-----1948.12)汤用彤(1949.5-----1951.9)马寅初(1951.9-----1960.3)陆平(1957.10-----1966.5)周培源(1978.7-----1981.3)张龙翔(1981.6-----1984.3)丁石孙(1984.3-----1989.8)吴树青(1989.8-----1996.8)陈佳洱(1996.7-----1999.12)许智宏(1999.11-----2008.11)周其凤(2008.11----今)孙家鼐(1898.7-----1900.春)许景澄(1900.春-----1900.8)张百熙(1902.1-----1904.1)张亨嘉(1904.1-----1906.2)李家驹(1906.3-----1907.8)朱益藩(1907.8-----1908.1)刘廷琛(1908.1-----1911.12)柯劭愍(1910.12-----1911.12)劳乃宣(1911.12-----1912.2)严复(1912.2-----1912.10)章士钊(1912.10-----1912.12)何燮侯(1912.12-----1913.11)胡仁源(1913.11-----1916.12)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心理、力学、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也是第一所招收研究生的中国大学。国内排名:北大中文第一数学第一物理第三化学第一生命科学第一历史第一哲学第一英语第三计算机第五法律第一经济学第一商科没有统一排名但是北大的商科是science里唯一进入全球前1%的内地大学教学部教学院系理学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人文学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医学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大学公共教学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跨学科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
本文标题:北京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