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
农业史课程•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的定型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的定型•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581年,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局势处于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的状况,并大体以淮河——汉水为界,长时期南北对峙。•北方农业遭受破坏,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经受了历史考验而继续前进;南方战乱较少,又由于北人南移,加快了南方的农业开发。第一节发展概况•一、社会分裂对峙中的农业生产1•东汉末年社会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在战乱中遭受严重破坏,各统治集团为解决军粮的供应和稳定其政治局势,推行屯田。•西晋初年,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一、社会分裂对峙中的农业生产2•西晋建立后30多年,出现“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导致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先后入侵。公元317年司马睿偏安江左,是为东晋,此时期中国北部先后出现16国的混乱局面,游牧民族大举进入中原,战争残酷,农业遭受致命伤害。•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改革赋税制度,北方残破的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南方东晋政权后,相继建立宋、齐、梁、陈王朝、统称南朝。因南方战争较少,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大批人口迁入南方,历时100多年,估计至少有200万的北方移民定居南方,占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以上。为安置流民,东晋南朝设立不少侨置郡县,集中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和南北交通要道处。由于大量人口南移,加快了南方的开发。东晋和南朝的政权代表“士族地主”的利益,江南土著士族与北方侨民士族集团拥有大量佃客、荫户和奴婢,他们封山略湖,开启山林,形成南方地主大庄园。南方农业技术也有进步,与黄河流域的差距缩小。第一节发展概况•二、农牧业地区变化和农业文化交流1•出现牧进农退变化:–原农业区的东北部燕、代一带,渐成为半农半牧区。–农耕区退至关中北山至山西吕梁山一线以南。–河湟地区,鲜卑族进入中原的内迁民族,接受了农耕文明,与汉族相融合,经营农业生产。–气候由暖变冷,也是牧区向南推移的原因之一。第一节发展概况•二、农牧业地区变化和农业文化交流2•农业文化交流:–把牧区许多民族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文化中;–游牧民族的牲畜和畜产品也不断进入中原地区。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一、三国时代的屯田制及赋税制度1•1.三国时代的屯田制1•曹魏屯田分兵屯、民屯两种。–兵屯保持原有的军事建制,以营为生产单位,主要布设于各军事前线。–民屯由大司农掌管,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及安徽北部等原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三国时代的屯田制及赋税制度2•1.三国时代的屯田制2•孙吴屯田亦分军屯、民屯两种。–民屯主要分布在腹里地区,即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一带。–军屯主要布置在长江南北沿江地带,以及内地军营地附近。•蜀汉屯田,规模较小,主要是军屯,以汉中及渭南两地为主。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一、三国时代的屯田制及赋税制度3•2.曹魏的赋税制度–三国时期曹魏对一般民户的赋税征收,实行租调制。–曹魏赋税制度与汉代相比,土地税改按收获量分成征收为按亩征收,户口税将按人头的货币征收改为按户征收绢绵实物。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二、西晋占田课田制1•西晋实行占田课田制,这是西晋政府关于民户和官品占有土地、劳动人手限额,以及相应的田租户调制度。•占田制非真正计口授田,只是对已占有的土地予以承认,对未占有的土地规定一个占地限额。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并抑制世家豪族兼并土地和荫冒人口。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二、西晋占田课田制2•占田课田制的内容包括:(1)民户•占田:男子一人70亩,女子30亩;–课田: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丁男之户,收租四斛;–户调:丁男当户的,每年交绢3匹,绵3斤,女及次丁男当户的交一半,边远部交2/3或1/3,少数民族输“布”,户1匹,远的户1丈。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二、西晋占田课田制3•(2)官品•占田:一品官占田50顷,每低一品,减田5顷,至九品官可占田10顷;•荫亲属:多者至九族,少者三世;•荫客:一二品者无过50户,三品10户,四品7户,五品5户,六品3户,七品2户,八九品1户,另可荫1-3人衣食客。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西晋赋税制度——户调法•在占田制的基础上规定赋税的数额,“赋”是户调,“税”是田租。•特点:(1)以户为单位征收赋税;•(2)户调所征收绢绵等实物是一个象征性标准,实际可视情况征收;•(3)西晋田租较曹魏提高一倍,赋提高半倍。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三、北朝均田制和赋税制度1•北魏实行均田制。是在不触动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制度。•均田制将耕地分为露田和桑田等。–(1)露田。种植谷类作物的耕地为露田。–(2)桑田。种桑榆枣果的为桑田地,是无须还授的世业田。–(3)宅田和菜地,授受对象是“诸民有新居者”。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三、北朝均田制和赋税制度2•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其作用:–(1)“均给天下荒田”,使广大农民得到一定土地,扶助了小农经济。–(2)均田制照顾了大土地者的利益,但规定的还授制度和土地买卖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世家豪族对土地的无限度侵占。–(3)授田分露田和桑田两种,有利于粮食生产和蚕桑业的发展。–(4)成为北魏至隋唐实行的一种重要经济制度。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三、北朝均田制和赋税制度3•北魏初期的租调,基本上按照西晋租调的模式。•其办法是:由按贫富品评本地户口为三等九品,再将租赋总额按品级分摊。•均田法颁布后的租调制,以一夫一妇为计征单位,改变了以往以户为单位计征。农民的负担减轻,政府的实际收入有所增加。北齐北周的赋税制度,大致与北魏同。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四、东晋南朝占山固泽制和赋税制1•东晋南朝时,南渡世族及土著大姓掀起了占山固泽的浪潮。•政府禁而不止,于是承认豪强大地主对于占有山泽的私有性,但又限制其过多占有。•刘宋初,具体的占山固泽令问世——“立制五条”(《宋书·羊玄保附兄子希传》)。此令承认原有跨山连泽者的大地产为合法私有。第二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四、东晋南朝占山固泽制和赋税征收2•东晋初期,赋税征收沿用西晋租调法。•南朝宋齐时回复到租调合一,以户赀定课。•梁陈时按丁征收调布与租米•东晋南朝时还有沉重的徭役和杂税。第三节农具的改进1•魏晋南北朝时期冶铁技术又有进步,出现了“灌钢法”,并且用此方法制造农具。•《证类本草·玉石部》引陶宏景说:“钢铁是杂炼生作刀镰者”。•农具的质量有提高。这一时期的农具还大量使用畜力牵引。第三节农具的改进2•一、整地农具1•犁。单牛拉犁逐渐占主导地位。有长辕犁、蔚犁(短辕犁)•牛拉耙耱。–铁齿耙:记载有人字耙、一字形耙、框式耙等。–耱:一种无齿耙,又称磨、盖、劳等。用于播种后的覆土,及中耕等。一、整地农具2•水田整地工具。–北方:“木斫”(耰)或陆轴。–南方:犁和耙。•甘肃嘉峪关出土魏晋耕地画像砖图5-1甘肃嘉峪关出土魏晋耙地画像砖图5-2•甘肃嘉峪关出土魏晋耱地画像传图5-3西晋耙田陶模型(广东连县出土)图5-4图5-1甘魏肃晋嘉耕峪地关画出像土砖图5-2甘魏肃晋嘉耙峪地关画出像土砖图5-3甘魏肃晋嘉耱峪地关画出像土传图5-4西晋耙田陶模型(广东连县出土)第三节农具的改进3•二、播种农具•耧:有一脚、二脚、三脚多种形式,用于播种或耠沟。•窍瓠:用于播种。•挞:如大扫帚,可覆种平沟。•批契: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棍,用于播后覆种。•窍瓠图5-5挞图5-6图5-5窍瓠图5-6挞第三节农具的改进4•三、中耕农具•有锄、耙、耢、锋、耩、手拌斫等。–锋:犁镵尖锐无犁壁,可浅耕保墒,浅耕灭茬,中耕等。–耩:有镵无壁,但两旁低,中间有高棱,可把土堆向两旁,“壅本苗深”。–手拌斫是一种小型的手锄。第三节农具的改进5•四、收获和加工工具•收获农具有镰等,场上有杈、杷等。•加工农具有碓、磨、碾等。–西晋杜预制造了连机碓和牛转八磨;–南朝宋祖冲之作水碓、水磨;–北魏崔亮在洛阳堰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加工工具多用畜力、水力做动力。第四节农田水利的开发和兴修1•南方水利开发步伐加快;•北方因战乱,只在社会局势稍稳定时有些修建工程。第四节农田水利的开发和兴修2•一、三国时的屯田水利1•曹魏屯田水利规模最大。–在关中,青龙六年(233年)扩建引渭的成国渠,又筑引洛水的临晋陂,共溉盐碱地3千多顷。–在河内,黄初六年(225年)改建引沁水的枋口堰,改木门为石门。–在河北邺城,改建漳水渠,名为天井堰。–在今北京,于嘉平二年(250年)兴建引永定河灌溉的戾陵堰,渠道称车箱渠,灌田2千顷。12年后又扩建灌区,“灌田万有余顷”。一、三国时的屯田水利2–在两淮地区,刘馥、贾逵、邓艾等人先后大力经营屯田水利。在颍汝和淮南兴修了众多陂塘。维修淮南的芍陂,兴建白水塘。其中邓艾于正始二年(241年)开始屯垦和水利建设,有屯田兵5万人,《晋书·食货志》载:邓艾“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2万顷”。又维修淮南的芍陂,在宝应县西80里兴建白水塘,溉田1万2千顷(《太平寰宇记》卷124)。一、三国时的屯田水利3•孙吴屯田,以毗陵典农校尉经营的地区最大。修筑了赤山湖、金宝圩、西圩、铜城堰等。•蜀汉首次在都江堰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从此都江堰有了专业养护队。第四节农田水利的开发和兴修4•二、两晋南朝的农田水利•西晋:因王朝的腐败和内乱,仅兴修少量的灌溉工程。如太康间(280~289年)杜预在南阳修复召信臣遗迹。西晋末占有江东的陈敏令其弟在丹阳县北,建练湖。•东晋南朝:–在太湖流域的西部丘陵和高亢地区兴修大量的陂塘工程。在太湖平原东北的常熟开通江24浦,昆山开12浦,初步形成塘浦圩田。在宁绍平原,东汉时建的绍兴鉴湖发挥的作用更大。在浙南山区丽水的瓯江上,梁天监(502~519年)中修建通济堰。第四节农田水利的开发和兴修5•三、北朝的农田水利•北魏重视宁夏引黄灌渠的修缮,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刁雍任薄骨律镇将(镇治今宁夏灵武县治西南),建成引黄灌溉工程艾山渠,“溉官私田四万余顷”《魏书·刁雍传》。•西魏、北周在都城所在的关中,东魏、北齐在都城邺地都有一些水利的修复工程。•艾山渠示意图图5-7图5-7艾山渠示意图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1•旱作生产技术集中体现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它总结了北魏及其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特别是建立了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旱农耕作技术体系,意义重大。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2•一、耕、耙、耱土壤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战国时北方旱作采用“耕——耰”土壤耕作技术体系•西汉时进展为“耕、摩、蔺”耕作体系•魏晋后发展到“耕、耙、耱、压、锄”,耕作体系,此时北方旱地土壤耕作技术体系臻于成熟,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耙”这一环节的出现。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3•一、耕、耙、耱土壤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齐民要术》对耕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耕地以“燥湿得所”为佳,反对湿耕,“宁燥勿湿”。•(2)“秋耕欲深,春夏欲浅”,“初耕欲深,转地欲浅”。重视秋耕;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和冬雪。春耕夏耕要浅耕;夏耕主要适于冬麦地和停水下田,作用是“地”。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4一、耕、耙、耱土壤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3)“犁欲廉,劳欲再”,“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压——即镇压。北方旱作普遍于播后镇压,工具有畜力拉的“劳”和挞。•锄——要求锄早、锄小、勤锄、速锄。中耕以锄为主,结合畜力牵引农具如耙、耢、锋、耩的应用。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5•二、实行合理轮作和间混套作•普遍实行轮作制和间混套作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采用禾豆轮作、种植绿肥等措施恢复和培养地力。第五节旱作技术体系的定型6•二、实行合理轮作和间混套作•1.多数作物需要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有利消灭杂草,减轻病虫害,达到提高产量作用。•2.广泛采用豆科作物参加轮作。•轮作方式如绿豆(小豆、大豆)——谷——黍,谷子(小麦)——大豆(小豆)——谷(黍)等,黄河中下游有20多种茬口,禾豆轮作占绝对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8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