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徐莹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1•概念2•病理生理3•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治疗6•护理措施胸椎颈椎颈曲腰椎解剖结构解剖结构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又称“中央管综合征”(CentralCordSyndrome,CCS),是由于脊髓中央区、即中央管周围、包含灰质和白质都受到破坏所致,但以灰质及紧邻灰质的白质损伤为重。CCS是颈椎脊髓损伤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常见的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概念病理生理1、退变性椎管狭窄中老年患者多见。其病理改变涉及椎体、关节突关节、黄韧带、项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包含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增厚、项韧带钙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导致椎管矢状径狭窄。由于椎管狭窄,较小的外力如摔伤将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病理生理2、发育性椎管狭窄发育性椎管狭窄指患者出生前或出生后椎弓发育障碍造成椎弓过短,椎管矢状径较正常狭窄。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者即为发育性椎管狭窄。软骨发育不全及遗传因素是发育过程出现椎管狭窄的两个可能原因。病理生理3、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分节不全最常发生于C2-3节段。由于椎体分节不全,相邻节段颈椎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导致相邻节段更易发生退行性变;同时,先天性椎体分节不全降低了颈椎活动度,更易发生损伤。发病机制CCS多见于颈椎过度后仰及旋转运动所致,可能合并颈椎骨折脱位或损伤。颈椎管因为颈椎的过伸而发生急剧的容积变化,脊髓受褶皱黄韧带,椎间盘或是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颈椎受过伸暴力损伤时,颈脊髓横截面面积增大,甚至可充满整个椎管,椎管内缓冲间隙更为减少;过伸性压力主要作用于椎间盘的前、后部,退变的椎间盘向后方突出;而后柱的黄韧带松弛而形成褶皱;前方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与后方的黄韧带“钳夹”式卡压颈脊髓,导致CCS。发病机制颈部正侧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消失,C6椎体轻度向前滑移,C6-7节段不稳;感觉障碍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触觉、位置觉、振动觉等存在运动障碍上肢症状重于下肢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烧灼感、麻木、刺痛、感觉丧失、四肢瘫痪及肢体无力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治疗根据椎管内脊髓受压的节段、压迫来源及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1、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接骨板内固定术2、颈后路手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术。紧急护理措施1.固定:颈椎骨折2.搬运:脊柱骨折者,平托法或滚动法(迅速、安全、平稳)1、一般护理嘱病人平卧位,颈部制动,行颈椎牵引者按颈椎牵引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双上肢抬高,勿随意搬运病人,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因病人双上肢痛觉异常,应注意保护,禁止冷热敷等。术前2、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密切注意肢体运动及感觉变化同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合并其他挫伤,特别是颅脑损伤症状,如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术前3、心理护理⑴向患者做好疼痛宣教,使患者有心理准备;⑵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重要性;⑶使患者知道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机体恢复。⑷对患者出现的顾虑进行开导:①了解手术的必要②请治愈的患者来讲解,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③说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术前4、疼痛护理取适当体位,避免颈部过曲过伸,轴线翻身,减少患者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用药。如双上肢疼痛难忍,可适当给予止痛剂。肢体锻炼时,抓握肢体要实,先抓握远端,动作不宜简单粗暴或轻触皮肤,以减少病人疼痛。术前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特别是呼吸频率、节律、深浅有没有缺氧和有没有声音嘶哑及呛咳等神经损伤情况。术后2、密切观察切口敷料和引流液情况一般情况,术后1d切口引流液应≤100ml,如果引流液≥100ml,呈鲜红色,切口敷料渗血多,颈部增粗,皮肤局部隆起,呼吸费力,发音改变,提示有活动性出血,要立刻报告医生拆线排除积血。术后3、预防并发症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病人多需长时间卧床,应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及呼吸道感染。注意皮肤护理,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头、颈、胸椎保持同一水平线,轴线翻身,避免扭曲,加重脊髓损伤。术后4、加强肢体锻炼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条件下,应尽早帮助病人进行主动或被动肢体运动锻炼,以双上肢及手部为主,必要时做下肢锻炼,帮助病人做伸肢、屈肢及伸指、屈指、指间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7、出院指导此类病人多有椎管狭窄,嘱病人注意颈部保护、减少颈部活动、避免颈部过伸,下床时戴好颈围,以免加重症状。继续肢体功能锻炼,促进康复,并嘱病人定期回院复查。术后
本文标题: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0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