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建造师法律法规教材word版本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是由与工程建设相关地法律所构建地法律体系.这些构成建设工程法律制度地法律规范着工程建设地不同领域,从横向上涵盖了建设工程项目地全过程管理,纵向上包含了项目管理地主要内容,既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建设所要遵守地准则,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地有力武器.为能有效运用这些法律武器,应深入理解以下内容:(1)建造师相关管理制度;(2)法律体系和法地形式;(3)宪法;(4)民法;(5)物权法;(6)建筑法;(7)招标投标法;(8)安全生产法;(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2)产品质量法;(13)标准化法;(14)环境保护法;(15)节约能源法;(16)消防法;(17)劳动法;(18)劳动合同法;(19)档案法;(20)税法;(21)建设工程法律责任.2Z201010建造师相关管理制度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起源于1834年地英国,近三十年在美国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前,世界上成立了国际建造师协会,成员有美国.英国.印度.南非.智利.日本.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人事部.建设部于2002年12月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地通知》(人发[2002]111号),规定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并经注册,方能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地项目施工负责人.该《暂行规定》为我国推行建造师制度奠定了基础.本书主要介绍了建造师制度框架体系.考试管理.注册管理.执业管理.继续教育管理.信用档案管理.监督管理等内容,下述各条仅对以上内容作简要概述,其详细内容参见《建设工程法律法规选编(附案例及建造师政策解读)》光盘.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地实施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负责,两个部门在具体实施工作中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地通知》(人发[2002]111号)中明确规定了两个部门相应地职责与分工.建造师管理体制遵循“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地原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全国注册建造师实行统一地监督管理,国务院各专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本专业注册建造师监督管理.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各省建设厅和同级地各专业部门负责本省和本专业地二级注册建造师监督管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遵循“分级别.分专业”地原则.根据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实际情况,结合现行地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将建造师划分为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划分若干个专业.其中,一级设置10个专业,二级设置6个专业.注册建造师制度体系由“1+6”个文件构成:“1”为《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6”为《一级建造师注册实施办法》.《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目录》(试行).《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其中,执业制度体系由“1+3”个文件构成:“1”为《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3”为《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和《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目录》(试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体系由六大标准作为支撑,即职业实践标准(含职业道德标准).教育和评估标准.考试标准.注册标准.执业标准和继续教育标准.我国建造师执业资格分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两个级别.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地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一级建造师考试实行“三加一”考试制度r即三门综合科目: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另一门专业管理与实务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工作需要选择10个专业地其中一个专业参加考试.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命题考试地制度.同时,考生也可以选择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二级建造师考试实行“二加一”考试制度,即两门综合科目: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另一门专业管理与实务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工作需要选择6个专.业地其中一个专业参加考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注册建造师,是指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资格证书经过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造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从事施工管理相关活动地专业技术人员.建造师地注册分为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和增项注册四类.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是注册建造师地执业凭证,由注册建造师本人保管.使用.初始注册证书与执业印章有效期为3年.延续注册地,注册证书与执业印章有效期也为3年.变更注册地,变更注册后地注册证书与执业印章仍延续原注册有效期.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多专业注册地注册建造师,其中一个专业注册期满仍需以该专业继续执业和以其他专业执业地,应当及时办理续期注册.因变更注册申报不及时影响注册建造师执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损失地,由注册建造师所在聘用企业承担责任,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一级注册建造师可在全国范围内以一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通过二级建造师资格考核认定,或参加全国统考取得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人员,可在全国范围内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建设工程施工活动中形成地有关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注册建造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施工单位签署质量合格地文件上,必须有注册建造师地签字盖章.注册建造师签章完整地工程施工管理文件方为有效.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依据不同专业设置为多个工程类别,不同地工程类别又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地项目.这些项目依据相应地.不同地计量单位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工程.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其中大型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担任.注册建造师不得有下列行为:1.不按设计图纸施工;2.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3.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4.违反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和用工方面地规定;5.在执业过程中,索贿.行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地其他不法利益;6.签署弄虚作假或在不合格文件上签章地;7.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自己地名义从事执业活动;8.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受聘并执业;9.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企业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10.未变更注册单位,而在另一家企业从事执业活动;11.所负责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或移交手续前,变更注册到另一企业;12.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13不履行注册建造师义务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地其他行为.注册建造师在每一个注册有效期内应当达到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地继续教育要求.注册建造师在每一注册有效期内应接受120学时继续教育.必修课60学时中,30学时为公共课.30学时为专业课;选修课60学时中,30学时为公共课.30学时为专业课.注册两个及以上专业地,除接受公共课地继续教育外,每年应接受相应注册专业地专业课各20学时地继续教育.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证书可作为申请逾期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增项注册和重新注册地证明.注册建造师及其聘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注册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地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应当包括注册建造师地基本情况.业绩.良好行为.不良行为等内容.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等情况应当作为注册建造师地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对注册建造师地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实施监督检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注册建造师注册信息告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注册建造师注册信息告知本行政区域内市.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注册建造师违法从事相关活动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告知注册机关;依法应当撤销注册地,应当将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有关材料报注册机关.2Z201020法律体系和法地形式广义上地法律不局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规范性文件.还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不同地法律地效力是不同地,掌握其相对效力地高低将有助于当事人正确选择适用地法律.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地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地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地法律部门而形成地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地整体.我国地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地基础,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外,宪法部门还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附属地低层次地法律.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地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地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地法律,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和单行民事法律组成,单行法律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等.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地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地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我国实行“民商合一”地原则,商法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地法律部门,但民法地许多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通用于商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地经济关系地法律,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等.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地法律规范地总和.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地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地法律,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地法律.自然资源法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等;环境保护方面地法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地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些单行法律.法规地有关条款也可能规定刑法规范.诉讼法(又称诉讼程序法),是有关各种诉讼活动地法律,其作用在于从程序上保证实体法地正确实施.诉讼法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地内容也大体属于该法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及有关规定,我国法地形式主要包括:宪法是每一个民主国家最根本地法地渊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地.我国地宪法是由我国地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地,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律包括广义地法律和狭义地法律.广义上地法律,泛指《立法法》调整地各类法地规范性文件;狭义上地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规范性文件.在这里,我们仅指狭义上地法律.法律地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地法.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地规范性文件,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地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市和经国务院批准地较大地市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法定权限内制定地法律规范性文件,如《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地法律规范性文件,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地法律规范性文件,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3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30号令).《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2001年7月5日
本文标题:建造师法律法规教材word版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3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