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如何考?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比喻比拟对比排比(三比)反复反问反语(三反)对偶设问引用(偶设引)借代夸张(借得一人爱夸张)双关互文(还有双关互文等)高考重点考查的修辞手法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一、比喻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两事物间有相似点。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这天好像要下雨了。戴上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少年时代。这样的事情很多,像……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同类相比表示猜度表示想象表示举例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4、比喻的种类本体喻词喻体明喻暗喻借喻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例:青春是盛开的鲜花。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5、比喻的作用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6、比喻要贴切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6、比喻要贴切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思考: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二、比拟1、概念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2、分类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3、作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4、比拟要注意问题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方。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浙江卷高考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巩固训练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意思是故乡的水啊,行程万里送我出行,对我依依不舍。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天上的云彩幻化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三、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关处。1、概念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原料代本体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3、作用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子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巩固训练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2、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C.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D.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巩固训练指出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巩固训练【注释】①几许:多少。许,表示大约的数量。②堆烟:形容杨柳浓密。③玉勒:美玉镶的带嚼子的马笼头。雕鞍:精雕的马鞍。玉勒雕鞍,指华贵的车马。④游冶处:指歌楼妓院。⑤章台:原为汉代长安城西南街,后来为歌妓聚居之地。⑥乱红:凌乱的落花。1设问2比喻3拟人4借代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四、夸张1、概念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扩大的夸张超前的夸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缩小的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馒头的香味来了。2、分类3、注意事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4、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试对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颈联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登上岳阳楼,眺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大雁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1、概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技能巩固六、排比2、种类单句排比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复句排比(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4)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3、作用七、设问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3、设问的作用: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八、反问(反诘)1、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2、反问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1、概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为了强调某事物或突出某些感情,有意重复使同某些词语或句子。九、反复1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例:①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隔反复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②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2、种类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3、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3、注意
本文标题: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6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