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儿推拿的基本内容1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的对象是小儿,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有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现象,同样的疾病小儿欲成人有差异。各个年龄段小儿的疾病谱和疾病的病理特征也有区别,只有了解小儿生理,只有熟悉和掌握小儿各个时期的整张发育规律,才能对具体小儿的体质及生长发育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才能指导小儿保健,指导辨证与疾病治疗。2.辨识疾病的基本方法传统中医辨识方法很多,六经辨证用于辨识小儿外感,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用于辨识小儿温病、经络辨证,辨识小儿脏腑和经络辨证。而小儿推拿所运用的辨识方法主要是脏腑辨证,他将脏腑、阴阳、气血、表里等中医核心内容有机结合起来。3.小儿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欲传统腧穴有区别,每一个穴位有固定名称、部位、炒作、功效和临床应用4.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小儿推拿不用药物,是以手法适于小儿刺激相应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调节阴阳、调节精气神,通过激活与调动小儿机体,有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得到脏腑组时间的新的脏腑组织平衡和人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5.小儿推拿的对象传统小儿推拿适用于学龄前小儿几0-7岁7岁以上运用小儿推拿时,应增加时间和力度,并配合成人推拿手法。6.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小儿推拿适应症:常用于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咽炎、肥胖、消化不良、少食厌食、疳积、哮喘、支气管炎、夜啼、梦呓、惊风、肌性斜颈、脑瘫、佝偻病、近视、盗汗、脱肛、湿疹,跌打损伤等治疗,以及小儿保健与预防。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操作安全,运用广泛,但也是有一些不宜推拿的禁忌症应予以注意。(1)皮肤有伤口、炎症、疔疮、疖肿、脓肿、不明肿块,以及有伤口瘢痕等局部。(2)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如骨结核、骨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3)有急性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等。(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5)可能存在的肿瘤、骨折等不明疾病。(6)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7.小儿推拿操作程序小儿推拿的操作程序,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然后是胸腹、腰背、下肢。上肢指掌腕臂部穴位,—般均只推左手。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操作中可沾以适量葱姜汁或滑石粉等,起到保护小儿皮肤和加强治疗作用。8.小儿推拿的时间和疗程小儿推拿一般一天一次,根据病情需要也可以一天两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小儿临睡前做。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治疗急性病只需两三天即可。治疗慢性病或保健按摩可采取疗程制,一般一周为一疗程,可以休息两三天再行第二疗程。疗程根据实际病情的需要而不同,有的只需两个至三个疗程,有的却要更长时间。二、小儿推拿的形成与发展小儿推拿形成于明代,盛于清朝。小儿推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文献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按摩经》(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在明代杨继洲编的《针灸大成》(1601年)内最早的小儿推拿单行本:《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1604年)明太医龚延贤著其他小儿推拿专著有:《小儿推拿秘诀》(1605年)明周岳甫著《小儿推拿广意》(1675年)清熊应雄著《幼科推拿秘书》(1725年)清骆如龙著《保赤推拿》(1885年)清夏云集著《推拿三字经》(1887年)清徐谦光著《厘正按摩要术》(1888年)清张振鋆小儿推拿流派推拿流派是指按照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需求,发展成为的推拿学术流派。各流派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以及关于推拿操作与运用的群体。目前国内影响较大、传承较为完整的小儿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三字经派、孙重三派、张汉臣派,以及北京地区的捏积冯流派和上海地区的海派等。1.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独穴治疗小儿疾病,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常用推、揉、拿、捣、分、合、运、掐等手法。2.孙重三派小儿推拿以山东济南的已故著名老中医孙重三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手穴、体穴同用,常用推拿十三大法,常用穴约70余个。3.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以山东已故名老中医张汉臣为代表人物,诊病重视望诊,善于从小儿形态及面部的色泽改变诊断疾病,治病取穴以顾护正气为主。4.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以京城小儿捏积世家、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冯泉福教授为代表人物,在治疗上提出“通督脉”“调阴阳”“督脉通诸脉通”的学术思想,常用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按摩手法。5.海派小儿推拿以上海地区小儿推拿名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金义成教授为代表人物,治法上提出以“通”为用,常用手法除传统的按摩八法外,还融入了“一指禅”推拿、手法推拿、内功推拿等特色手法。
本文标题:小儿推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1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