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重点笔记
1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侠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3.教育的形态(一)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起先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及基本规律:(一)教育的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二):1: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规律,如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2: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规律)3:二者关系: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制约着内部关系规律的作用,教育外部关系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及发展教育的起源:1.上帝或天创造(一)神话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学起源的学说(二)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的是19世纪法认为教育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2(三)心里起源说(美国孟绿,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四)劳动起源说(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辩证唯物主义2.教育的发展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二)古代教育: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夏代最早古代中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的学校)最早使用“教育”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我国一词的是痒: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做养老、藏谜之所。学在官府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形式。秦朝实行文化教育专治,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统治地位。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魏晋时期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可以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但没有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颁布并且实施的学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奏定学堂章程——我国班主任制的开端古代印度:婆罗门的《吠陀》教条是指导思想,该教的经典是主要的教育内容。最多文士古代埃及:古埃及的是学校。(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利,受尊重)3古埃“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及教育特征斯巴达忠强悍的军人,古代希腊、罗马: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于统治阶级的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算”(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四):保罗.朗格朗(一)终身化: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首先提出。(二)全明化:教育对象全民化。(三)民主化:否定教育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四)多元化: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五)教育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第三节:教育学的生产和发展1.教育学的概述(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其本质,与人,其目的,制度,规律,品德,学校管理)(三)教育研究的价值:①反思日常教育经验②科学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教育学的生产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1.主张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礼〉〈书〉〈诗〉2.在教学内容上,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墨家“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做到非攻才能保证兼爱),对于获得知识的理“亲知”“闻知”和“说知”解,主要有三种途径。4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它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思想的教育理论的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教学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循序渐进,“学不躐lie等”“杂施作用,师生关系等,尤其以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产婆术”(助产式的谈话法),回答分为讽刺、定义和助产三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以培养未来统治者为宗旨。(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一部分人可以接受教育,奴隶不可以接受教育古代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学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班级授课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尔兰》,(认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遵循自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心灵如同白板,观念知识源于后天)《教育漫画》(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在家庭实施。(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的教育学。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学的建立。(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形成了传统的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5教学过程最优化——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经验”“教育及改造”。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反对学科中心,提倡儿童中心“儿童,经验,理论”)(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是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人。(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人。代表作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文化教育是为了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的基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则是我们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观点为:劳动起源说)第二章教育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1.教育功能的含义: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2.教育功能的类型:①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②按教育的性质划分——积极与消极③按教育呈现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3.教育的功能与本质: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二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61.教育的政治功能①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②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③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2.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教育通过科学生产技术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3.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文化传递功能②文化选择功能③更新与创造功能④现代教育的开放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教育的人口功能:①控制人口的增长②提升人口质量③改善人口结构5.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带来不好的影响)第四节教育功能的限制教育功能限制再生活中的表现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2.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3.强化种族中心主义4.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五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二者辩证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水平是生产力的反应。)1.生产力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①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②生产力状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③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④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2.政治经济制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①决定教育的性质②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④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3.科学技术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7①能够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②影响受教育着的数量和质量③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文化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①文化类型影响教学目标②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③文化观念影响着人的教育观念。5.人口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影响:①人口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第三章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含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2.教育目的的功能:①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②对教育活动的调整功能(通过价值、标准、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③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教育方针: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3.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①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代表人有卢梭罗杰斯②社会本位论论(主张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组成员)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诺笃尔普等。③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8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①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②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注重提高全民素质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的人才。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基础理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第三节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德育:是实施其他各种的思想基础智育:是其他各种教育知识的智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种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健康基础,是其他各种教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实施。美育最高层次是创造美的能力。苏木霍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指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1.教师的定义:①教师的含义:广义(传授人知识与技能)侠义(通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员)②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教师的根本任务)为目的的职业。2.教师的角色:①传道受业者(最原始的角色)②父母与朋
本文标题:四川教育公共基础重点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7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