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1/22《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学科分类:文科类资助类别:自助课题课题批准号:2009-规689主持人:陈茹课题单位:东莞市厚街镇桥头小学开题形式:专家论证学科分类:文科类资助类别:自助课题课题批准号:2009-规689主持人:陈茹课题单位:东莞市厚街镇桥头小学开题形式:专家论证由东莞市厚街镇桥头小学陈茹主持申报的《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经东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列为东莞市十一五期间普教系统教育科研第五批立项课题,现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一、课题研究综述1、核心概念说明一、课题研究综述1、核心概念说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土资源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概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界定。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理论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逐渐清晰,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郑国民等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则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陆志平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刘淼的《当代语文教育学》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所谓本土资源就是指生活在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人民由于其共---------------------------------------------------------------最新资料推荐------------------------------------------------------3/22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所形成的习惯、惯例,并由这些习惯、惯例上升形成的文化、意识等社会资源。至于本土资源,我们厚街镇有着丰富的具有地区特色的风俗文化(如桥头村又名旱龙乡,有着端午节陆地舞龙舟的习俗);特有的风景名胜(如神仙水、海月岩、天后宫、天然公园等);更有广阔的农村生活天地,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由此,我们提出了融厚街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习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此项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发掘厚街镇的本土资源,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厚街镇富有内涵的文化特色,并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2.课题研究的背景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发展要求教育领域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针对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具体情况,新世纪初教育部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程标准还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这一块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缺,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由于未能及时得到相关培训,也没有相关教材、资料,在实际操作中感到非常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我们尝试挖掘本土资源,有效地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力求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来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促进教师、学生素质的提高,沟通课内外,校内外,整合与文本相关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并从中捕捉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自行设计,并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学习中探究积累,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最新资料推荐------------------------------------------------------5/22树立教师语文课程开发的意识,进一步确立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思想,设计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促使学生深入开展综合性学习。3.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落实小学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课题的研究,也正是出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出发点,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理论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新领域、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4.课题研究的现状简析随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死盯教科书、学生死啃语文书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各级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成了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但是当前我市小学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前一段时间我校分别对部分学生和语文教师作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来,的确不容乐观。教师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作用仅占48.5﹪,有带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只占45.7﹪。学生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占95.5﹪,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兴趣的只占51﹪,有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占59.7﹪。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我们更觉得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探索出一条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行之路,以改变当前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只停留在理论上的状况。5、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对取得课题研究的成功至关重要。本课题的研究视导员为市教育科研指导员邝志伟老师,课题组成员均是本校语文科组骨干教师,构成了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团队。从申请立项到通过评审制定实施方案再到今天的开题,乃至今后两年的实施阶段,教师对课题研究有很高的热情,有执着的追求、充沛的精力,富有挑战性和创造力,专业知识扎实,对本课题的研究充满信心。陈茹: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最新资料推荐------------------------------------------------------7/22陈茹: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厚街镇桥头小学语文科组长、科研组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8年,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对所任学科有一定的研究和独特见解,所撰写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曾在广东省综合实践研讨会上呈现成果展示课颇受专家、学者好评,其案例《回首看桥头》获全国综合实践案例评比二等奖。2008年被评为镇教学能手,同年获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创新教学竞赛三等奖;2009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陈添辉:负责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桥头小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曾从事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及语文教学工作,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学理念新,理论水平高。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多次获全国、广东省论文、案例评比一等奖。主持省综合实践课题研究获成果评比一等奖。陈启光:负责统筹、协调和评估工作。桥头小学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教研工作。有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及多年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为人谦和,工作务实。方淦波:负责子课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撰写研究论文;配合制定操作策略。负责子课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撰写研究论文;配合制定操作策略。湛江师院中文大专毕业。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桥头小学语文科组长,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曾获镇优秀论文奖,两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创新教学竞赛三等奖。萧淑华:负责子课题《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效果研究》撰写论文;制定评价标准;收集、整理形成论文集。萧淑华:负责子课题《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效果研究》撰写论文;制定评价标准;收集、整理形成论文集。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桥头小学语文科组---------------------------------------------------------------最新资料推荐------------------------------------------------------9/22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所撰写多篇语文教学及德育教育论文获镇二、三等奖;多次承担镇级公开课,并获得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陈旺财:负责子课题《基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土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形成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库。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从教多年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初步形成实、活、新的课堂风格。曾被评为厚街镇优秀教师。陈秀青:负责子课题《基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土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形成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库。陈秀青:负责子课题《基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土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形成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库。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一直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对待工作,曾获镇优秀教师;2008年获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创新教学竞赛三等奖。陈改璋:负责了解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撰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陈改璋:负责了解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撰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陈改璋,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东莞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大专毕业。有20多年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担任了多年的级长工作。在工作上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多次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镇优秀辅导员、镇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碧霞:负责子课题《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参加镇优质课评比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三等奖。曾在广东省综合实践研讨会上呈
本文标题:《融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8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