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唐诗宋词课件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曲”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可换韵。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代形成的五,七言绝句和律诗的总称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四联。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读懂陌生作品1.审读诗歌的题材写景抒情诗——注意情与景的关系,留意写景的角度(高低、俯仰、远近、正侧、简繁、声色、动静等)。咏物言志诗——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多用拟人和比喻修辞,要悉心体会诗人寄托的是何种情感。怀古咏史诗——今昔对比,怀古伤今或鉴古知今。边塞征战诗。即事感怀诗——通过写事来抒情或说理。2.审读诗歌的题目。不少诗歌的题目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是很有启发和指示意义的。如骆宾王《在狱咏蝉》、柳中庸《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贾岛《题李凝幽居》(1998年全国卷),赵嘏《江楼旧感》(2003年北京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审读诗歌的小序。小序往往交待写作背景与意图,概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姜夔《扬州慢》、白居易《琵琶行》。4.审读诗歌的作者。“诗言志”“言为心声”,每个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时代风貌和创作风格往往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如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的作者是王维、2004年广东卷《江汉》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5.审读诗歌的注解。注解是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作品中难以理解的词句的解释,对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甘肃青海卷对“姑苏台”的注释、2003年上海卷对“望海楼”及“铁瓮”的解释。6.审读诗歌的尾联。尾联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杜甫《蜀相》、陆游《书愤》、2002年全国卷“何人不起故园情”。7.审读有多重含义的述词(动词和形容词)。诗词讲究炼意、炼字,动词、形容词往往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营造不同的意境。8.审读叠词、拟声词、色彩词等特殊词。这些词一般会传达出作者的心境。2005年《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评价的说明: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艺术层面﹚⑴古典诗词发展简况;诗、词、曲的文体知识;⑵古典诗词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风格的基本种类和主要诗人的风格;⑶意象、意境,典故;⑷常见的表达技巧;常用术语;一、熟悉命题角度⒉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内容层面﹚⑴分类介绍:写景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羁旅(游子)诗、伤春诗、闺怨诗、爱情诗、理趣(宋朝较多苏轼王安石朱熹)诗等;⑵人文内涵:人伦情怀、人生价值、生命意识等;一、熟悉命题角度高考古诗鉴赏考查内容有四点,相应的命题切入角度也就有四个。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评价思想内容、作者观点。二、梳理鉴赏知识1.关于形象的一般知识古诗形象指诗中所写的人、事、物、景和所用的典故,这些形象写进诗中,经过了作者思想情感的浸润,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也称为“意象”。意象的灵活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1)形象类型:塑造的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景物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④儿女情长形象⑤羁旅思乡的形象⑥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形象等等(2)塑造形象的常见手法①比兴②细节刻画③烘托④对比衬托(3)解题思路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再以次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是什么样的形象;②形象的基本特征是;③形象的意义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诗中形象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③注意刻画形象的方法(白描或细描,正面或侧面描写等)。例:阅读诗,然后分析诗人的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吗?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下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形象。2.鉴赏语言的一般知识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典故(隐喻性)、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所在等(1)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平淡、绚丽、明快、含蓄、奔放、清新等。(2)品味富有特色的词句①抓炼字、炼句A.一字传情。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望的时间之长。马蹄声碎喇叭声咽•B.以动衬静。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C.化动为静。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云破月来花弄影”•D.以乐衬哀。王夫之的《羌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心中难言之哀,难传之痛。•如柳永的《雨霖铃》的结尾“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不泪垂”,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物是人非,更让唐玄宗禁不住潸然泪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E.以实显虚,以有形写无形,以形象(具体)写抽象。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杨贵妃的容貌,这就突出了唐玄宗由于苦苦相思而产生幻觉的哀痛,这就像柳永所说那样“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唐玄宗即使满对良辰美景,那也只是“虚设”,心中却是难以排解的相思之苦。②体味特殊词语的妙用A.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如《迢迢牵牛星》、《登高》和《声声慢》。B.表颜色的词。其作用一般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C.拟声词。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嘈嘈切切错杂弹,间关莺语花底滑……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3)熟悉鉴赏常用术语①风格类:清新自然、质朴直白、恬淡平实、绚丽多彩、华丽藻饰、简洁明快、平易晓畅、委婉含蓄、蕴藉隽永、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奇奔放、雄健恣肆、飘逸洒脱等。分析诗歌的风格有时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白的清新俊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诗风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且情思婉约;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雅俗共赏;李煜词风的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语近情深;苏轼词风的雄健豪放;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陆游诗风的雄浑悲壮;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等等。以上概括,也许未必确当,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感触更深,记得更牢。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说某一作家具有某种风格,并不意味着这位诗人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这一点在鉴赏时应加以注意。②其他类:言近旨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行云流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3.鉴赏表达技巧的一般知识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分析其他写作技巧等。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叠词)、设问、反问、顶真、通感、双关、用典等,。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相生),有白描和细描(铺写),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和议论兼抒情。中国古诗以含蓄为主,多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古(古迹、历史)抒怀、即事感怀、借事抒情、用典抒情等间接抒情方式。•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烘托、映衬)、对比、渲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等。重点介绍: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简单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的未来之境。•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观点,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①言之有理②持之有据③述之有法练一练: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问题: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描摹诗歌图景;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静(或:冷峭)(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晋代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谢朓)。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唐诗宋词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8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