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钱逊)儒家文化的治国思想和为人之道――兼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论语》、《孟子》以及儒家文化的治国思想与为人之道——兼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2015年4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清华大学教授钱逊qianxun1@hotmail.com义、群、和、礼、耻义:物质生命和和精神生命的关系。以精神生命为上,以精神生命的追求引导、节制物质生活的欲求。“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义以为上”。不同层次的要求:见义勇为;见义思利;杀身成仁。。“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把应该不应该当作言行取舍的标准,应该做的就做;克服见义不为的现象。践行“义以为上”原则的第一步。准确理解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杀身成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生死抉择,惟义所在。最高境界和要求。舍己救人属此。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递升。群: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发展和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统一。群己统一。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人生的责任。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由个人身后百姓的评价来衡量。能对群体发展有贡献,得百姓承认,为后世所称道、纪念,这就把个人的生命融入了群体发展的大生命,使个人的生命得以在历史中永存。这是个人人生价值之所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历史中永垂不朽,是中国人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反映。义和群,是人和禽兽根本区别,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义和群,二者是统一的。孜孜于利总是为私,热心助人为群正是重义的表现。二者的集中表现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趋之”,都是这一精神的的体现。这一精神集中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是我们爱国传统最深厚的思想基础;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古老文明延续五千年没有中断的根本精神因素。以上主要是就个人修养说。就社会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社会要以道德精神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不能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主导价值。和:义、群是从人生角度讲,和是从宇宙、社会整体讲。和为贵。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前一点是根本的价值观,后一点是待人处事的根本原则。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和实生物”。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孔子为政,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子罕》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释“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保证了我们民族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不断向前。礼: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守规矩,懂礼貌,恭敬辞让,言行有度。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情感精神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义、群、和三项都属内在的精神、价值,也都通过礼而落实。“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功能,在维系社会和谐。人生活在社会中关系中,有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求社会关系的和谐,别中求和。礼的精神,恭敬辞让,言行有节。内在的义、群、和的精神追求和外在行为举止的恭敬辞让,言行有节相配合,塑造了中国人文质彬彬的形象,造就了中国礼义之邦的美名。耻:行己有耻,有所不为。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吴使季札聘于鲁……使齐……适晋……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其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左传·宣公二年》记:晋灵公不君,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闢矣。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叹,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文赢请秦三帅,晋侯释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秋,狄犯晋,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既非受人胁迫,也非谋求名利,更非畏惧神灵鬼怪的惩罚,完全出于内心要求。为了不背己心,求一己心安,虽他人不讨,亦不敢不自讨,表现了中国人视道德高于生命的高度道德自觉和自律的精神。《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行己有耻。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为己、有耻。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了性和道,人道和天命的关系。道的基础在性,循性而行就是道;性通天人,从人的方面说是性,从天的方面说是命;道本于天而存乎人,人道同时亦是天道,天道和人道合一。行己有耻,道德自律,不只是出于道德良心的要求,同时也是事天立命,天命的要求。中国人的道德自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道德传统。以行己有耻为道德的基础,反映了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西方人的道德建立在宗教信仰上。信上帝,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就要受到惩罚。中国人则把道德建立在“行己有耻”上,行己有耻就是自我约束。这约束不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信仰上,而是建立在内在的道德良心上,是真正的自律。•以上五项,从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形式,道德践行的落实和道德精神的基础等几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做人的根本要求,构成中国人为人之道的核心价值体系。用今天的语言说,可以用崇德、乐群、贵和、守礼、知耻来表达。这几点核心价值,反映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宇宙观;以探究天人关系,指导解决现实人生问题为中心;从人禽之别认识人的本质、本性;人道与天道合一,人生与天命合一的思想体系;都表现出与中华文化与西方思想的不同。独特的文化,产生了独特的道德思想和价值体系。中华文化是发展的,其核心价值也随时代前进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内容;然而它们的思想基础、核心精神又是一贯的,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不惜成仁、取义的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现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至抗震精神、航天精神;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和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雷锋……一脉相传,贯穿古今;而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也在不断获得新内容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面对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它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基础和软实力所在;而它本身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和需要,获得新的时代精神、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创新的发展。谢谢!
本文标题:(钱逊)儒家文化的治国思想和为人之道――兼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0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