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试题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2013高考题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1回答1~2题。图1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南海诸岛2013年3月3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正常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图例B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c(2013高考题新课标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图12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N100050070075002000m1000河流500等高线/m居民点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2013高考题新课标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2分)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3分)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3分)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2分)(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例山峰铁路河流等高线图10(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l)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2题)2.(10分)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岩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2011全国新课标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1)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2)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3)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4)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D下图(2012年高考北京卷)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B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D(2011山东卷1)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1)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7.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DDA(2011江苏卷)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1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1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DB(2011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题。13.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B(2011北京卷)14.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C(2011天津卷)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18.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B19.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D.dB(2011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2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c→b→d→aD.d→a→c→bC21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B2.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C.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4.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CD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4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