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贷前贷后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及尽职建议
贷前贷后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及尽职建议不良贷款的形成客观上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借款企业下游需求降低导致市场疲软;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制度执行混乱;相关人员在贷款调查中未深入分析借款人以及保证人真实的财务状况、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贷后管理简单粗放等也是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本文对近年来银行容易出现的贷前、贷后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选自《中国城市金融》2016(5)一、贷前调查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评级授信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不足不少案例中,无论是查看信贷资料中的财务报表还是录入系统的财务数据,主要财务指标如应收账款、存货等有较大变化,有虚增资产的嫌疑。如不良贷款形成之前一个月录入系统的财务报表显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数额巨大,经现场核实,与企业真实情况差异巨大。(二)未关注借款人不良记录经查看征信记录,有的借款企业法人代表有多笔逾期贷款,单月最高逾期总额几十万元,对外担保贷款额几十万元且担保贷款五级分类为关注,调查人员在贷前调查中仅依据经办行出具的解释对逾期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对借款人贷款逾期的真正原因做出合理判断。(三)未重视企业过度融资的情况某案例中相关人员未甄别出借款人过度融资、以及涉及民间借贷的情况。案例中,企业在某银行贷款9000余万元,各家银行全部贷款合计3亿元左右,2013年以来企业经营持续下滑,贷款调查环节未发现企业社会融资,待到风险出现,市政府召开风险会议,企业报告的融资中在当地以及外地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典当行的融资竟然高达近亿元,且年利率都在20%以上,最终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小贷公司贷款,被小贷公司率先告上法庭,引发了各家社会融资机构竞相起诉,银行贷款更是无力偿还最终形成不良。(四)担保人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担保人担保能力的计算不准确。人行征信记录显示的企业对外担保金额与调查报告显示的有较大差异,报告中的采用的数据往往小于人行征信系统显示的数据。某案例调查报告中对担保人某有限责任公司担保能力的测算仅仅依据征信系统中显示的对外担保额5亿元,而实际对外担保的近14亿元未计算在内,这样担保能力测算是取了对外担保的5亿元这个最小值,如果把企业对外追加的担保14亿元计算在内,是不会计算出担保能力的,而且担保人对外担保能力也远远超过其自身所有者权益。2、未对担保圈早期发生的代偿行为予以关注。某案例中借款人几年之间,先后为互保单位代偿到期贷款多笔合计3000万元。但在此期间,经办行多次为借款人发放贷款,在信贷业务调查中对于互保行为的潜在风险未进行分析并引起关注。3、未充分关注被担保单位(关联企业)担保风险。某案例中,借款人A是借款人B的借款担保人,借款人A与被担保人B是关联关系,被同一控制人控制。某支行向借款人A发放预付款融资2000万元。但在此之前被担保人B在银行的贷款已出现逾期。征信显示,借款人A申请办理预付款融资时,已为B担保(抵押担保)各类融资额3000万元,但经办行未充分关注借款人A与被担保单位B的连带偿债风险,以及被担保单位对资金挤占挪用的风险。另外一个案例中,借款人在经办行贷款4000万元,借款人的大股东为某公司,贷前调查报告中仅提及:“借款人股东实力较强,在当地影响力较大,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是辖内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但没有提及并分析该股东涉及的众多的关联企业,经查询该股东涉及的投资关联就到几十户,且不少为投资公司和远在偏远省份的煤矿、铁矿等产业。(五)其他问题1、未从他行压缩融资的行为中引起警惕并未及时采取措施清收贷款。从多个案例来看,借款企业出现问题后,他行通过提高保证金比例、压缩到期流动资金等办法逐步减少融资,但是经办行相关人员对当地融资环境恶化、他行不断退出贷款、借款人偿债能力下降等情况未引起重视,进而采取措施有序退出贷款,仍认为“该公司财务效益较好,资金营运能力较强,总体偿债能力较强”,继续办理转贷款或者新增融资,再到后来政府干预加之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结果只能是愈陷愈深。2、未进行专户管理。某经办行向某借款人发放预付款融资2000万元,但经办行相关人员未按要求对借款人实行专户管理,仅以日常结算账户签订账户监管协议,结果导致借款人实际结算量失控,贷款发放后一年内的结算量仅仅占企业财务报表显示收入的不到10%,违反了审批管理要求关于“借款企业在经办行资金结算量不得低于融资占比的规定”。二、贷后管理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一)GCMS(全球信贷与代理投资管理系统)贷后管理模块存在的问题1、贷后管理系统中的内容录入不完整。多数案例中的GCMS对重大事项检查、保证人情况检查、抵质押物检查、高管访谈检查、融资用途检查等内容往往为空,或者内容也较为简单;对借款人以及保证人发送的贷款催收通知书等资料未及时入档。2、贷后检查中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某案例中,贷后检查结果表述与实际情况矛盾。经办行在客户还款资金来源分析检查中的风险说明以及控制措施表述为:“该客户在我行主要办理国内贸易融资,还款来源为下游客户销售回款,该客户上下游客户均为实力较强的大型国有企业,履约可行性较好”;还款资金异常情况说明:“未发现异常”,而实际情况是,该企业在做此贷后检查之前生产经营已经出现异常。(二)未按照贷后管理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多数案例中没有见到用以证明后续贷款资金用途的相关凭证资料。按照贷后管理要求,在贷款发放后经办行相关人员要通过凭证查验、账户检查等验证贷款的真实用途,但是多数情况下贷款信贷档案资料以及GCMS系统中都没有见到相关的货物入库凭证、货物运输凭证、发票资料等证明贷款用途的资料。(三)信贷资金在关联企业之间循环1、借款资金用于关联企业偿还贷款。某案例中某行向借款人某有限公司放款10000万元,提款通知书支付对象为该有限公司的股东某化工公司,当天支付到某化工公司,金额两笔合计1亿元。后又从该化工公司账户支付给另一关联企业某股份有限公司两笔各5000万元,合计1亿元,借款资金被用于关联企业偿还贷款。这种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造成融资风险在关联企业之间传递。2、关联企业之间大额异常资金流动。某案例中,通过查询借款人在经办行资金走向,发现某支行向某工贸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后,对该企业办理对公贷款解保留定向受托支付2000万元,而后连续3天从该工贸公司收到30笔合计13052万元,备注为往来款。后来又多次向外地某投资有限公司支付6笔资金合计5000万元,备注为往来款;2014年10月~2016年1月发生的250笔业务中未见到备注为货款的项目。如果贷后管理关注一下借款人在银行资金走向就可以发现,借款人已经停止经营,甚至可以根据相关合同规定及时采取措施扣收贷款。(四)未按照要求监督销售归行情况并管理账户1、未关注销售归行。一个案例中,贷款发放前一年账户流水贷方累计2亿元左右,贷款后9个月累计回款仅为0.5亿元左右。而且企业所有流水基本都是借款人从他行账户转入,销售收入回笼极低,经办人员未及时发现企业异常情况,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督促措施并进行分析。2、某保理专户、保证金账户形同虚设。某案例中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保理专户除在贷款到期日划入两笔资金归还当日到期保理业务,而平时未归集任何货款。另一案例则未通过保证金账户收回违约融资。某支行为借款人办理美元进口信用证业务3笔,累计1000万美元,规定的保证金比例均为30%,融资逾期后,均未通过保证金账户收回垫款,而是将全部信用证垫款全额转贷,保证金账户形同虚设。三、尽职建议(一)严格贷前调查1、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通过实地调查,对照借款企业以及保证人财务报表与企业产供、销、存、应收账款等情况。要将财务报表与企业分户账进行逐一核对,做到账账一致,账实一致。加强应收账款真实性核查,经办行要直接向应收账款付款方核实应收账款真实性、应收账款金额、付款期限等要素;要保留应收账款征询函、确认函、债权转让通知书等书面文件。对公司类贷款,需通过财务数据间的变化比较分析及同业对比分析,判断客户真实生产经营情况。2、核实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借款人以虚假资料融资是造成风险的潜在隐患,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或个人伪造经营信息申请贷款的情况不断出现。因此,要将防范“假单证、假要件、假信息、假交易、假担保、假合同”作为防控的重点。通过产、供、销、存来核实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通过核对营业执照所列举的经营范围确定交易合同列举的购销商品是否在范围内,通过查看历史交易记录、购销发票核对与交易方的供销关系的稳定性;查看存货与生产或者销售是否匹配、查看企业现场了解企业是否正常生产。对于新准入客户则要落实借款人与交易对手的交易历史时间长短,对于发现首次进行交易的要关注借款人交易方行业与市场现状。3、对担保圈和关联企业进行严格识别与风险防控。通过查看交易价格与同类产品、商品价格对比,确认关联交易是否合理,防止贷款资金在关联企业之间循环,甚至甲贷乙用。4、据实测算担保人担保能力。对于担保能力的测算不能仅仅依靠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征信系统数据,而是根据对外担保的实际总量进行测算。对于担保人财务报表要比对报送税务局与人民银行的财务报表;对于担保人的调查要向借款人一样深入现场进行、对于担保人的生产经营情况逐项核实。(二)严格贷后管理1、首先落实贷款用途。通过检查现金流、物流、票据流进行缜密核实。通过银行系统以及银行业内部系统查看资金流向,查看放贷前后是否有与贷款金额相当的款项流入流出,是否支付到了交易方账户;让企业提供与产品购销合同一致的产品入库单、查看存货增加与否;向企业索要增值税发票,核实是否与购销合同中的金额、物品名称等相一致;是否及时更新借款人、保证人等管理类基础资料,确保贷后管理客观、及时、动态地反映借款人及保证人最新经营情况。2、按照规定的检查间隔期和检查内容进行各种检查。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检查间隔期和检查内容进行各种检查。到企业现场检查做好详细记录,养成多看、多问的习惯,观察到的,听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不便记录的强化记忆在大脑中,回到单位及时进行整理。3、用好保证金账户和监管账户。对于监管账户指定专人管理,被指定人要经常性地进行监督、管理,监督企业回款确实回到监管账户,除此之外,经常查看企业现流,尤其是在贷款到期前后,一方面督促企业加强销售收入归行率,另一方面可以为收回到期贷款提供结算保障。放贷如种地,前期耕地、选种很重要,但是后期管理浇水、施肥、打药防虫、除草也十分重要,注重从贷款调查、贷时审查到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既不能重调查发放轻贷后管理,也不能主要依靠贷后管理防范风险而放松调查发放环节,而是要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并重。
本文标题:贷前贷后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及尽职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0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