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学原理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工业工程系蒋国璋现代管理学课程名称:现代管理学英文名称:Management课内学时:36学时学分:2教材和参考书: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管理学原理(第二版),杨文士,焦叔斌,张雁,李晓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管理学原理,徐艳梅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4、管理学(第四版),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改变世界的机器,(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著6、经理人员的职能,(美)C.I.巴纳德著7、MBA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王凤彬、朱克强编著第十章管理展望21世纪管理体系面临巨大变革21世纪管理新范式未来的管理展望一.21世纪管理体系面临巨大变革一)21世纪我们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强相关要素──知识1.知识的特性①知识的边际收益递增②知识的影响难以度量(知识的贡献与报酬)③知识有时与人难以分离(预示人力资本管理日益重要)④知识的产生和应用难以管理⑤知识的传播、获得、应用效果具有很强的主观特色和不确定性。2.知识经济特点①社会经济富于创新②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多变(不稳定的管理环境)③社会经济日益信息化④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一体化⑤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成为知识和人力资本⑥高科技产业的崛起⑦人类生活、工作方式随新技术不断改变。3.新世纪经济的基本发展趋势知识化、虚拟化、模块化、网络化、反中介化、集中化(整合)、创新化、产销一体化、全球化、协调化。些趋势①迫使管理的视角转变:母国取向──世界或区域取向②要求生产方式、组织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创新③不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同价值观的人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与合作。(二)21世纪管理体系面临的巨大变革1.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组织范式的变革)企业的三大主要功能组织──研究与发展生产营销①研究与发展范式的变革──CAD、专家系统等支持软件、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立等,使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②生产范式的变革──柔性制造系统使多变的、按需生产的产品多样化成为现实。现代企业从大批量生产──向小批量的按需生产方式跃迁。③营销重心的偏移──从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转向识别和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迅速用高效可靠的产品予以(二)21世纪管理体系面临的巨大变革满足。企业竞争的优势主要依赖于──及时提供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④技术创新过程的变革──从信息分享、顺序决策、纵向交流──信息共享、并行决策、横向协调⑤企业组织范式的变革──作为现代企业的三大主要功能组织──研究与发展、生产、营销的高效整合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各功能组织间信息交换渠道与方式的变革,使建立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的管理原则和思想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潮流,需要变革。2.组织的活动空间与内涵的扩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们在管理中通常采取:──扩张其组织活动的范围──将不确定性因素置于内部控制之下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组织目标的复杂化导致了组织活动的空间和内涵的前全面扩张。组织结构:层次结构与有机结构之比较传统的稳定-机械式层次结构──新型的适应-学习型“有机”结构2.组织的活动空间与内涵的扩展3.环境的急剧变化和持续发展──竞争环境的迅速变化最为重要的变化:对市场竞争基础、市场竞争方式的重新认识上。产品多样化、小型化、小批量生产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市场竞争基础的演化:70年代产品的成本与质量80年代产品的功能、服务90年代进入市场的时间时间在竞争中的作用空前重要。竞争方式:过去强调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思维习惯──转向以顾客为中心,更多地关注其需要,在组织内部致力于营造勇于创新、开拓的组织文化氛围,在市场中注意塑造反映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形象。──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组织活动边界愈来愈难以划分组织之间的关系愈来愈错综复杂。组织不仅要与竞争者、顾客、供应者、政府打交道,还要与非正式组织(如一些利益共同体)发生重要的联系。──持续发展的主题新的人类发展主题──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从全球社会、经济、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来重新审视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规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受到挑战:传统管理理论忽视环境的影响较少考虑企业活动的外部经济性,对待污染只是采用末端管理方式,忽略整个生产全过程的“清洁生产”管理。持续发展的主题将给管理职能与管理理论注入新的内涵。二21世纪管理新范式三未来的管理展望一)未来的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力。而这些资源的唯一来源是──人。1.未来的管理者未来管理者的角色──不是监督者,而是教练、教师和良师益友。经验型管理──系统的、科学的智能化管理未来的管理者的核心任务和职责:同时处置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问题:①技术-经济问题②社会心理问题。难点──完美地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且同时满足技术效率和个人的自我满足这两个目标。2.未来的员工传统组织的员工──靠“手”上技能未来组织的员工──靠头脑和软件赢得优势。其受教育程度较高、流动性较大。二)未来的组织1.融合各种甚至对立与冲突的组织手段于一和谐体中2.创新未来组织要生存与发展,关键是要发展组织动态核心竞争能力,为此要创新。未来组织的创新内容:①技术②组织战略目标③组织结构的变革④组织文化的重构⑤组织资源的开发⑥现场管理的柔性化过程如:组织再造。美国MIT教授哈默为首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思想,企业再造是“将组织的作业流程,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三)未来的管理职能1.决策未来决策的走势──决策日益分散化、信息化、快速化,为此要求组织做好分权和授权,但又能在满足组织分散、快速决策以灵活应变情况下的整体决策集成能力。决策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未来经理甚至必须与顾客、公众分享决策权。2.计划──影响计划过程的因素增加(除了投资成本、风险、市场调查、生产能力等外,还有技术发展、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计划将更具弹性。(新的计划辅助手段:DSS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使计划更精确,也更能对突变作预准备。)三)未来的管理职能3.组织传统组织──等级结构体系。未来组织──工作丰富化、参与管理和工作小组等平面结构。如:矩阵结构、网络系统未来组织走势──合作联盟、分散经营、重视智力基础设施开发。总趋势:组织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多变的特性,具有弹性(如学习型组织、柔性组织就能主动应变或以少变应万变)组织设计的趋势:提供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适当的分权、授权,加快组织的反应速度。──分权化成为一种趋势──维持较小的事业部门规模──发展具有充分自主权的工作小组三)未来的管理职能4.领导未来领导行为走势──重视非正式权力作用的发挥,重视“领”的本领的建设和环境的营造。──更多的授权──领导风格富有弹性5.控制由于组织目标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信息系统将普遍用于控制过程,许多有效的控制方法将不断涌现。四)未来的管理资源不仅仅是人、财、物,还有时间、(空间)、信息。如在组织设计中,不象传统组织设计主要考虑层级数、各层管理幅度、各部门职能划分等,而忽视了组织对变化的反应速度和应变时间。未来组织设计中,时间变量被引入组织设计中,时间成为一种资源,而非传统的约束。思考题1.当今管理体系面临的变革有哪些?2.简述新的管理范式与传统管理范式的区别。3.有机结构与层次结构有什么不同?3.未来管理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本文标题:9管理学-管理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0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