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要求文化继承性要求•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实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求文化发展原因、途径本单元深入文化现象的内部,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三个角度,对文化本体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使学生把握文化本体特征,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多次与其他国家互办文化年、国家年,促进了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如何继承它是个复杂的现实问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文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长期的热点,因此文化创新也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09·广东文基)“入乡随俗”表明了()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A考点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文化是民族的辩证法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统一。考点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客观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其精粹部分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B、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B、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注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区别。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是指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以及指导思想上的差异。考点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文化传播是文化多样性的要求(2)文化传播途径:①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考点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①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②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③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2009·广东)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A考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③推动了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例3】(2009·浙江)“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C小结:全面理解文化传播(横向)(1)是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为什么: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去认识。(3)怎么样:①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分析;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③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体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应用1、以“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活动为例,说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典型音乐、舞蹈,说明多样文化存在的意义。3、以各国著名文化遗产为例,阐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以及应坚持的原则。4、以网络为例探究文化传播的途径及特点。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1)传统习俗(2)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3)传统文艺文学艺术——民族精神的火炬(4)传统思想2、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还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C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两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几近“濒危”。现今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①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②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B考点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考点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方法论要求:批判地继承、取精去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辩证法依据:辩证否定观。现实启示: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注意:“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正确对待当前国内外的孔子热、儒学热,就必须做到既不能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上述观点说明了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B.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B考点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活动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应用:1、以我国的四大传统民族节日为例,谈谈应如何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说明传统文化的特征。2、以经典格言、名言警句为例,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以我国的书法、美术、音乐艺术的流传为例,说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而说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09·江苏)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小结1.全面理解文化继承(纵向)(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2)为什么:①传统文化具有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9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