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一、字词(音、形、义)一、生字气魄(pò)山巅(diān)澎湃(pài)狂澜(lán)屏障(zhàng)九曲连环(qū)劈开(pī)宛转(wǎn)哺育(bǔ)二、生词(【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体魄】体格和精力。【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宛转】曲折流转。【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山巅】山顶。望——劈成南北两面•远镜头——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踱来踱去赚懊悔惩罚祈祷duóàochéng诧异宛转chàwănqídăogĕng哽zhuàn郝叟hǎosǒu课文内容理解1.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本人主要写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3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4、“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5“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是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6“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7.环境描写的作用①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③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④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重点语句理解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兵在操练,点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许多人”和“挤”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叹号,突出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和反响。4.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懊悔当初未努力学习,想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表现了他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5.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6.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是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这是他热爱祖国语言、强烈爱国心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法国语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比喻句含义十分深刻。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8.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句子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老师的意图,将永远把“法兰西——阿尔萨斯——祖国”牢记在自己心中。9.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写钢笔在纸上的“沙沙”响声,表现了教室的安静;写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人注意,表现了孩子们的专心。教室里的气氛表现孩子们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染。10.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里关于鸽子的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11.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小弗郎士设身处地地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叹。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12.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为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议一议13.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1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有人说是韩麦尔先生,有人说是小弗郎士。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此题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课文内容和判断主人公的原则方法。笔者认为小弗郎士是本文的主人公。课内阅读: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1.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看这两段交待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交待了今天上课前教室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置了悬念,渲染了氛围。2.韩麦尔先生今天与往常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为什么会这样?韩麦尔先生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为了表达对将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3.画线的句子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心理?表达了小弗郎土的懊悔和对不能再学法语的伤心之情。4、小弗郎士的学校为什么不教法语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德军占领了,他们只被允许学习德语。第二问略。5.在这节课上小弗郎士都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小弗郎土学会了应热爱自己的祖国。他长大了。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学者、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一、生字逼狭(xiá)险峻(jùn)崎岖(qíqū)阻抑(yǐ)平坦(tǎn)愈能(yù)险阻zǔ李大钊zhāo二、生词【逼狭】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阻抑】阻止,抑制。【雄健】强健有力。【险峻】(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回环曲折】很曲折的样子。【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广。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比喻长江大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浩浩荡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曲折回环,崎岖险阻—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民族生命进程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顺利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中华民族前进中艰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2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