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先秦美术先秦•主要表现于青铜器:礼器、乐器、兵器、工具以及车马器四类。•礼器:炊煮器(鼎、鬲)、食器、酒器、水器。•炊煮器(鼎鬲)•食器FoodContainer(Hu&Fang)壶和钫鬲(Li)罍和瓿(Lei&Bu)鼎(Ding)盉(He)簋(Gui)盘(Pan)甗(yan)鉴(Jian)豆(Dou)•酒器水器WineVessel&WaterVessel斝和卣(Jia&You)爵,角和觚(Juei,Jiao&Gu)方彝(FangYi)觥(Gong)尊(Zun)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炊煮器:有鼎、鬲等,鼎是煮肉食的,一般为圆体三足,也有方体的,但较少。鬲(li,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牛头鬲盘龙纹甗Yan甑鬲合体的炊器,上部为置食物的甑,下部为盛水的鬲,中间以箅相隔,主要用于蒸食。酒器爵(jiu,音决)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斝(jia,音甲)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觚(gu,音姑)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觯(zhi,音志)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兕觥(sigong,音四公)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尊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卣(you,音有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鴞形或虎食人形。盉(he,音和)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彝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食器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敦豆簠水器罍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壶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盘“虢季子白”盘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史墙盘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吴王夫差鉴兵器钺博山炉铜灯铜镜镈编钟鼓案铜座商代青铜器的特征•(1)初期•A.器制来源→陶器之中常见的烹饪、饮食器•B.器壁制作较薄,纹饰层次较少•C.纹饰图案结构单纯,线条朴质简洁•(2)晚期•A.器制多元、趋近繁复•B.器体厚实、纹饰多层→主纹地纹对比明显•C.纹饰图案与线条精细而复杂•饕餮纹基本形象是牛首羊头等动物正面头部的凶怒形象,一般双目突出,横眉咧嘴,头顶生有特大犄角,极为狰狞。饕餮纹以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最为发达,到春秋战国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它是一种近似龙纹的纹样。《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黄鸟来去飞,落在酸枣树。谁陪穆公葬?子车家奄息。说起这奄息,人杰一当百。面对墓之坑,害怕又战栗。苍天啊苍天,杀我好人啊!奄息如可赎,百人代替他。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的发展,以成康时期划分为初期和晚期。•初期→器制和手法多承继商代晚期。•晚期→则因青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造型与装饰手法多变,同时又新增许多器种。青铜何尊西周陜西宝鸡贾村原陜西宝鸡市博物馆敔簋西周河南平顶山河南文物研究所弓鱼伯簋西周陜西宝鸡西关纸坊青铜折觥西周陜西周原博物馆东周•青铜器的器制、编制,与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渐行渐远,除了制作技术又比西周更为进步之外,又出现新的金属器加工,例如铁器。但也因为如此,其材质特性的改良,反而加速青铜艺术的没落。•1.就器制而言•殷商→以祭祀器和酒器为主•西周→以礼器和烹饪、食器为主•春秋战国→逐渐失去祭祀器和礼器的机能特性,朝向生活日常实用性的器物为主,其范围包括了钟鸣鼎食,即饮食娱乐的生活应用。•2.就装饰题材而言•春秋战国摆脱神秘主义式的宗教气氛,逐渐倾向几何化、抽象化、图案化的装饰趣味,除了纹饰模造之外,出现镶嵌、贴金的华丽装饰手法,最著名之表现即战国所见的「金银错」。错金银流铜鼎战国中晚期河南洛阳小屯错金银双翼铜神兽战国中晚期•3.就铸造技术而言•商周以来青铜铸造,即有高度发展,一体成形的「浑铸」,或多块模的「分铸」,两者交替应用。•春秋战国→由于器制表现渐趋精巧,在铸法上多以「蜡模法」(失蜡法)为主,再搭配各种焊接和镶嵌装饰,因而表现出玲珑精巧、装饰华丽的青铜艺术。青铜器纹饰•饕餮纹、夔纹、龙纹、蟠螭纹、蟠虺纹•几何纹(连珠纹、弦纹、横条纹、云雷纹)•它是一种近似龙纹的纹样。《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在夔纹、龙纹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改造成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蟠螭纹、蟠虺纹。在青铜器上,交体龙纹的体躯比较粗壮的,旧称蟠螭纹;经过变形缩小的交体龙纹,旧称蟠虺纹。•几何纹,比如连珠纹、弦纹、横条纹、云雷纹等在青铜器上一般都是作为地纹,用来衬托主体纹饰的。这些主体纹饰也是各种各样,类别繁多。其中云雷纹的设计最为多样,也最富于创意。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用方折角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雷纹。•有些器物的纹饰设计注意了浮雕和线雕的结合,比如象四羊方尊、龙虎尊等器物出现了浮雕装饰,但是考虑到器物整体的结构,这些浮雕的身躯部分以刻画的纹饰表现,形成浮雕与线雕的结合,增强了装饰效果。•镶嵌是在青铜器上镶嵌其他物质材料,如松石、红铜或金银丝,此方法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流行。春秋时期多用红铜镶嵌,比如现存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战国早期《嵌龙纹壶》,通体用红铜镶嵌各种形态的龙纹,分九层排列,龙纹隔层排列,布局巧妙。•金银错是在青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平,出现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使之熔化成为液体。这种金与水银的混和物称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过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在铜器上。刻划是在铁工具的出现以后才使用的,因为铁坚韧,可以刻铜。在战国时期还产生了许多刻划装饰的青铜工艺品。比如辉县的宴乐铜鉴,刻纹细如毫发,线条流畅,象一幅线纹装饰画。先秦雕塑艺术•于1986年夏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一系列青铜雕塑:青铜立人像、神面像为著名。•其次商周时代的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也为先秦工艺装饰雕塑的优秀典范。漆器先秦书画•传统绘画除了绘于地面建筑和地下墓室的壁画外,另一种则是绘于纸、绢、布等可移动材料上的卷轴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幅绘画实物,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驭龙帛画》和《人物龙凤帛画》。•不过在当时并非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而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铭旌」,即属于丧葬用品。出土帛画《人物驭龙》和《人物驭凤》,一九七三年出土于长沙子弹楚墓,是目前经考古发掘所得的最早帛画,主要都是以毛笔勾线所画成,设色时亦兼用平涂与渲染手法。•《驭龙》的画中男子是墓主人的肖像,峨冠高耸、神情静穆而超然;《驭凤》则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性墓主人,画中人物凌空立在龙或凤的背上,借着这个画面来仿真引魂升天的想象。此处的龙或凤都是神兽坐骑,而不再是令人心生恐惧的怪兽。•《驭龙》图中左下角有一条鱼,表示龙的位置是正在天河中破浪前进,华盖下的流苏、人颏下的系带都向后飘拂,更反映龙高速飞驰的前进,也表达升仙主题的超然意义。这些帛画的用途多和墓葬旌旛有关,或者有如亡者一起在参与宗教仪式,最好能够像画面中升仙而去。人物御龙图战国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楚墓湖南省博物馆人物龙凤图战国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湖南省博物馆•战国彩绘漆器大多出土于楚墓,一部分是丧葬用具,如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漆棺,富有楚地宗教的神秘色彩,但以随葬的日常生活用品数量为巨大,纹饰也较多世俗生活色彩。也说明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实用器皿,逐渐取代神秘色彩的青铜器。战国楚漆绘中的禽兽、神怪、人物形象与《山海经》、《楚辞》等古文献所记载描写的天地、山川、神灵内容十分吻合,表现了楚俗「信巫鬼,重淫祀」的特点。•遵循如下规律:1.正侧面的构图;2.环带状的故事情节。它们都是分层表现不同的故事情节,每一层都围绕一定的情节展开,或攻战,或收获、或划船。3.上下关系的处理。由于画面上涉及到上下远近的关系,所以在构图上匠师们使用了比较巧妙的方法,把树下的人安排在下层,树上的人安排在上层,很好的处理了人物的关系。商代玉雕特色•(1)鸟形(凤纹)图腾的盛行•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简狄氏(帝喾次妃),吞食玄鸟卵成孕→商始祖传说。•(2)「卯刀纹」或「卜兆纹」•甲骨文字的异化→「纹」即是「文」→文字图像化,或是图像化文字的创始。•(3)「兽面纹」(饕餮纹)的出现•组合性的兽面造型,与青铜纹饰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兽面玉饰商代震旦基金会藏兽面纹玉戚(局部)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玉羽人商代江西新干大洋洲江西博物馆西周玉饰文化与道德言行的交合玉器的机能异化,而以「礼器」、「明器」和「佩饰」等为主。•《礼记》<聘玉>:君子比德于玉。•《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诗经》<秦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龙纹人形玉佩西周震旦基金会藏玉鹰西周山东藤县庄里西村山东藤县博物馆玉鹿西周陜西宝鸡茹家庄宝鸡博物馆玉马像西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河南省文物所东周玉器兽面玉饰春秋震旦基金会藏龙形玉佩春秋震旦基金会藏兽面玉饰春秋震旦基金会藏龙形玉佩战国震旦基金会藏龙形玉佩战国震旦基金会藏龙形玉珩战国震旦基金会藏双龙玉佩战国河南淮阳平粮台17号墓河南省文物所陶器、瓷器•由于此时期的瓷器相比于以后成熟期的瓷器还比较落后,比如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和显气孔率都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等,所以美术史上称之为原始瓷器。陶器、瓷器之别•1.原始瓷器用高岭土作胎,其中氧化硅、氧化铝含量较高,从而使瓷胚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同时有较多的莫来石生成,提高了胚体的机械强度,减少了瓷器在链烧过程中的变形。而陶器是用易熔粘土烧成,烧制温度较低,容易变形。2.原始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原始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达1200度左右,烧成后胎壁烧结坚硬,不渗水;而同时期陶器的烧成温度大多在1000度以下,胎质松软。3.原始瓷器表面施釉。当时发明了石灰石粘土配制石灰釉的技术,由于釉中氧化钙含量较高,而且氧化钙作为助熔剂能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烧成的器皿有光泽,透明洁净,方便洗涤,加之原始瓷器釉料中含有氧化铁,从而使烧成的器皿呈青、青黄和褐色,从而使原始瓷器既清洁又华美。建筑材料•三代的建筑装饰材料品种多样,主要有瓦当、砖和各类排水管道。周代已经开始使用瓦当、板瓦、筒瓦、人字形断面的背瓦和柱形瓦钉
本文标题:先秦时代的美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5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