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完善激励制度;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的助人能力,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志愿活动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暴露了服务活动缺乏规范、活动范围单一、活动层次较低、大学生敷衍懒惰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从另一面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以,有必要探索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和对策。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以其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存在的价值,并且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意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全国大约有七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宣传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赛场文明志愿服务、平安奥运志愿服务等志愿工作。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近百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活动的时候就有志愿者,有需要的时候就有志愿者,国内志愿者以其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价值。1、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自改革开放以来,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有所抬头,社会责任感随之变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需要新的导向和平台,也需要一定的载体来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诞生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新载体。“生产劳动同智力与体育的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人才的唯一方法。”这一论断很好表达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2、有利于凸显道德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不求报酬,追求奉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帮助他人,为人们服务,为社会服务,也会对周围群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潜在地改变国民的助人意识。3、实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够,抗压性不足,面对即将踏入的复杂社会环境,往往无所适从,并且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对外应对能力较弱,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了解更为宏广的社会和人生,同时也升华思想境界,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中存在的问题1、高校志愿组织成员不稳定,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志愿者退出社团或隐性退出社团随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这一方面造成了人员流动大的特点,阻碍了组织的长效运行。同时,志愿活动单一,数量少,使志愿者的积极性下降,人员锐减。2、组织建设模糊,服务缺少创新高校志愿组织普遍存在建设方向模糊,服务没有具体标准,没有一个良好的运作模式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象比较局限,一般为弱势群体或特殊人群,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限制了活动领域,降低了效率。出现大部分人对能够增强自身能力的工作争先恐后,而对于一些同样需要给予关注的人群问题却无人问津,导致服务范围的空白,这一现象长此以往会将国内整个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扭曲。3、服务缺乏规范高校志愿活动服务范围缺乏规范,工作的分配也呈现不平等现象,部分学生对一些组织安排的工作敷衍了事,态度蛮横,而且在志愿活动中倘若出现一些意外也没有任何的保障机制,对活动中造成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法律承担责任的规定,使工作不认真,懒惰等问题滋生繁衍。4、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法律的保护,一旦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幸受伤或死亡,那最终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谁进行赔偿等问题都亟需解决。2002年11月,年仅21岁的冯勇在参加可可西里的志愿服务行动中不幸遇难,而社会对他的死亡却无法给予有效的补偿,给中国发展志愿服务敲了一次警钟,这正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大学生志愿服者的权利和义务模糊所致。5、激励制度不完善目前,国内激励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激励的定位不准确。学校或志愿者接收单位不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真实需要,只愿意接受这种义务活动的无偿劳动力而不关心本单位的环境,并且不利于志愿者的发展。二是激励方式不恰当,不足的激励能够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而过多的激励又会导致人性的扭曲,贪婪嫉妒的歪风。三、解决方法1、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等级分工严明,更应该积极服从组织的安排,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不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全方面的发展,而不应该挑选有利于提升专业技能的工作而丢弃其它不涉及专业技术问题的工作,应该服从组织的安排,从而填补活动服务范围的空白,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2、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因为高校志愿者服务的人群较为特殊,为了避免事故及出现帮“倒忙”现象,各高校应定期定时的培训志愿者,确保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得心应手及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避免对获助人员无形中造成安全隐患和内心的担忧。3、完善激励制度激励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我们首先应当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动力,在激励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心理满足,强化服务动机。其次,要建立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再次,建立志愿者档案库及“志愿服务储蓄”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愿望。最后,引入科学的志愿服务退出制度,以更好地优化志愿者服务队伍。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一要完善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将志愿服务法制化,用法律手段加以管理和开展各项志愿活动。二要保障志愿服务的充足资金,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专项基金,以保障此项活动的持久开展。【参考文献】[1]曾剑锋.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2]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03.【作者简介】李卫(199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德州学院学生.指导教师:滕学芹,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与研究.
本文标题: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1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