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1第一部分 视听语言
影视评论(看片分析)课程授课:邓小军看什么(影片怎么拍摄?由哪些元素组成?)怎么看(如何发现并欣赏影片的“美”)怎么写(怎么来表达这种能给人感动的美)第一部分电影视听语言(看什么)电影视听语言包括三部分•1、影像•2、声音•3、剪辑镜头电影是视听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一章镜头形式第一节物理镜头常识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拍摄方法)第三节变速镜头(拍摄放映速度处理)第四节其它特殊镜头第五节拍摄角度(俯仰平)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一节物理镜头常识(拍摄工具)1光圈口径2焦距3定焦与变焦4按变焦分类的镜头•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大口径•小口径1光圈口径大口径的优势:•便于在暗弱光线下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大口径镜头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口径大一档,价格翻一番)•快速镜头与慢速镜头:指的是有效口径的大小•大口径镜头又称快速度镜头2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变焦镜头:焦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世界上第一只摄影用变焦镜头问世于1959年①变焦镜头的优缺点:•避免频繁更换镜头•减少镜头数量,方便携带•方便构图•有效口径小•取景屏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聚焦不便•成像质量较定焦镜头差②变焦镜头的种类:•手动与自动•单环推拉和双环转动•恒定光圈和非恒定光圈③变焦镜头的选择:•变焦范围:•变焦倍率(最长÷最短)•如果配备一只变焦镜头,通常宜选择包含广角、标准与中长焦的镜头(28-70、35-70、28-135、35-135、28-200)•如果配备两只变焦镜头,注意不要使两只镜头的变焦范围有过多的重复3镜头的种类1、标准镜头•焦距与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相接近•不同片幅的相机所对应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样(135相机-50mm;120相机-75mm)•视角为45度左右•成像效果与人眼观看效果相似(范围、大小、透视感),更真实更亲切•成像质量相对于其他焦距的镜头更好2、广角镜头:•焦距小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视角大•景深大•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很强的画面透视感•影像畸变大,有明显的失真变形感。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3、长焦镜头•焦距大于而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视角小•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更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影像畸变像差小,适合肖像拍摄4、特殊镜头:指具有特殊功能的镜头,可以得到特殊的画面效果鱼眼镜头:16mm,180度柔焦镜头:一实一虚两重影像移轴镜头:可校正线条汇聚的现象微距镜头:供超近距离摄影时使用远摄镜头:拍摄距离远又不易靠近的情况下使用,必须配合三脚架使用鱼眼镜头拍摄效果鱼眼镜头拍摄效果微距镜头拍摄效果正常镜头与移轴镜头的比较远摄镜头的拍摄效果第一节复习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摄影机的运动方式称为摄法,摄法决定画面是静止还是运动,以及摄影机如何运动。(视频)(《阳光灿烂的日子》)1.固定机位:作用包括停顿、暂停以及对视听节奏的改变和引起注意力集中等等。2.运动机位:表现视线、主体运动和情绪。常识:上世纪20年代,德国导演茂瑙为了达到心理和主题上的表现效果,开始在拍摄中移动摄影机。A固定镜头指摄像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那种机位不变,而摄影机有变焦或摇的运动拍摄的镜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固定镜头。固定摄影是最古老但仍大量采用的摄法,其特点为冷静客观,不强加于人,并善于表现静止的人和物。通过内部调整,固定摄影也可获得较多的构图与景别。固定摄影的局限性:1.长时间摄影易呆板,做作;2.难以表现运动;3.剪接时有一定困难。B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1、运动的构成•电影运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运动。•电影的运动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①被摄对象运动;•②摄影机运动;•③综合运动;摇动摄影•摇动摄影是指摄影机机位固定,机身成一定角度摇动的摄法,包括空摇和跟摇(无主体和有主体)两种。其优点包括:1.每一次摇摄可以形成两个构图;2.摇可以表现空间变化的连续性。•局限性:空摇表现性很强,导演手法外露,叙事段落中不宜多用。跟摇在空间中往往是过渡,下面应接对切镜头。移动摄影•移动摄影:机身固定,机位沿一定轨迹运动。1.跟移-有被摄物①可以模拟接近的感觉-人的运动。②跟推可保持运动被摄物在画面中位置不变。2.弧移-圆弧运动①从微观到宏观,信息量不断增加。②一组大景别镜头结束。3.横移-摄影机沿着水平线做横向运动。①表现运动中被摄物的侧面轮廓线。②展现横向的空间变化。升降摄影•升降摄影:通常,升降摄影是将摄影机固定在一个专门设备上,在制作当中有两种基本方式-杠杆式,液压式。•升降的过程也是前景变化的过程,含有丰富的前景可使镜头内增色不少。此角度的大小标志着未来取景的范围5镜号标在起幅位置摇移推拉变焦推拉升降•2、摄影机运动的主要方式(推拉摇移跟)•⑴推镜头•①推镜头的两种情况:•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调至长焦。•②推镜头的作用:•A、把观众带进故事环境。•B、把被摄主体(人或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C、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如脸、手、眼睛等•D、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E、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F、代表人物的内心感受。•⑵拉镜头•①拉镜头的两种情况:•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调至短焦。•②拉镜头的作用:•A、表现被摄主体与他所处环境的关系。•B、结束一个段落或为全片结尾。••⑶摇镜头(甩镜头)•①定义:在拍摄一个镜头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做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②摇镜头的作用:•A、介绍环境•B、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C、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D、代表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E、抒情。•⑷移动镜头•①定义: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做各方面的移动。(升、降是垂直方向。)•②移动镜头的两种情况:•A、人不动,摄影机动;•B、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⑸跟镜头•①定义: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②“跟”和“移”的不同之处:•A、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速度一致;•B、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C、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⑹重要的两点说明:•①在一部影片的实际拍摄中,推、拉、摇、移、跟往往是综合运用的。•②要树立大的运动观念。并不是每一个镜头都有解释根据的,电影创作有感性和直觉的成分。•3、运动(摄影机运动)在电影中的作用•①是影片形成一种“动”的美感,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使影片富于变化,避免了呆板和僵化。•②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自然界万物,特别是人,主要是以动的形态存在的。所以,摄影机的运动使电影更接近人的生活中的自然形态。•③“运动”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所以,他是商业片实现票房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商业片种就是建立在运动元素的基础上的,如武打片、警匪片。•④最重要的一点是摄影机的运动是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而长镜头效果又可以使影片具有纪实主义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第三节变速镜头(拍摄放映速度处理)1、常速镜头:胶片、24帧(格)处理2、变速镜头A、慢镜头(也叫升格,每秒拍50帧,以每秒25帧放映,1秒的动作2秒完成让时间变慢)摄法:正常拍慢速放,快速拍正常放效果:表达技术动作,让人看清强调关键,引人注意表达情调,强烈抒情B定格(类似播放录像时的暂停效果)效果:表示拍照抓关键,让观众看清人物表情或动作留下悬念C快镜头(又叫降格,慢拍正常放映,类似“快进”效果)摄法:正常拍快速放,慢速拍正常放效果:加速画面节奏营造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表达夸张喜剧效果等等D倒时镜头(又叫“倒带”)第四节其它特殊镜头1、长镜头(视频)(《人山人海》)并不是一种精确的镜头形式,根据巴赞的“长镜头理论”A概念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B类别•1.固定长镜头: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2.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3.运动长镜头: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C美学特征(作用)长镜头用尊重时空的连贯性来减少摄影机和创作者对事件的主观干预•巴赞批评蒙太奇理论使电影丧失了真实。在巴赞看来,蒙太奇在拍摄中把一定的事件分割为若干片断,当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时候,不论个别镜头是如何现实主义的,但叙述的实质和思想主要是从这些片断之间的(剪辑)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结果的本源在任何具体的因素中都是找不到的。•巴赞认为,蒙太奇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电影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被动的,他们的思路,基本受导演的支配。因此他主张电影照搬、复制生活,不应受到人的干预;反对传统的戏剧化,主张生活化;不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人为强化矛盾,而注重表现日常性的生活、人物和事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反映生活。为了真实自然,在影片创作过程、尽量采用实景(常常直接将摄影机搬到街头去拍实景),启用非职业演员,使用长镜头,使用无技巧的画面转换。因此巴赞理论也叫记录派、写实派、再现派。2主观镜头摄像机代替影片中某个角色的视线,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增强观众与影片、导演的共鸣,让观众直接进入影片。3空镜头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风景和道具。用于介绍风光、交代环境、调节情绪、形成过渡和隐喻象征4反打拍摄: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5变焦拍摄(焦距):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影评片段练习——镜头语言《阳光灿烂的日子》《花样年华》《让子弹飞》(见影评)第五节拍摄角度(俯仰平)镜头的角度是指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镜头角度的类型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镜头的角度平视镜头指镜头与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这种镜头比较接近于常人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俯视镜头指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的镜头。使被拍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仰视镜头指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镜头。使被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观众会产生一种压抑感或崇敬感,也可以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有时候也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景别的划分如何划分景别,讲法很多。我觉得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②、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
本文标题:1第一部分 视听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1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