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在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位移的时代,特别是在因财政危机、官僚主义和权力腐败引发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的严峻现实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是政府赢得民意的重要基础。通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适度推行市场化等措施,有利于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中出现的问题。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对策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原有全能型政府时代的政府及下属事业单位一体化垄断公共服务供给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不少事业单位部门和公共服务供给走上了市场化轨道,取得较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政府对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监管不力,诸如教育和医疗过度推行市场化和追逐利润,影响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宏观效率和供给不公平。在此背景下,中央适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许多地方政府也开始探索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事业单位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施管办分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二、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一)管辖范围不清,责权不明根据政府间财政理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划分上,应该根据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按照地域和层次进行划分。中央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服务的提供;地方主要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然而,实际上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其承担了很多本来应该有上级政府负担的支出,并进而将其中一部分转嫁给了民众。(二)决策自上而下,供需失衡公共服务的供给不是由基层实际需求决定的,不是公众需求的实际反映,而是由上级的行政命令决定的。基层政府在自身利益和政绩的驱动下,追求不能反映公众需求的目标,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效果,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腐败的滋生。这一点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更为明显。(三)主体错位、机构臃肿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在整个过程中权力过大,他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多公共服务机构都是政府机关的隶属机构。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政事不分”的状况,公共服务单位长期靠吃财政饭,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此外,公共服务供给部门深受政府影响,有较强的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弱。(四)渠道单一,资源相对短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实际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形成所谓的相对短缺。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公共服务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市场化程度低,无法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公共事业的投资主体依然是政府,而非国有资本投资则受到诸多制约,很难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三、我国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对策伴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市场化也逐渐成为主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带动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步伐。某些基础设施行业已经尝试放弃垄断,尝试加强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一)转变政府职能,适度放权以往我国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同时扮演了服务的提供者,安排者和生产者的三重角色。这导致了诸多问题。加快推进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就在于科学合理的界定政府与市场、与社会边界等的基础上,确立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政府职能[1]。现在,我们还发现,有效的政府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促使政府的有效作为势在必行。一个有效的政府,他应该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以下责任:第一,确定某种公共服务是否需要被提供;第二,确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第三,确定公共服务的消费边界;第四,切丁怎样生产该公共服务;第五,对生产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只要做好这几项工作,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无需事必躬亲。(二)提高市场的作用,适度开放“市场是一部运作精巧、成本低廉、效益最佳的机器,有效调节着经济运行和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2]政府失灵理论更是为市场介入提供了依据,另外,布坎南等人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也从“经济人”的角度剖析了政府缺陷及其原因,破灭了政府万能的神话,为政府失灵理论提供了证据。所以,当前,政府应该逐渐减弱其自身对经济直接管理的职能,而逐渐使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首先,把一些政府可以不用亲自监管的服务,如城市环卫、职业培训等,通过竞争性投标等方式鼓励私人投资经营。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打破政府垄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其次,对于诸如交通、电信等另一些政府垄断的行业也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私营部门也参与进来,从而使政府服务部门产生压力感,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对于那些产出难以界定和难以强制的服务业,仍应坚持政府独资提供,但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使政府内部同类部门中的不同机构形成竞争机制,从而促进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消除传统的官僚主义作风。(三)积极培育第三部门所谓第三部门,就是介于纯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的部门,即那些介于政府组织与竞争性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与政府部门相比,第三部门有如下几点优势:第一,第三部门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某些非营利性的“宗旨”作为理念,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从而使其成为最能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的部门;第二,第三部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独立于政府官僚体系,是公民自愿参与的自治性组织,其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平等的和参与性的组织结构早就了其灵活性。这使得他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多样的服务。第三,第三部门能够吧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组织的力量有效结合起来。它既可以提供更高效且完善的公共服务,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想公众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降低政府财政成本,从而使政府与公众的意愿达到平衡。四、结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机制推进以及政府、企业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参考文献:[1]高尚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改革,2007,(12):11-20[2]曹沛霖.政府与市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徐锦贤.公共服务市场化之辩[J].宁夏社会科学,2008,(5):25-28[4](美)莱特斯·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3.
本文标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