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1
【课题】8.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2)能应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解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及应用.【教学设计】从初中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的知识出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介绍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容易接受.知识讲解的顺序为:.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倾斜角相等9090倾斜角斜率相等;倾斜角斜率都不存在.教材都是采用利用“斜率与截距”判断位置关系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再比较斜率与截距进行位置关系的判断.例1就是这种方法的巩固性题目.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教材没有介绍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例2是利用平行条件求直线的方程的题目,属于基础性题.首先利用平行条件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最后将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蕴含着“解析法”的数学思想,要挖掘.【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揭示课题介绍了解0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8.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知识回顾】我们知道,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重合.并且知道,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同位角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问题】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质疑引导分析思考启发学生思考10*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当两条直线1l、2l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0时(如图8-11(1)),如果直线1l平行于直线2l,那么这两条直线与x轴相交的同位角相等,即直线的倾角相等,故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反过来,如果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倾角相等,即两条直线与x轴相交的同位角相等,故两直线平行.当直线1l、2l的斜率都是0时(如图8-11(2)),两条直线都与x轴平行,所以1l//2l.当两条直线1l、2l的斜率都不存在时(如图8-11(3)),直线1l与直线2l都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1l//直线2l.讲解说明引领分析思考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图8-11-11(1)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显然,当直线1l、2l的斜率都存在但不相等或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相交.由上面的讨论知,当直线1l、2l的斜率都存在时,设111:lykxb,222:lykxb,则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就可以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及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来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一般步骤是:(1)判断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都不存在,则平行;若只有一个不存在,则相交.(2)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将它们都化成斜截式方程,若斜率不相等,则相交;(3)若斜率相等,比较两条直线的纵截距,相等则重合,不相等则平行.两个方程的系数关系12kk12kk12bb12bb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重合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思考理解引导式启发学生得出结果35*巩固知识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1)1:210lxy,2:240lxy;(2)14:53lyx,2:4310lxy;(3)1:340lxy,2:2680lxy.分析分别将各直线的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通过比较斜率k和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1)由210xy得说明强调观察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1122yx,故直线1l的斜率为12,在y轴上的截距为12.由240xy得12yx,故直线2l的斜率为12,在y轴上的截距为0.因为12kk,所以直线1l与2l相交.(2)由453yx知,故直线1l的斜率为43,在y轴上的截距为5.由4310xy得4133yx,故直线2l的斜率为43,在y轴上的截距为13.因为12kk,且12bb所以直线1l与2l平行.(3)由340xy得1433yx,故直线1l的斜率为13,在y轴上的截距为43.由2680xy得1433yx故直线2l的斜率为13,在y轴上的截距为43.因为12kk且12bb,所以直线1l与2l重合.说明例1(3)题中,将方程2680xy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340xy,可以看到,这两个方程是同解方程,引领讲解说明思考主动求解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因此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故1l与2l重合.【注意】如果求得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还需要比较它们在y轴的截距是否相等,才能确定两条直线是平行还是重合.【知识巩固】例2已知直线l经过点(2,2)M,且与直线112yx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解设112yx的斜率为1k,则112k.设直线l的斜率为k,由于两条直线平行,故112kk.又直线l经过点(2,2)M,故其方程为12(2)2yx,即260xy.引领讲解说明思考主动求解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60*运用知识强化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1)1:0lxy与2:2310lxy;(2)1:2lyx与2:2240lxy;(3)1:43lxy与24:13lyx.2.已知直线l经过点(0,1)P,且与直线210xy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提问巡视指导思考求解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得情况70*理论升华整体建构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结论:当两条直线1l、2l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0时,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直线1l平行于直线2l;当直线1l、2l的斜率都是0时,两条直线都与x轴平行,所以1l//2l.当两条直线1l、2l的斜率都不存在时,直线1l与直线2l都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1l//直线2l.质疑归纳强调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78*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回忆80*自我反思目标检测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提问巡视指导反思动手求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85*继续探索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8.3A组(必做);8.3B组(选做)(3)实践调查:用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记录分层次要求90【教师教学后记】项目反思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是否参与有关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是否认真、积极、自信;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克服;学生思维情况学生是否积极思考;思维是否有条理、灵活;是否能提出新的想法;是否自觉地进行反思;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在交流中,是否积极表达;是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实践的情况学生是否愿意开展实践;能否根据问题合理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能否积极思考;能否有意识的反思实践过程的方面;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本文标题: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2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