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百色入选六项国家非物质文化
百色入选六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阳布洛陀口传史诗那坡黑衣壮民歌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田林北路壮剧田林瑶族铜鼓舞平果壮族嘹歌田阳布洛陀口传史诗•田阳布洛陀麽经手抄本麽公在诵唱布洛陀史诗•《布洛陀口传史诗》是布洛陀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壮族麽教的经文,它唱颂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创造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等。•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为求生存发展,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寄托并借助神力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即壮族麽教,通过麽公喃诵布洛陀经诗,为人们驱邪赶鬼,消灾除难,化解冤仇,保佑赐福。•麽公就是布洛陀替身和代言人。•当地民间壮族麽公或道公崇奉创世布洛陀为至上祖神,有一整套法事仪式,即麽教法事,并有相应的一系列原为口头传承的五言押腰脚韵诗体的祝词,后来用古壮字记录传抄编写而成《麽教经书》即《布洛陀口传史诗》那坡黑衣壮民歌•那坡县黑衣壮山歌已有200多年历史。演唱时男女双方至少两人以上,声调高亢,音律清爽,音域宽厚,婉转悠扬,歌词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靖西壮族织锦技艺•靖西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普遍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朝时期列为朝廷名贵贡品。到清末和民国初期处于衰落阶段。•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纹、葫芦纹、水纹、“”字形、双喜、玫瑰、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50多种。田林北路壮剧•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戏剧形式,起源于田林县旧州。它的形成经历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地台戏、搭台戏等阶段。北路壮剧音乐经过历代艺师的改革、发展,至今已有36个声腔。北路壮剧行当较齐全,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田林北路壮剧第十代传承人闭克坚。•北路壮剧具有浓烈的民俗韵味,多采用“乖呀咧”唱腔,“乖呀咧”即壮语“聪明”的意思,艺师们独具匠心,每句唱词都用它来开头和收尾,这是其它剧种所不具有的。•北路壮剧的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雅,意味浓烈,曲调方面调式稳固明朗,旋律甜静优美,伴奏乐器马骨胡音色高亢响亮,音色清脆,余韵悠远。•演出时,念、唱都用壮语,声腔全部用壮腔,成功地运用本民族的谚语、俚语、格言,修辞上以比喻为主,对仗工整,词汇丰富,语言生动,押韵自然,在戏剧语言艺术方面独树一帜。田林瑶族铜鼓舞•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的瑶怒屯.•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全寨都要跳铜鼓舞,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由族中长老主持,举行一年一度的“起宝”仪式,把誉为一公一母的两个铜鼓挖出来,摆上香案,供上供品。祭完铜鼓后,主持人便指挥寨中青年把三面鼓挂起来。由主祭人先打一轮,之后别人才能轮流着打。平果壮族嘹歌•壮族长篇古歌《嘹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平果壮族嘹歌,内容异常丰富。举凡当地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民情世俗,农耕工艺,恋情婚嫁等,被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它对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建筑学、农耕学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标题:百色入选六项国家非物质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5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