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 课件(28张)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共赏李煜《虞美人》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姬,项羽的宠姬。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传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后人便以这一词牌诉衷情。•【花语】生离死别、悲歌。词牌名——虞美人•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知人论世?就是指要知道作者的生平遭际、政治信仰、文学主张、写作风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为君主的李煜——薄命君王•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后主。•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往汴京,封为“违命侯”,软禁于汴京,“日夕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两年后,41岁生日夜(七夕)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被所赐的牵机药酒毒死,该词成为后主绝笔。知人论世•聪颖过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词尤为五代之冠。•幽禁前多写宫廷的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幽禁后反映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史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是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语句音韵和谐,空前绝后。•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知人论世朗读诗歌,思考:1、词中哪个字(词)可以概括全词的感情?2、李煜的“愁”有哪些?以意逆志?整体感知,由表及里,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意旨。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的意象和画面,努力走近诗人的内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3: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感受的到。为什么呢?那么,这首词中有哪些含情的意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春水•缘景明情?•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蕴藉隽永的意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4.“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5.“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物质上:锦衣玉食的富贵,一国之君的尊荣•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想象:富裕生活,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是——往事之哀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词人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时光流逝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逐步破灭。6.如何理解“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丛菊两开他日泪”“春风又绿江南岸”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有思亲、思友、思乡之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秦时明月汉时关。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亦有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感。•想象: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春风,带我回到自己故国。这便是诗人痛苦的故国之思。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物质(地位、待遇):从皇帝沦为囚徒精神(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改的只是朱颜吗?没有改变的是什么?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人生之痛①比喻,化无形为有形。②以水喻愁。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又长流不尽,形象生动。③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另:设问、夸张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何处?(艺术手法)此时,我们已能充分地感受到那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心扉的愁情,此情奔流不息,汪洋恣肆,无尽无休。使抒情达到了极至。正可谓:怎一个愁字了得?此为——亡国之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愁无法抑制)•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愁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愁的动感)•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愁的绵长)10.你能说出一些写“愁”的诗句吗?补充:朗读诗歌,思考:1、词中哪个字(词)可以概括全词的感情?2、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哀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以意逆志(整体感知,由表及里,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意旨。)永恒的“春花秋月”今非昔比的“往事”年年到来的“东风”不堪回首的“故国”应犹在的“雕栏玉砌”已改的“朱颜”不变的“外物”巨变的“人事”物是人非之痛小结:艺术手法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春花秋月实小楼“物是”东风(自然永恒)明月景往事虚故国“人非”雕栏玉砌(人生无常)朱颜一江春水情愁小结:艺术手法在虞美人腥红的花期里一位天才的诗人无可奈何地用凄美的词藻把无限江山提炼成一首沉郁苍凉的诗一江春水流不尽哀叹诗人的君主慷慨悲歌写一些感伤的诗词唱不绝多少风花雪月吟不尽千疮百孔的河山在裙裾翻飞的美人的眼睛里颓败绽开了花朵阳光斟满金色的酒杯无数枝头绽开过黄昏目光碎成漫山的野花无限江河的残屑已变成了满天的星光也道不出有言无言都在述说疲惫的憧憬天才的诗人把江山丢在诗里把诗遗落在无限江山。吟李煜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讨论:这首词和李煜同时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各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参考答案:•《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情;《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所表达的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离别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扩展阅读延伸阅读小试刘刀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②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注释】: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②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8、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园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9、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5分)延伸阅读小试刘刀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南史·梁书·沈约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沈腰潘鬓销磨”的理解:一旦成为阶下囚,美好的姿容和风流倜傥的神韵全都受到了销磨。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延伸阅读小试刘刀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南史·梁书·沈约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沈腰潘鬓销磨”的理解:一旦成为阶下囚,美好的姿容和风流倜傥的神韵全都受到了销磨。8、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园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参考答案:8、山河辽阔,宫阙巍峨,花草茂美(2分,两点3分,三点4分);化用典故(2分)延伸阅读小试刘刀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南史·梁书·沈约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沈腰潘鬓销磨”的理解:一旦成为阶下囚,美好的姿容和风流倜傥的神韵全都受到了销磨。9、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上阕极言太平繁华景象,(1分)下阕写词人被俘后的凄凉生活,(1分)两相对比,烘托出了作者深沉的哀愁。(答出“哀愁”类或者“亡国之痛”或“离别之苦”类即可得3分)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 课件(28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7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