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罗志军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罗志军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中共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而努力奋斗!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过去的五年,市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务实创新,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时期,成为南京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一、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411亿元,财政收入达51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25倍和3.1倍。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综合带动作用,推进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郊县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郊县经济取得明显成效,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上升3个百分点和11.9个百分点,郊县后发优势开始显现,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善。经过全市人民不懈奋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1项指标达到省全面小康目标值,实现程度提高到84%,南京在“两个率先”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我们始终强调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坚持改革不停步。按照“坚持方向、规范操作、不断完善”的原则,破除思想障碍,打破体制瓶颈,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国有企业“三联动”改制基本完成,国资、城建、交通等投融资平台运转良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5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民营骨干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上升。坚持把开放作为南京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实施全面、全城、全方位开放,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提前超额完成了倍增目标,开放型经济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改革开放为南京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更加高涨。三、坚持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始终突出规划的引导作用,抢抓承办十运会的重大机遇,及时实施江北区划调整,全面拉开“一城三区”建设框架,积极推进工业向开发区、建设向新区、高校向大学城集中,疏散老城人口,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五年来,建成了奥体中心、地铁一号线、长江二桥和三桥、新火车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三城九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加大老城保护和改造力度,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整治秦淮河、中山陵和明城墙风光带,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称号。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不断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网格化等管理新方式,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十运会承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广泛赞誉,为江苏和南京争得了荣誉。经过十运会的洗礼,南京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显著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进一步彰显,“满城绿色、生态良好”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四、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和谐南京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始终把富民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快和谐南京建设步伐。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25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8.9%。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就业再就业形势持续平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推开,困难企业职工全部进入了医疗保险。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改进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办法,加快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快危旧房改造,有效解决了失房居民、失地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抗击“非典”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确保了城市和群众的安全。以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平安南京”创建工作,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群众安全感处于全国大城市前列,平安稳定已经成为南京的重要品牌。五、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城市综合优势进一步彰显我们始终注重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建设,制定并落实年度政治文明工作目标,实施三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人大代表工作和常委会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重发挥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得到新的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侨务、对台、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新成绩,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和关工委等组织在南京的各项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化法治南京建设,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资源再现和文化精品生产成效显著,新闻舆论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不断深化评议机关活动,人民群众和投资者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坚持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保健和防病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高,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六、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着力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认真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涌现了一批李元龙式的先进典型。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南京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着力加强以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稳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区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五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惩处腐败分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集中治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源头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具有南京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志们,过去的五年,南京人民以高昂的热情、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和团体、各界人士、省级机关、驻宁部队、部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海内外朋友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向所有为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不动摇。五年来,我们高举发展的旗帜,不放过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形势好的时候,争先进位,乘势而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南京发展新的跨越。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五年来,南京发展迈出的每一个步伐,城乡建设取得的每一点成就,人民群众得到的每一项实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无一不是务实创新的结晶。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之路。必须始终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五年来,我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千方百计让群众更多地在发展中受益,使各项决策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生动局面。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五年来,我们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了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使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永葆党的先进性,就能够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领导“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的历史重任。五年的成就是显著的,五年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资源和环境压力仍然较大;郊县工业化程度偏低的状况仍未完全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教、文化和人才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谐社会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还不浓厚,干部队伍思想解放程度和工作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党风廉政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效预防腐败的制度还不完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同志们!今后五年,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攻坚决战期,我们将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既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还要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坚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今后五年,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重要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南京面临着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五年,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严峻挑战期,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我市的影响将更加直接,国内城市间在更高层次上共同发展、争先进位的压力更大;南京自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在南京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实践表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体现了省委对南京的要求,体现了南京人民的愿望,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南京特色。在发展实践中,我们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深入推进并与时俱进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行了新的概括。五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南京已经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我们认为,南京应该坚持这一发展定位,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
本文标题:罗志军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5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