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国近代化(1840―1949)
中国的近代化(1840------1949)•(2007年广东高考)29.(14分)•【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一般认为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一)、中国的近代化的概念从过程看:中国的近代化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近代前期追求的道路是资本主义,但目标没有完成;近代后期无产阶级追求的道路是社会主义,但必须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胜利之后才能进行。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的现代化始终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从内容看: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包括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文化理性化、科学化等基本内容。(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近代化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2.近代化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3.近代化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4.近代化腾飞阶段(1949—现在),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左”的错误造成挫折,但中国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三)中国近代化具体表现(1840----1949)•1.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开端)•民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个阶段:产生、初步、短春、挫折、显著、打击、绝境)•2.政治近代化•1)介绍民主制度和观念:•《海国图志》、《瀛环志略》、《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思想•2)尝试:•维新变法(实践开端)•清末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3)伟大成就:辛亥革命、《临时约法》•4)继续:维护共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5)新发展:中共领导工农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普选制度•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1946重庆谈判、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北平谈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共同纲领》•3.思想近代化•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洋务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传播•毛泽东思想•4.生活的近代化•物质生活:长袍马褂和并行;辛亥革命后开•始流行;19世纪20年代后,开始成为流行女装。•西餐、西式住宅逐渐成为时尚•习俗:断发易服,;简约婚丧礼仪;使用西式社交礼•仪、称呼和历法;增加国庆、元旦等节日•交通:•水运——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条路;•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航空——1909年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航空事业开始•1920年开通,民航事业拉开序幕•通讯:•19世纪70年代,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20世纪初在南京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大众传媒•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自办近代报刊•1905年中国自摄第一部电影。北京——天津航线冯如轮船招商局成立唐山开平——胥各庄台湾上海崇明清政府西装革履中山装旗袍废止缠足《定军山》洋务运动(技术为主)戊戌变法(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为主)近代化几个关键步骤:近代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英美法德)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两次工业革命)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近代以来的科技)(四)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西方中国开始背景过程领导阶级和目的阻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内力)列强侵略(外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封建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侵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主阶级:维护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国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是国家独立•1.我们一般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在中国最早建立近代工业企业•B洋务运动在中国最早培养新型工业人才•C洋务运动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D洋务运动在中国最早建立近代国防A•2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对民族工业的刺激作用•B沿海地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优越•C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D清政府对沿海地区实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3.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合理•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AA•4.《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抵御外来侵略•C探索救国道路D发展资本主义•5.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A革命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中•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临时约法》不够完善•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6.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A民主政治不适合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和习惯•B中国数千年封建劣根性影响深远•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D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DAc•7.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括•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8.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AD•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A“竞尚洋装”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C西餐馆的出现D西式洋房的出现•10.不太可能出现中西合璧里弄住宅的城市是•A上海B北京C南京D杭州BB•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下列简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序号提问人籍贯提问内容回答要点27某君广州请问照相新法。详细介绍43卓君烟台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发表专文详细介绍83友人金华西国如何孜疗烧伤、烫伤。介绍具体方法135友人上海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典型例题材料二:•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得摘抄原文)(5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8分)•答案要点:(共13分)•(1)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开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技(或交通工具)落后,只能靠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或交通工具)在生活中逐渐推广;旧的生活陋俗逐步革除。(评分说明:每提炼出一个信息点给1分,最多得5分)•(2)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先进思想、生活方式等传人中国;(3分)②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鼓吹“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传播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3分)③受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中国近代社会不断进步。(2分)(评分说明:如考生写出受新思潮、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影响,也可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化(1840―194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