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议论性散文•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说明一个道理);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菱角的喜剧秦牧从前,有个山里人到了水乡,在一棵大树下闲坐,见地上有个菱角,拾起来吃了,觉得味道很甜。他便爬上大树,一枝一枝地找。找了半天,一个也找不着。他十分奇怪,说:“这么大棵树,难道就只生这么一个。”•菱•是水乡的特产,俗称菱角,古书上又称“芰”,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浮在水面的叶子呈三角形,绿色,花白,果实叫菱。营养丰富,用途广泛。采菱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与刘白羽、杨朔被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主要作品有《长河浪花集》、《花城》等。文题背景《菱角的喜剧》是作者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写的。当时文章的题目叫做《复杂》。这篇文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958年在我国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不少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这类错误的出现又反映出了一些人在认识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于是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文学创作中表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长河浪花集·序》。文章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于1959年写成的,后来收入散文集《长河浪花集》时,作者将文章的名字改为《菱角的喜剧》)。辨音:菱角棱角(líng)(léng)外壳地壳(Ké)(qiào)点缀拾掇(zhuì)(duō)研读1速读课文1-6段,作者从认识菱角的过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作者如何引出这个道理的?引入与联想:自己对菱角的认识其他的生物如“蝗虫”、“蝴蝶”等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研读2朗读课文7-12段,从课文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7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茫然失措。8自己因为一向看到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就以为天下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对人们早已调查出来的菱角的各种状态都不知道。9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中心句10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11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12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中心句研读2——答案作者引申出的道理: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用平凡事物入题,赋于新的情感体验,让人充满阅读期待。作文拟题借鉴:注意与文章内容、主题、笔调以及阅读吸引力的关系。认识菱角延伸到其它生物现象论点:正确认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写作借鉴:由生活体验入文,延伸至社会生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找出作者用于论证的材料,并归结出论证方法。写作借鉴:事例、事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聪明人认识事物自己认识菱角、蝴蝶、蝗虫农民掌握下雨的条件良种变劣、养猪不活……研读3(写作借鉴)论证技巧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7、8)一种是“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另一种人是“自己”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9、10)从两个方面指出了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方法(11、12)一方面是要“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另一方面是“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正面例子:一个农民认识天气条件的例子反面例子:良种变劣种,山洞养猪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1:原句: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改句:我在广西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时很惊讶。我将这种菱角进行观察之后认为,个别地方有三个角的菱角是很特别的事情。设计课文原句与改句对比研讨得出结论原文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明快晓畅,讲究变化,就像一个幽默风趣的好朋友跟你讲一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改句属于书面语,词语雅正,结构严谨。2、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改为:不仅生物界有这种情形,一切事情都有复杂性和多样性。3、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4、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改为: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无往不在。改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必须杜绝简单化绝对化的认识方法。讨论:文章1—4自然段的写法是否适合我们的写作?如果我们这样写了,那是不是犯了写作中的“文体不分”的毛病?怎么改才是一篇完美的议论性文章?1—4自然段属于议论文的引题部分,就是把材料中或者生活中的内容引到我们要写作的中心话题,虽然采用的是记叙手法,但力求简洁,不可用太长的篇幅来叙述。此文开头的引题写了那么多,主要是为了从生活中出发,就像是和朋友聊天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引到他要讲的话题。符合当时的实际写作目的需要,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读性。在高考的写作我们却不能这么写,否则阅卷老师就分辨不出你的文体。课后作业写一篇议论性散文,材料见报纸中的试卷“3A创新卷(二)”中的作文“狐狸吃葡萄”寓言。要求:按照所学过的材料作文中的议论文的写法“五字要诀”来完成,字数800字以上,卷面整洁,字体清楚。
本文标题:《菱角的喜剧》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0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