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余斌_2013年经济发展展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1东方2013年经济发展展望2“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3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同以往,机遇和挑战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人均GNI)1990年2000年2010年低收入=610=755=1005下中等收入611-2465756-29951006-3975上中等收入2466-76202996-92653976-12275高收入76209265122754542708850171941227513820155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中国人均GNI(美元)高收入国家标准661325151925051015202530中国(万亿美元,现价)美国7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设想:1990年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2000年再翻一番,达到小康;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8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近或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到2030年前后,达到高收入国家中等水平,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已经或接近完成,经济总量为美国1.5倍;到建国100周年时,达到高收入国家中上水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总量为美国2倍。9共产党人必须高瞻远瞩,勇于担当,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次站在世界技术前沿、制度前沿、文明前沿,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新的开创性重大贡献。10118.98.99.88.810.88.610.99.710.411.49.78.911.210.811.311.912.413.812.212.414.015.014.213.611.310.79.86.66.68.49.612.212.110.39.79.59.79.59.08.98.17.6456789101112131415162002/032002/062002/092002/122003/032003/062003/092003/122004/032004/062004/092004/122005/032005/062005/092005/122006/032006/062006/092006/122007/032007/062007/092007/122008/032008/062008/092008/122009/032009/062009/092009/122010/032010/062010/092010/122011/032011/062011/092011/122012/032012/06中国GDP当季同比增速12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看,本轮经济回调始于2010年2季度,到今年3季度已经持续了10个季度。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指标以来,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6个季度的回调期。经济增长也明显偏离了2002—2011年10.6%的季度平均增幅。13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外需萎缩,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短期需求收缩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叠加。需求侧累计同比增长(%)1-10月去年同期06年来平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724.926.8房地产开发投资15.431.1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17.016.6出口7.822.017.51415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增长阶段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脆弱。16提高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对新增长阶段的适应性,逐步做到在中速增长环境下“企业可赢利、财政可持续、风险可防范、民生可改善、就业可充分”。支持企业通过关闭、并购、联合等途径加快组织结构调整,促进大企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17从全年走势看,三季度应为短期底部,四季度有望小幅回升,预计全年增长略高于7.5%。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GDP实际增速与预期目标最接近的一年。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和推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181、全球经济相互影响明显加深;2、地方政府投资扩张能力下降;3、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4、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增强;5、货币政策效应减弱;6、就业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缓解。19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类似“日本失去的十年”。同时,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20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发达国家推动经济服务化、金融化,发展知识经济,占据全球分工的高端环节,低附加值制造环节向外转移。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再制造业化”战略,不是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而是进一步增强在传统制造业优势环节的竞争力,尤其是创造出更高端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1美国学者里夫金,2011年9月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通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结合,进而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18世纪晚期,蒸汽机的使用,报刊、杂志、书籍等通信手段的出现,产生了以铁路、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早期,电话、无线电通讯和电视等通信技术,催生了全新的信息网络,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使人类进入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引发了以电力、汽车、燃油内燃动力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221世纪,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出现以3D打印和能源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分散合作式、个性化、就地化、数字化生产。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以化石燃料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以新能源与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23OMT和QE3短期内对稳定金融市场、降低市场避险情绪、提振需求预期都有积极作用,但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为防止本币升值的全球性货币宽松竞赛,对短期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在货币宽松的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依然捉襟见肘,被迫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应对主权债务压力,不利于结构改革的推进,也限制了政府支持需求扩张的能力。24财政悬崖:前任总统布什在2001年开始推行为期10年的税收减免。奥巴马上任后,在2010年将此税收减免和就业刺激计划实施时间延长至2012年底,以提振经济。美国国会在2011年投票通过自动减少政府开支方案,迫使立法者采取行动减少财政赤字,以重新获得财政可持续性。除非国会改变现有法律,否则,2013年美国将面临6550亿美元、约占GDP4%的财政紧缩。252013年,消费、出口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但投资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首先,房地产投资回升力量不足。随着商品房销售回暖,且销售增速超过新开工面积增速,以及土地购置面积增速降幅收窄,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将出现小幅回升。但与今年相比,明年保障房施工套数、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均有所下降,保障房投资增速将明显减缓。26其次,出口不振和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密切相关,明年出口增长相对低迷,出口拉动的投资动力不足。今年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众多企业出现亏损,自有资金不足,投资扩张动力减弱。27再次,根据“十二五”规划部署,公路、铁路、地铁、水利等基建投资明年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但地方负债率较高,税收增收困难而民生类支出压力较大,局部地区风险约束明显增加,基建投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28-1001020304050602006-022007-022008-022009-022010-022011-022012-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制造业基建房地产29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可能推高明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明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应为CPI上涨预留一定空间。30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为我国经济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并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2013年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确定为7.5%,CPI为4%左右。
本文标题:余斌_2013年经济发展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3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