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医学成像与通信协议DICOM基础知识
DICOM簡介壹.DICOM是甚麼?貳.DICOM的應用範圍在那裡?參.為什麼要用DICOM?肆.設計DICOM的是誰?伍.DICOM的工作原理為何?陸.DICOM是終極解決方案嗎?壹.DICOM是甚麼?DICOM是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的縮寫。由字面上來解釋,第一、DICOM的發展背景完全是針對醫學應用領域來開發的。第二、適用的對象是數位化的醫學影像。第三、整個DICOM規格的核心主要在於「通訊」這個觀念上。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簡單的將DICOM定義為:『醫學影像儀器和系統軟體間共通的通訊規格』換言之,DICOM其實是儀器和電腦用的共同語言。貳.DICOM的應用範圍在那裡?醫學影像是輔助醫療診斷的重要參考工具─只要有醫學影像的地方,就適用DICOM。透過DICOM整合各科各種醫學影像儀器。在DICOM環境中,結合原有的醫院資訊系統(HIS),那麼病歷報告的呈現將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白底黑字,而是可隨醫師需求擷取病患各種影像,以為觀察及診斷之依據。結合發展蓬勃的網際網路,將DICOM推廣到醫院對外的應用。不論遠距會診、學術研究、教育訓練,都能發揮莫大的效益。參、為甚麼要用DICOM?以醫院管理的角度來說,在整體醫療院所建構一DICOM化的環境。再依各部門的需求,建構不同特色子系統,以適應各科醫師喜好。如此作法在醫院擴充或添置新儀器時,將有一簡單的統一規格可循。真正做到隨插隨用的理想,將節省許多人力物力的成本支出。換個角度以科室為考量,視各科室需求而個別建立獨立資訊系統。在此種架構下,DICOM更是獨一無二的選擇。否則在未來發展或各獨立系統相互連接時,將面臨嚴重的不相容危機。在DICOM架構下,病患可縮短候診時間;醫師可輕易擷取醫療影像,以為學術研究或教學討論應用。二十一世紀將是DICOM的世紀,在醫療的範疇中,沒有DICOM就會失去競爭優勢。肆、設計DICOM的是誰?1982─The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andTheNationalElectrica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NEMA)formajointcommittee.(calledACR/NEMA)1985─PublicationofACR/NEMA1.01988─PublicationofACR/NEMA2.01993─PublicationofDICOM3.01998─DICOM981999─DICOM99Today─ContinuousdevelopmentonDICOM伍、DICOM的工作原理為何?1.DICOM資料結構2.DICOM影像物件;IOD(InformationObjectDefinition)3.DICOMSOP(Service-ObjectPair)4.SCU/SCP(ServiceClassUser/Provider)5.DICOM網路架構6.ConformanceDocument7.影像資料壓縮1.DICOM資料結構在DICOM資料結構中,訂出四個層級來管理病患影像資料。分別為:A.病患層(PatientLevel)B.檢查層(StudyLevel)C.系列層(SeriesLevel)D.影像層(ImageLevel)例:一個病患(PatientL.)到醫院就診,醫師根據症狀會指定不同的檢查(StudyL.),檢查的儀器會產生一系列(SeriesL.)的數張影像(ImageL.)。我們有不同需求可經不同層級(Level)很輕易的來調閱我們需要的影像。2.DICOM影像物件(IOD)DICOM的影像儲存方式,引入了「物件導向」的觀念。像素資料(PixelData)+影像屬性(attribute)=影像物件(InformationObjectDefinition)傳統資訊系統在處理影像資料時,完全只專注於資料本身的排列方式。而DICOM則不同,它將每個影像包裹成一個物件IOD。每個IOD分兩大部分;像素資料(pixeldata)、影像屬性(attribute)。所謂像素資料和傳統方法一般,單純描述每個點的值,組成一個影像。而影像屬性部分,則包括了上面提到的資料結構中摘要的資訊。如病患姓名、病歷號碼、檢查項目、日期、檢查儀器…等等。一方面方便資料庫在搜尋資料的過程,另一方面可以將這些資訊轉換為影像的一部份,在日後調閱影像時提供重要參考。3.DICOMSOP(Service-ObjectPair)IOD+serviceoperation=SOPclassDICOM開發之初,便將其應用範圍定位在網路的溝通上。對這樣一個致力於通訊規格化的協定而言,只單純定義資料的儲存方式是無法滿足規格的需求,必須再加上一些功能性的規範才會完美,即軟體與軟體間在DICOM這個大環境下能被允許做那些動作。舉例來說,與影像相關的動作,包括Verification、Storage、Query和Retrieve等,就必須與影像型態(CT、MR、US、SC…等)相結合,組成一個SOPclass(Service-ObjectPair)。這樣一個兼具軀殼及靈魂的組合,才構成了DICOM最基本的運作單元。4.SCU/SCP(ServiceClassUser/Provider)SCU/SCProles:ClientiscalledSCU(ServiceClassUser)ServeriscalledSCP(ServiceClassProvider)在DICOM規格中,也採用了Client/Server這種概念。所謂SCP,是負責提供有關影像資訊的各種服務,扮演的是Server的角色;而SCU則是使用這些服務的一方,也就相當於Client的地位。SCUSCP1stage:StoremyImageXonyoursystem2stage:StorageofImageX3stage:DonesuccessfullyImageX通訊起始設定(Communication)兩個不同的電腦系統在正式開始溝通前,必須經過起始訊息的接觸,以確定彼此的語言相通。進一步在龐大的DICOM規格中,挑出一條雙方都能接受的溝通管道,以進行DICOM資訊的交換。假設A系統想要嘗試以DICOM語言與B系統通訊,則它必須發出一個起始訊息,其中包括幾個部分:1.A系統本身支援的SOP型態有那些。2.上述SOP,A系統必須列舉如何編碼(壓縮)這些資料(transfersyntax)3.對SCU/SCP的相對關係而言,A系統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4.其他必要的訊息。B系統收到起始訊息後,迅速整理出兩系統共通的SOP和TransferSyntax,再將所有對應部分包裝成一個訊息回應給A系統,以後兩者只能根據相通的部分來進行訊息交換。如此算是完成一個起始的動作。5.DICOM網路架構DICOMApplicationMessageExchange&UpperLayerProtocolTCP/IPPhysicalLayerETHERNET,ATM,etc.MedicalImagingApplicationApplicationEntityTitleListenPortIPAddressNetworkedEnvironment6.ConformanceDocument在一個支援DICOM的儀器或軟體系統完成後,DICOM規格中明確規範,產品提供者同時必須附上一份ConformanceDocument。其中必須列舉該系統所支援的SOP和TransferSyntax、簡單工作流程和設計者自訂(非DICOM)的部分。要挑選一個支援能力最強大,彈性最好的DICOM系統軟體,就要從產品的ConformanceDocument著手。詳閱文件中列舉之規格,確定系統軟體支援DICOM項目與現有儀器完全相容後,再經實際上線測試,方能確認DICOM整體的適用性。7.影像資料壓縮在DICOM規格中,目前是以JPEG的格式為壓縮的方法。選擇JPEG的理由,一方面是因其壓縮效率較高,另一方面則是因其可以支援失真與非失真兩種壓縮型態。所謂非失真的壓縮,表示影像資料在壓縮前後完全不會有差異。既享受壓縮的諸多優點,又無損醫學判斷的準確性。而失真壓縮有可能造成影像品質的損失,檔案壓的越小,影像品質越差。然而,失真壓縮可以得到更大的壓縮比例,將儲存空間作更有效的利用。影像壓縮的優點:*節省影像儲存空間*減少網路傳輸時間*延長影像系統壽命陸、DICOM是終極解決方案嗎?NO!DICOM規格太複雜而且還在持續發展中,沒有任何一個系統可以支援完整的DICOM規格。規劃DICOM系統的廠商,如果只是單純以個案方式設計,不能對DICOM規格的演進作適時的研發與支援,則此DICOM系統將很快的被淘汰而無用。唯有本土化且對DICOM有豐富研發經驗與技術的廠商,透過持續的研究發展及隨時保持版本更新,才能跟上DICOM規格不斷進化的腳步。
本文标题:医学成像与通信协议DICOM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4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