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小国邹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夫,全靠母亲独立拉扯;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曾一怒断机。“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两个故事,颇可看见孟子幼年生活的艰难。•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学成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综览《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日益激烈的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政治应该是统治者施行“仁政”。如此,方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最终被人民所推翻。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此外,孟子还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的这些理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学说,使儒家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是之故,他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对老人的尊称梁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以…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句首助词,无意义有以(有可以拿来……的)翻译•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但,只•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cǎi)地。•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交,互相。征,求取,追逐。•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乘:音shè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臣杀死君主或者子女杀死父母•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以…为先,以…为后•如果,假如遗,遗弃、抛弃。餍,满足。翻译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思考与讨论•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是如何加以论述的?•中心论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反面论证:逐利之害(求利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追求:交征利而危利自身)•正面论证:仁义即为大利(仁不遗亲,义不后君)•孟子见梁惠王•《孟子》第—篇中记载了孟子见梁惠王及两人问答的内容。孟子为了实现其抱负,经历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游说诸侯,于齐曾为卿数年,在梁亦被优礼。齐宣王、梁惠王等大国诸侯虽对孟子十分优待,但认为其主张不合时宜而未予采用。梁惠王为战国时代魏国之君,因魏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固称梁惠王。孟子拜见梁惠王,王问“老先生,您不辞劳苦由千里之外而来,定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富国强兵之法吧?”孟子答道:“王为何开口就说到利呢?只讲仁义就可以了。……”孟子与梁惠王问答的中心即孟子的“仁义”思想,宣扬重“义”轻“利”,呼吁“仁政”,而推行“仁政”的关键,完全在于君主个人内省“仁术”,要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让人人“不饥不寒”,老者还要能“衣帛、食肉”,“养生丧死无憾”。如果真向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年轻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尽心竭力、待人忠诚守信,就可使国家强大。这些主张体现了孟子以实行“仁政”企求稳固当时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的愿望,孟子的学说,其主导思想就是“仁义”二字。“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本文标题:孟子见梁惠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