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年修订版第五章_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本章教学目的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什么?弄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准确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二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党进行过艰辛探索但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在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需要强调的是为什么需要提出这个命题?什么样的实践基础使我们能够形成这个理论?特别要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123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二)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列宁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他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三)我们党在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最初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1956年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就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我们的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1957年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的重要的观点。(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以前,有三次重要的探索成果:第一次是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次是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第三次是1986年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但是,这三次都还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可以看到,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初步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初级的阶段”,到1986年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每一次都在论述中增添新的内容,表明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科学认识正在逐步形成。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江泽民在十五大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P98)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其中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和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一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同时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2自力更生,艰苦创业4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3学习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时,要掌握以下几点: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课间休息生态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最后归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是对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其基本政策,是对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化。因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深化,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党的纲领是指导党的全部实践的原则和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概括。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称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党的最近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又称基本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是最低纲领发展的必然趋势;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忘记远大理想,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课间休息
本文标题:2013年修订版第五章_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9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