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8旷日持久的战争公开课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问题导学:一战有哪三条战线?三条战线的地理范围和交战双方?其中主要战线是那两条?一、欧洲的三条战线西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南线主战线三条战线英法←→德俄←→德奥匈塞尔维亚←→奥匈二、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2、东线:俄东普鲁士奥地利3、结局:东西两条战事转入持久的阵地战俄败俄胜双方形成对峙局面。二、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1、西线: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破产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进行速决战,各个击破(6周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施里芬阶段名称时间战线及主要参战国结局特点影响第一阶段(1914)马恩河战役二、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1914年9月西线英法PK德国德国撤退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打响。英法联军的六个集团军与德国的五个集团军总共150多万人,6000多门大炮在200余千米的战线上展开激战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一结束,小毛奇就向德皇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1、1915:东线--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三、大战的第二阶段(19151916)东线战役中被俘的俄军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2、1916:三大战役1916年•关键一年•三大战役阶段第二阶段战线名称时间主要参战国结局特点影响西线海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2、1916年:三大战役1916年2月法国PK德国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1916年6月1916年5月英法PK德国英国PK德国未分胜负英国仍掌握制海权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最大的一次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飞机毒气弹飞艇“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结合材料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哪一方?为什么?合作探究材料一:在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造成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在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在这深壕沟、铁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材料二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福枪、机关枪、现代手榴弹等——在战斗中提供了空前规模的火力并对西方各军事组织提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对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A当时由于现代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B当时战略战术传统C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为什么变成持久战?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B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战争转入相持,显然对其不利。1、在一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A东线B西线C南线D欧洲战场2、使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3、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5、毒气弹首次使用在哪次战役中()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6、坦克首次使用在哪次战役中()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一、欧洲的三条战线•二、大战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二、大战的第二阶段: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本文标题:8旷日持久的战争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8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