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着名的教育活动家。中国近代化先驱、开拓者。其终生打算——为中国谋福利生平简介容闳(1828—1912),原名光照,字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少年时入澳门马礼逊学堂。后随校迁至香港学习。道光二十七年(1847)随师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后加入美国籍。咸丰五年(1855)回国。留学美国“校中师生,异常器重,即校外人亦以青眼相看。”出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1860年至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向洪仁玕提出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创立银行制度及厘订量衡标准、颁定教育制度、设立各种实业学校等建议七条,但“未敢信其必成”,对太平天国任事坚辞未受。同年容闳随美国两传教士到金陵游历,和太平天国运动有了一次正面的接触,在他的自传《西学东渐记》中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考察”太平天国同治二年(1863),受曾国藩委派,为筹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机器。回国后以同知候补江苏。1865年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1868年,向清政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为重点的四项条陈。1870年(同治十年)被命为“幼童出洋肄业局”副委员,任留学事务所副监督。曾国藩(1800-1871),与容闳后半身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投身洋务1872年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长期驻美。史称“中国幼童留美运动”(1872—1881)。1875年(光绪元年),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任副大臣,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止。容闳和清代外交官。由于受到坚持闭关自守、反对学习外国的保守势力疯狂攻击,接替曾国藩主持洋务的李鸿章首鼠两端,派出留学生被撤回,“中国幼童留美运动”被迫中止。让容闳感到欣慰的是后续留美的幼童中不乏学有所成之人。有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日甲午海战的英雄吴应科、清末外务部尚书梁敦彦、晚清外交官刘玉麟、翻译家蔡廷干、民国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由于对洋务派失望,1882~1894年又侨居美国。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并向张之洞提出筹款购舰长期对日作战的计划。1896年容闳在上海,拟请政府在京设立国家银行。得到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旧友张荫桓和户部尚书翁同龢的支持,上奏清廷,已获批准,预筹一千万两资本,容也准备赴美国,筹商此事。忽遭电报局总办兼上海招商局总办盛宣怀破坏,而功败垂成。认清了洋务派的真面目后,容闳走上了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共同谋求变法维新的道路。积极参加维新变法活动。变法失败后,维新派起义被镇压,容闳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仍与国内各派改革力量联系,渐趋支持孙中山所进行的革命活动。1911年的武昌起义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客居美国的83岁高龄的容闳欢欣鼓舞,并给许多海内友人写了信,表达他热爱祖国,拥护共和,渴望重返祖国的强烈愿望。参与维新谋求变革1912年1月,容闳致函祝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2日,这位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操劳奋斗一生的伟大爱国者在美国溘然长逝,走完了他一生光辉的历程。病逝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有趣的是,在1847年的这一天,他经海路来到了美国。1998年,容闳诞辰170周年,耶鲁大学所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宣布,将9月22日(当年第一批中国幼童在美入学的日子),公定为「容闳及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容闳与《西学东渐记》《西学东渐记》系容闳晚年在美国用英文撰写而成的回忆录,原版系英文,原名为《MyLifeinChinaandAmerica》(直译为《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1909年在美国纽约由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出版。作为一本教育名著,《西学东渐记》的重要价值在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它记叙了容闳这样一个自幼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和教育而又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的伟大爱国者,为创办中国近代留学教育鞠躬尽瘁的特殊人物的艰难奋斗历程,保存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宝贵史料;另一方面,它记叙了容闳所主张的一些在今天看来虽已显陈旧过时,但在当时却令国人耳目一新的先进的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主张无疑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特别是留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西学东渐记》表述的容闳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1、教育应该为国家振兴服务2、教育在传授知识、培育人材中具有重要作用3、教育要学习西方,教育内容要以西学为主《西学东渐记》一书的价值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上,留学教育的先驱——容闳为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的实施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展示了作为伟大爱国者的容闳为了祖国富强鞠躬尽瘁,奔波一生的光辉业迹。《西学东渐记》为我们研究容闳和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本文标题:容闳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9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