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川教版)汇集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中相对应的题号下面的空格内。1.今年暑假,初二(9)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右图(撅断的烟枪),你猜猜她去的地方是A.承德B.上海C.厦门D.虎门2.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A.英美联军B.八国联军C.德日联军D.英法联军3.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猛烈,从虎门到慈溪,从广州到北京,凡是有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反抗!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的侵略军头目是A.义律B.华尔C.瓦德西D.李鸿章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关天培5.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是①李鸿章②左宗棠③梁启超④康有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7.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发生在1910年②推翻了清王朝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④建立了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共合作实现9.右图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西安事变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召开的地点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南京1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是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蒋介石12.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C.秋收起义D.五四运动13.小明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诗:“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4.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15.小华正在看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其中李宗仁将军提到,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A.平型关之战B.百团大战C.长沙会战D.台儿庄战役16.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17.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18.“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B.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1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20.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A.上海B.南京C.广州D.北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9分,第24小题9分,共3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否则扣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提出了哪些口号?(2分)(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22.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下面表格的内容不完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战争名称时间内容影响割地赔款其他《南京条约》鸦片战争1842年②2100万银元(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①1895年割台湾等地给日本③(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不填④(略)⑤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表格对应空格处23.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1)上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中国思想进步做出了贡献。结合图中的作品,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3分)(2)图一中的历史人物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1分)(3)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哪些进步的观点?(3分)(4)图三中的刊物《新青年》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二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中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5分)(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4分)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答题卡部分题号一二总分21222324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21.(1)(2)(3)22.①②③④⑤23.(1)图一:图二:图三:(2)(3)(4)24.(1)(2)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答题卡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BDBBB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CCDACCCA二、非选择题21.(1)鸦片战争,(1分)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2分)(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五四爱国运动。(1分)(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1分)22.①甲午中日战争;(1分)②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③白银2亿两;(1分)④白银4.5亿两;(1分)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3.(1)图一:魏源;(1分)图二:严复;(1分)图三:陈独秀。(1分)(2)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3)《天演论》;(1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1分)(4)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科学。(1分)24.(1)西安事变;(1分)和平解决。(1分)张学良、杨虎城;(1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2)重庆谈判;(1分)毛泽东、蒋介石;(1分)《双十协定》;(1分)中原。(1分)八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一、选择题(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011·济宁1)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的教训它!”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背景是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B.英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D.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2011·滨州)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1·天水)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下列哪一史实关系最为密切?A.中国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向东方实行扩张政策◆(2011·新疆)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魏源D.严复◆(2011·遵义)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年6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A.林则徐B.康有为C.李鸿章D.魏源◆(2011·衡阳)“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011·广西河池)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他”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2011·黑龙江龙东)5.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A.岳飞B.关天培C.林则徐D.左宗棠◆(2011·百色市)5.毒品危害之烈使我们不禁想起不堪回首的鸦片战争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川教版)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2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