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讲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一、“大跃进”期间的纠“左”努力二、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三、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八字”方针的制定四、“七千人大会”的召开五、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的中国外交六、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内容四、“七千人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县级以上包括重要厂矿企业和军队的负责干部,共7078人,历史上称之为“七千人大会”。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陈晋《七千人大会启示谈》(《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苏华《关于“七千人大会”前后的一些回忆》(《党的文献》2006年第1期)何云峰《七千人大会上党内高层的分歧》(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七千人大会与接班人问题》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一)研究概况根本原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直接起因—粮食征购问题国际:应对苏联的压力和挑战(二)历史背景“1949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以后对工商业的改造、抗美援朝的胜利,又愉快又不愉快。只有这次大跃进,我才完全愉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完全有指望了!”——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出现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企业管理混乱。全国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减产。“五风”盛行,社会风气恶化。“大跃进”运动的危害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959年下降1960年下降农业总产值(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一文中分析,1959——1962年饿死人数在1700万——1900万人之间;另据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载,这一数字为1900万人;据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在《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一文分析结果为2680万人。根本原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直接起因—粮食征购问题国际:应对苏联的压力和挑战(二)历史背景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引发了中苏最初的分歧。进一步的分歧的出现在1958年。典型事件: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两国分歧还与赫鲁晓夫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不以为然有关系。1960年,中苏两国,逐步由相互怀疑走向公开拆台。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终于激怒了中国共产党。中苏分歧“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正面临着苏联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国内的情况有困难,修正主义利用这个,想把我们压下去。”——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根本原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直接起因—粮食征购问题国际:应对苏联的压力和挑战(二)历史背景学术界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会的主题由反对分散主义为主,转而改为以总结经验为主。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另一种观点认为,大会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陈晋《七千人大会启示谈》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会实际上有两个主题,一是总结经验,讲清楚大跃进以来的成绩和缺点;一是解决问题,反对工作中存在的分散主义。(三)大会的主题大会的议题1•讨论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书面工作报告、大会讲话以及毛泽东的讲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党内民主。12讨论和修改刘少奇的书面报告刘少奇、林彪在大会的讲话“解决上下通气这个问题”三个阶段视频资料一是对当前经济困难形势的认识。二是对于经济困难形势产生原因的认识。三是关于成绩与错误比重关系的认识。四是关于“三面红旗”的认识。毛、刘认识上的意见分歧第一,对当前经济困难进行了更切合实际的估计。刘少奇提出“经济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困难,人民的吃穿用都不足。”“大跃进没有进,反而退了许多,出现了一个马鞍形。”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说的,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形势是一天天向上升的。刘少奇讲话第二,指出了困难形势产生的原因。毛泽东主要强调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刘少奇:“一条是天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还有一条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两个原因,哪一条是主要的呢?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加以说明,我到湖南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就不服。”第三,全面分析了几年来的成绩和缺点。刘少奇说:“总的讲,是不是可以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还可以这样讲(在此处,毛泽东插话“这种地区也不少”)可是全国总体来讲,缺点和成绩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只是三个指头。”第四,对“三面红旗”提出总的看法。刘少奇说:“三面红旗是一次试验,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现在有些问题看得不那么清楚,但是经过五年、十年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那时候就可以进一步作出结论。”一是调查研究深入的程度不同。二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差异。毛、刘分歧出现的原因林彪的讲话我们党近几年内提出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正确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这几年我们工作中产生的一些缺点,不是总路线本身的问题,而是执行中间的毛病。大跃进,事实证明,可以大跃进,应当大跃进。人民公社,具有很多优越性。开始没有整套的经验,是自然的。但是他把初级社、高级社的优点都吸收过来,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它的效果的日益显著,我们的确找到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为什么会犯错误?林彪提出了“付学费论”:我们这几年在物质方面有所减少,这种减少,就象学生们上学付学费一样,学出来以后,作用却很大。一个小孩子,从上小学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上七、八年的时间,他什么也没有生产出来,相反地,尽吃,尽穿。但是他学了以后,就会起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付出哪一点物质和时间,不让他学了那么一下,他就不行。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依靠、更加相信党的领导,中央的领导,毛主席的领导。这样,我们才更容易克服困难。而且事实证明,这些困难,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那末,弯路会少走得多,今天的困难会小得多。当时和事后都证明,毛主席的思想总是正确的…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毛主席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际。他从比别人实际一些,总是八九不离十的。他总是在实际的周围,围绕着实际,不脱离实际。…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都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因此,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党更需要团结,更需要跟着毛主席走。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建议让大家出出气。不出气,统一不起来。没有民主,就不可能集中。因为,气都没有出来嘛,积极性怎么能调动起来呢?到中央开会还不敢讲话,到地方就更不敢讲话了。”我们应该“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会议第三阶段“解决上下通气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也带头作了自我批评,他说:“中央的错误,有些我要直接负责,间接的,我也有责任。”朱德在山东组的发言中说:“这次会议,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上下通了气,我很满意”。会议第三阶段“解决上下通气问题”。1988年5月21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会,毛主席要我讲话,我不讲话,主要是和稀泥这不是我陈云的性格,同时不能给毛主席难堪。”《——陈云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2页谈谈“七千人大会”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讨论思考会议的历史功绩1.大会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2.会议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二)会议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会议的历史局限性1.在肯定“三面红旗”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的;2.会议并未就民主集中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3.林彪的发言起到了掩盖错误的不良影响。(二)会议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在1967年2月,毛泽东同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团长巴卢库谈话时说“七千人大会的时候已经看出问题来了,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毛泽东曾在一份材料上批示:“将来我拟写文章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们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动派和怀疑派。”总之,七千人大会既取得了令人难忘的成就,也留下一些令人遗憾的不足。这里有认识的局限,也有不少个人的因素。它的成就,带来了大会之后的一片新气象;它的不足,注定了那一片新气象的出现必然是短暂的。五、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的中国外交•(一)中美关系•(二)中苏关系的破裂•(三)中国外交的发展与外交环境的恶化视频资料•1.戴知贤著:《山雨欲来风满楼:60年代前期的“大批判”》,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3.国家统计局编:《成就辉煌的2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4.彭德怀著:《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5.董边等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五、参考书目
本文标题:第五讲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9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