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SPC烟气超净脱硫除尘_体化技术介绍(PPT60页)
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介绍主要内容公司简介1技术简介23案例分析及工程业绩4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介绍01020304公司简介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立足电力高端市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进吸收国际领先技术卓越的研发能力总部及项目多处实验基地持续研发技术不断更新和突破一流的团队丰富的业绩多样的经营模式全面的发展战略拥有一流的研发、设计及工程特许经营管理及技术服务人才队伍拥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人才一百余名拥有EPC工程总包及特许经营、BOT或托管运营等环境综合服务业态以自有技术做精品工程全面拥有50MW到1000MW机组几十台烟气脱硫装置业绩将公司从脱硫环保专业公司逐步发展为集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国电清新股票代码:002573精准的企业定位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PC)是一家主业从事大气环境治理,以脱硫脱硝为先导,集投资、研发设计、建设及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运营商。北京国电清新创建于2001年,2011年4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注册资本5.328亿元人民币,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3年底,SPC拥有8家子公司及6家运营分公司,千余名员工。目前公司已获得各类核心技术专利35项,正在申请的专利近24项。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新节能中天润博赤峰博元新源天净锡林新康康瑞新源托克托县运行分公司石柱运行分公司运城运行分公司云冈运行分公司神木运行分公司武乡运行分公司丰润运行分公司乌沙山运行分公司子公司分公司资产结构Class-ACertificateofEnvironmentEngineeringissuedbyMinistryofHousingandUrban-RuralDevelopment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Class-ACertificateofPollutionControlFacilityOperationissuedby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除尘脱硫甲级资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质证书ISO9001QualityManagementSystemCertification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0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Certification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Certification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Certification资源综合利用认证证书01020304技术简介核心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依托公司完全自主研发成功旋汇耦合湿法脱硫专利技术的深度开发15432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针对目前SO2及尘的超净排放或近零排放等严格要求,研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褐煤制焦技术依托公司自主研究开发了褐煤制备活性焦技术,技术的深度开发与研究烟气脱硝技术针对不同工程烟气参数特点,结合丰富的工程及研发设计经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SCR烟气脱硝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基于德国WKV公司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结合我国情况进一步的改进与创新6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硫铵法技术路线,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系统2001200320042009201020112014陡河200MW脱硫工程采用该技术一次投运成功国电清新自主研发的旋汇耦合脱硫专利技术取得成功第二代高效旋汇耦合专利技术研发成功2004—2009旋汇耦合专利技术在国内脱硫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技术发展2011至今,第二代湿法脱硫除尘技术在技改提效中大量应用脱硫除尘一体化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多年来,国电清新致力于高新技术的持续研发,以解决环保治理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2002研发成功了旋汇耦合高效脱硫技术(专利号:02282243.7),至今该技术已在大量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通过持续的开发创新,形成了二代湍流技术(专利号:201020289859.6),在高硫烟气超净脱除工程上凸显了很强的技术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除尘效果。2013年-2014研发了管束式除尘装置,取得了发明专利(专利号:201410427997.9),并通过了小试、中试和工程示范。旋汇耦合高效脱硫技术、管束式除尘技术、高效节能喷淋技术及其他自有技术组合形成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专利号:201420487994.4)。01020304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介绍1、燃煤锅炉烟气中污染物组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细小浆液雾滴中的悬浮颗粒及细小的尘颗粒。技术研发背景3、烟气治理的趋势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超净脱除;寻找投资低,改造难度小,运行可靠、成本低的新工艺。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重点地区二氧化硫:50mg/Nm3;氮氧化物:100mg/Nm3;尘:20mg/Nm3燃机标准二氧化硫:35mg/Nm3;氮氧化物:50mg/Nm3;尘:5mg/Nm3SO2超净,尘<5mg/Nm3:静电除尘器改造+脱硫塔改造+除雾器改造+湿式电除尘器SO2超净,尘<20mg/Nm3:静电除尘器改造+脱硫塔改造+除雾器改造除尘器改造除雾器改造增加湿式除尘器脱硫塔改造现有的解决方案•SO2和尘的排放不满足新标准要求;•大部分存在严重的“石膏雨”问题;•采用高能耗换效率,运行成本高;•炉后可用的占地面积不够•投资高,改造工期太长,难度非常大现有的解决方案的主要问题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介绍仅改造吸收塔•SO2、尘的超净排放•消除“石膏雨”•解决场地空间不足的影响•改造难度低,工期短•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简洁,运维简单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管束式除尘装置旋汇耦合高效脱硫装置高效节能喷淋SPC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核心部分通过气流的增速、汇流、分离、捕捉,最终达到出口雾滴小于25mg/Nm3,烟尘5mg/Nm3优化喷嘴布置,减少短路可能,提高覆盖率,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依据空气动力学、双膜理论等原理,产生烟气湍流空间,加强传质过程,提高脱硫和除尘效率•高脱硫、除尘效率•低运行成本•系统稳定性强•适应性强12强传质机理增设多个湍流单元产生湍流空间空气动力学3三相充分接触旋汇耦合高效脱硫装置——技术特点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当液气比超过到15L/m3后,脱硫效率提高缓慢研发背景研发背景吸收塔内气液分布对脱硫效率的影响1、在实现高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的同时,维持低运行成本高脱硫效率低运行成本均气效果远优于空塔喷淋超强的传质能力,脱硫除尘效率比空塔喷淋高很多降温速度快,经过湍流器的高温烟气快速降低40~60度,使吸收反应更彻底提高烟气停留时间液气比非常低,同等条件下,比空塔喷淋低约30-50%。虽然湍流器会使引风机的电耗增加,由于浆液循环量大幅降低,脱硫系统综合电耗比空塔喷淋低8-20%。技术优势(1)由于湍流器具有超强的传质能力,洗涤效果强,当烟气含硫量大幅波动时,系统脱硫效率仍然可以稳定在设计值附近。2、对硫含量和烟气量波动的适应性强技术优势(2)随着烟气量的增加,喷淋层的脱硫效率逐渐降低,湍流器的脱硫效率逐渐提高。所以烟气量和烟气温度波动时,系统综合脱硫效率较为稳定湍流塔的脱硫效率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机组负荷(MW)S02脱除效率(%)综合脱硫效率喷淋层效率湍流器效率注:上述数据条件为:烟气入口含SO2量为2500mg/Nm3,机组为600MW.湍流塔是通过湍流器和喷淋层共同实现高效脱硫的目的,综合脱硫效率是由湍流器脱硫效率和喷淋层脱硫效率叠加而成。随着烟气量的增加,喷淋层的脱硫效率逐渐降低,湍流器的脱硫效率逐渐提高。所以烟气量和烟气温度波动时,系统综合脱硫效率较为稳定。技术优势3、系统稳定性强技术优势烟气进入吸收塔后,在湍流器中由层流变成湍流,气液固充分接触,系统不易结垢在无旁路条件下,系统投运率接近100%,实现了长期连续稳定运行高硫高效率相比,系统内设备少、不复杂、检修维护方便,不易结垢、备品备件少、运行费用低技术对比名称单位旋汇耦合脱硫技术空塔脱硫技术托盘脱硫技术设计烟气量mg/Nm3(Dry)203683620368362036836设计烟气温度℃121121121设计含硫量mg/Nm3(Dry)237323732373脱硫效率%98.69596.5吸收塔内流速m/s3.84.03.8Ca/S1.02~1.031.03~1.051.03L/G(出口工况)L/m38.3611.510循环浆液量m3252003487030320喷嘴压力MPa0.50.70.7PH值4.9~5.65.3~5.85.3~5.6系统阻力Pa220016902200除尘效率(60%粒度>1um)%855050均气效果%相对高~30%base相对高~15%能耗%低-10%base高10%石灰石纯度及粒度要求低高base负荷适应性强差较强投资费用basebase较高运行费用相对较低basebase托电4#机组脱硫为例1、结构导流环—控制气流出口状态,防止捕悉液滴被二次夹带。管束筒体—内筒壁面光洁,筒体垂直,断面圆滑,无偏心。汇流环—控制液膜厚度,维持合适的气流分布状态。增速器—确保以最小的阻力条件提升气流的旋转运动速度。分离器—实现不同粒径的雾滴在烟气中的分离。管束式除尘装置——结构及原理使用环境的特点管束式除尘装置的使用环境是含有大量液滴的~50℃饱和净烟气,特点是雾滴量大,雾滴粒径分布范围广,由浆液液滴、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除尘主要是脱除浆液液滴和尘颗粒。细小液滴与颗粒的凝聚大量的细小液滴与颗粒在高速运动条件下碰撞机率大幅增加,易于凝聚、聚集成为大颗粒,从而实现从气相的分离。大液滴和液膜的捕悉除尘器筒壁面的液膜会捕悉接触到其表面的细小液滴,尤其是在增速器和分离器叶片的表面的过厚液膜,会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散水”现象,大量的大液滴从叶片表面被抛洒出来,在叶片上部形成了大液滴组成的液滴层,穿过液滴层的细小液滴被捕悉,大液滴变大后跌落回叶片表面,重新变成大液滴,实现对细小雾滴的捕悉。管束式除尘装置——结构及原理离心分离下的液滴脱除经过加速器加速后的气流高速旋转向上运动,气流中的细小雾滴、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向筒体表面方向运动。而高速旋转运动的气流迫使被截留的液滴在筒体壁面形成一个旋转运动的液膜层。从气体分离的细小雾滴、微尘颗粒在与液膜层接触后被捕悉,实现细小雾滴与微尘颗粒从烟气中的脱除。多级分离器实现对不同粒径液滴的捕悉气体旋转流速越大,离心分离效果越佳,捕悉液滴量越大,形成的液膜厚度越大,运行阻力越大,越容易发生二次雾滴的生成;因此采用多级分离器,分别在不同流速下对雾滴进行脱除,保证较低运行阻力下的高效除尘效果。管束式除尘装置——结构及原理•满足特定强度和刚度要求;•材料表面特定的光洁度;•憎水性。改性高分子材料的自主开发管束式除尘装置的工艺结构设计•气体断面平均流速与筒体直径、高度的选取;•除尘分离效率与增速器、分离器叶片角度的选取;•筒体壁面液膜厚度的控制措施;•除尘器内气流的分布调整与阻力控制措施;•适应30%~115%不同负荷的运行工况;•独有的除尘器冲洗水系统。管束式除尘装置关键技术除尘效率高,达到5mg/Nm³以下;彻底消除石膏雨;运行阻力低,不增加额外的运行成本;只需利用原有吸收塔空间进行改造,不改变吸收塔外部结构;改造安装工期短,可在三周内完成改造;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省,经济性好。管束式除尘装置——技术特点小试冷态中试系统规模烟气量:40000m³/h入口SO2:2350mg/Nm³吸收塔径:2000mm中试系统组成湍流器+三层喷淋
本文标题:SPC烟气超净脱硫除尘_体化技术介绍(PPT6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