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课件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类起源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脑的发达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3.几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第二节人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尿、排精男性生殖系统附属生殖器官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囊腺:分泌部分精液前列腺:分泌部分精液附睾:贮存、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子官:胚胎发育场所女性生殖系统附属生殖器官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细胞分裂逐渐发育分裂分化分娩阴道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营养物质和氧二氧化碳等废物胎盘营养物质和氧二氧化碳等废物母体2.受精和胚胎发育1)受精过程睾丸精子卵巢卵细胞(2)胚胎发育结合在输卵管受精卵(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3)分娩:胎儿成熟以后,通过阴道从母体里出来。迅速增重肺活量增大1.青春期发育特点生理机能增强身体外形剧变脑的生理机能增强出现第二性征迅速增高心脏功能提高生殖器官成熟第三节青春期2.青春期的卫生保健②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①适当注意营养③男性要防止或消除频繁遗精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营养物质:A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无机物:水、无机盐蛋白质作用: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来源:瘦肉、鱼、奶、豆类、蛋和谷类等食物糖类作用:主要供能物质,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来源:食糖、谷类、豆类等食物脂肪作用:备用的能源物质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等食物供能物质维生素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蔬菜等食物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无机盐作用:含量少,作用大来源:肉、奶、蛋、鱼、蔬菜等食物非供能物质有机物无机物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食物的消化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各加2滴碘液,摇匀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4.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咽食物的通道食道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胰十二指肠分泌胰液小肠的起始部位,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大肠肛门暂时贮存粪便大肠的起始部位,在腹腔的右下部.盲肠阑尾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唾液胰液胆汁胃液肠液(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1.消化的概念及类型: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部位最终消化产物需要的消化液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口腔胃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唾液、肠液、胰液胃液、肠液、胰液肠液、胆汁、胰液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黏膜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和绒毛,可增大吸收面积。小肠内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吸收的概念: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平衡膳食宝塔五谷杂粮蔬菜瓜果鱼、肉、蛋类奶制品油脂类一、合理营养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二、合理膳食: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比例合适、搭配合理。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3、早中晚的能量比为30%:40%:30%四、食品安全三、良好的饮食习惯:会厌软骨肺膈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呼吸系统的组成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肋间肌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舒张时胸腔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吸气终末时,肺内气压外界气体压力等于呼气终末时,肺内气压外界气体压力等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血液氧气二氧化碳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红色粘稠液体成年人7%-8%)血浆(55%)水:91%-92%蛋白质:7%葡萄糖:0.1%无机盐:0.9%血细胞(45%)红细胞:(含血红蛋白)白细胞:吞食病菌有保护、防御作用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体温。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功能特征(4-10)×109个/L1.成熟的无核,圆饼状。2.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输氧气。3.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得贫血症。1.体积比红细胞大。2.有核,种类繁多。3.有的能吞噬病菌。1.体积最小,没核。2.可以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二、血细胞特征比较(1-3)X1011个/L男(4.0-5.5)X1012个/L女(3.5-5.0)X1012个/L三、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比较表血管名称结构管壁特点管内血流速度静脉较厚,弹性大较薄,弹性小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快慢最慢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动脉功能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主动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瓣膜左心室123456四、心脏:由心肌构成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1.心脏结构四个腔上面心房(连静脉)下面心室(连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瓣膜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瓣膜,只能向动脉开2.血液流向: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静脉,而不会倒流。五、血液循环的途径:养料、O2(1)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CO2、废物1.体循环(2)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3)意义:为身体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运走(1)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泡O2CO22.肺循环(2)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3)意义: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继而被呼出体外。3.动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氧结合时,颜色鲜红。静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随氧分离时,颜色暗红。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输血关系表2.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六、1.输血概念: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型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生物体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泄途径:⑴呼吸系统:二氧化碳、水汽;⑵皮肤的汗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⑶泌尿系统:以尿形式排出大部分尿素和大部分水、无机盐。3.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4、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体5.尿的形成:⑴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6.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成份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酸尿素血液√√√√√√√血浆×√√√√√√原尿××√√√√√尿液×××√√√√7.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8.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巩膜脉络膜睫状体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球的结构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巩膜:保护眼球虹膜:上有瞳孔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营养、暗室的作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剌激共同形成折光系统2.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在视网膜成像经视神经传导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折射(主要是晶状体)3.近视的原理1.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像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2.眼球前后径过长(使像落在视网膜前面)近视的矫正: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5、耳的结构和功能:耳郭-----------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收集声波声波通道振动与咽鼓管相通三块,放大、传递声波内有位觉感受器维持身体的平衡内有听觉感受器。外耳中耳内耳练习:说出下图数字所代表耳的结构名称:1234567891011126、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大脑中的听觉中枢位听神经听觉外耳道振动兴奋鼻——嗅觉鼻、舌和皮肤舌——味觉(酸、甜、苦、咸)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1、神经系统组成脑脊髓大脑小脑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具有感觉、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络通路传导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面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有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4.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1)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2)复杂的反射(条件反射):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习而逐渐形成复杂的反射。5.反射的类型内分泌腺外分泌腺6.激素调节(1)人体的内、外分泌腺练习:填写人体内、外分泌腺的区别腺体类别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无导管有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导管排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性腺:分泌性激素(2)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3)几种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病症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垂体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甲状腺1.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1.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2.分泌过多患甲亢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不足患糖尿病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4)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一、环境污染类型:1大气污染2土壤污染3固体废弃物污染4水污染5噪声污染6酸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9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