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职业心理与生涯规划罗娅萍案例分析不同的自我,不同的生涯十几年前,某高校一位在班上很拔尖的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选择了去中学做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当时,她的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去外企或一些收入高的单位工作。对于她的选择,许多同学不理解,有的甚至说她傻,放着那么好的个人条件,放着那么多高收入的工作不选,偏偏去当中学教师。她却微笑着回答大家:“我喜欢,我适合做中学教师。”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她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她不但培养了许多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还经常为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做英语教学培训。她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源于她不盲目追随他人和社会潮流,她对自己、对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恰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另外一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开始选择在一家不错的外企工作。但是工作时间不足半年,公司以工作能力不强的理由炒了他的鱿鱼。之后他有应聘到一家翻译公司,可是由于工作节奏太紧张,压力大,一年后他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后来他有应聘到某国家机关,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觉得专业派不上大用场,于是,一年后有跳槽了。这样多次跳槽,总觉得没有合适自己的最佳工作,而且连着几份工作时间都不是很长,让招聘单位对他心存顾虑,到现在他还在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打算长期从事的岗位上工作。对于自己的职业未来,他感到和迷惘。他的职业发展困惑源于他对自己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讨论:这两个学生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不同?主要内容第一节职业与人生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节职业与人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职业是一种工作或岗位。并不是任何工作都能成为职业,某些工作只有内容变得足够丰富,足够重要,以至能吸引劳动者长期稳定的投入其中才是职业。并且,劳动者还能从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或其他劳动报酬。第二,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劳动角色,劳动者必须按社会结构中为这一社会角色确定的规范去职业一般具有五个特征(1)稳定性(2)经济性(3)技术性(4)社会性(5)伦理性二、生涯与人生美国学者舒伯(DonaldSuper)认为:生涯就是终其一生,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的组合。舒伯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从出生~14岁)(2)探索阶段(15~24岁)(3)建立阶段(25~44岁)(4)维持阶段(45岁~65岁)(5)衰退阶段(65岁以上)三、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一)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外部因素1.时代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传统4.家庭因素5.性别因素(二)影响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心理因素1气质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是神经类型特征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激动暴躁,情绪体验强烈,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兴奋性,反映速度快却不灵活。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即会低沉下来。此类人适宜竞争激烈、冒险性、风险意识强的职业,如探险、地质勘探、登山、体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性情活跃,反应敏捷,易适应环境,善于交际。这类人工作能力较强,情绪丰富且易兴奋,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机会,适合于从事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如导游、外交、公安、军官等,但不适宜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和要求细致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安静沉稳,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映速度慢,但稳定性强,偏固执、冷漠,比较刻板,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稳重,不易分心,对新职业适应慢,善于忍耐。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细致、持久性的活动,如会计、法官、管理人员、外科医生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工作耐受性差,做事审慎小心,易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哲学、理论研究、应用科学、机关秘书等。2性格与职业的选择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提出了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1)现实型。他们通常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术的工作,这类人擅长技能性职业、技术性职业,但往往缺乏社交能力。他们粗犷、强壮和务实,情绪稳定,有吃苦精神,生活上求平安、幸福、不激进,倾向于用简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世界。适合职业主要有需要用手工工具或机器进行工作的手工工(2)研究性。他们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人喜欢独立,不愿受人督促,对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充满自信;擅长解决抽象问题,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愿毫无疑问地接受传统。具有创造精神,不喜欢做重复工作,但往(3)艺术型。他们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意,爱想象,感情丰富,不顺从,有创造力,习惯于自省,擅长于艺术、文学方面的工作,但往往缺乏办事员的能力。适合职业主要指艺术创作工作(包括音乐、摄影、绘画、文字、表演等)。(4)社会型。喜欢社会交往,喜欢有组织的工作,喜欢能让他们发挥社会作用的工作。喜欢讨论人生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等问题。关心他人利益,关心社会问题,愿为团体活动工作,对教育活动感兴趣,往往缺乏机械能力。社会型的职业主要指为大众做事的工作(包括教师、医生、服务员、社团(5)企业型。他们喜欢竞争,乐于使他们的言行对团体行为产生影响;自信心强,善于说服别人,喜欢加入各种社会团体,喜欢权力、地位和财富,性格外倾,爱冒险,喜欢担任领导角色,具有支配和使用语言的技能,但缺乏耐心和科研能力,(6)常规型。他们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具有安分守己、务实、友善和服从的特点,此类人适宜从事办公室职员、办敏感型的人: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办事喜欢速战速决。但行为常有盲目性,有的情绪不稳定。这类人最多,约占40情感型的人: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不喜欢单调生活、爱刺激、爱感情用事,对新事物很有兴趣。这类人约占25%。合适的职业范围有演员、导演、活动家、护理人员等。思考型的人: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发达,有较成熟的观点,生活、工作有规律,时间观念强,重视调查研究的精确性。但有时思想僵化,缺乏灵活性。这类人约占25%。合适的想象型的人:想象力丰富,憧憬未来,喜欢思考问题。有时行为刻板,不易合群,这类人约占10%。比较合适的职业范围是科学工作者,发明研究人员,艺术工作者及作家。3兴趣与职业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职业兴趣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影响职业兴趣的因素所致。以性别角色为例,一般来说,女性长于记忆、运算,直觉思维比较强,言语能力较强,而且感情丰富细腻、耐性好,但力量较弱,人们通常把一些职业划归女性,比如打字员、护士、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纺织工人等;男性长于抽象思维、机械操作,而且敢于冒险,比较理智、有力量,但忍耐性稍差,不够细腻,人们通常把另一些职业划归男性,如技工、建筑工、锅炉工等,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传统,这种传统成为形成职业兴趣差异的一个因素。职业兴趣的差异导致了众多的职业兴趣类型,霍兰德认为可将职业兴趣划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每一种类型构想均有相应的操作定义和内容。霍兰德从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观点出发,将职业环境也划分为六种模式,不同的职业兴趣类型有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环境。个人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相适应,会导致令人满意的职业决策、职业投入和职业成就,人们终生职业稳定;反之,会导致无法决策、不满意的决策和缺乏成就感。人们处于职业变动阶段,这说明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霍兰德的基本思想是先测量个人的职业兴趣,然后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点查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职业兴趣测量,这就是职业兴趣测量的必要性。爱好与职业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者,可以选择诸如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器制造、喜欢与人交往,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活动感兴趣,则相应的工作岗位应该是:记者、推销员、服愿干有规律的工作,特别喜欢按常规有规律、有秩序地进行活动,习惯于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与乐于助人,喜欢从事社会福利和助人工作的人,相应的工作是律师、咨询员、科技推广员、医生、护士等。喜欢掌管一些权力,希望受到众人尊敬和获得声望,希望在单位中起重要作用,则可考虑担任行政官员、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谈论人的问题,那么相应的职业应该是心理学、如果喜欢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对分析、推理、测试等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和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如果喜欢抽象的创造性的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喜欢独立地工作,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颇为自信,长于解决抽象的问题,而且喜欢了解周围世界,则相应的职业是社会调查、经如果对运用一定的技术去操作各种机器、机械来制造新产品等感兴趣,喜欢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喜欢使用工具、机械等,特别是喜欢大型的、先进的机器,其相应的职业应该是驾驶员、机器制如果喜欢从事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意做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制作工作,并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满足,相应的职业则是室内装饰、园林、美容、手工制作、机械维修等工作。4能力和职业的关系能力是指才干、技能或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身心力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会影响他掌握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十分重要,是择业的重要依据,是求职者开启职业大门的钥匙。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黄炎培先生说:“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了多少人才;就个人论起来,相当,不晓得有多少快乐,不相当,不晓得有多少怨苦。”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一)自傲心理某大学大四女生小慧当年以全省前几名的身份进入大学,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部,颇具领袖气质。她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但是在很多次的面试当中,她的超常的自信并没有带给她好运,许多单位都在她的比较高的姿态面前撤退了。小慧现在也感觉到非常失落和孤独,但她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去适应,她觉得这样是对现实的一种投降,如果今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宁愿放弃找工作,复习准备明年考研。她说她并不是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看不上这个单位,瞧不起那种职业,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能力被遮掩在平凡当中,她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职业选择中,自傲心理主要表现在自命清高,自命不凡,求职期望过高,不切实际。比如,有的大学生无视“双向选择”的求职规则,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只存在自己选择用人单位的问题,而无需用人单位选择自己。大学生应当牢记“人贵有自知之明”,重视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活中,要多与人交往,以人际关系作为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要多审视、反省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别人的评价和自己对自身的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以防止自傲心理的滋生和蔓延。(二)自卑心理有的同学要么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要么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要么觉得自己关系不硬,总之纠缠在自己某方面所谓的“缺陷”里走不出来,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也找不到自己的信心。比如一位大学生曾经说:“自己成绩不怎么样,也没什么专长,家里又不认识什么权高位重的人,毕业了怎么找工作啊?”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应首先树立一种平等观念,即只要进入大学,大家的起跑线都是相同的,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家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都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为将来的就业去奋斗;要正确看待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要认识到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毕竟只是少数的暂时现象,树立“有志者事竟成”的观念;在大学生活中要经常和同学、老师、朋友多交
本文标题: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2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