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比如,被针扎了一下,感觉到疼,那么就说明具有感受性。(2)感觉阈限:由于每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较迟钝,有些人较灵敏——用什么来测量感受性的不同?于是就有感觉阈限,就是对于刺激的量的大小,多少的把握。我们需要记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比如,将针轻轻地放在A,B两人的手上,A可能在放到5根针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针的存在,说明他的感受性就较高;而B则需要放到13根针才察觉到,说明感受性较低。2.适应现象指的是长时间刺激在某一器官,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嗅觉适应。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更多考察的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1)明适应:由暗→入明对强光的感受性降低(2)暗适应:由明→入暗对弱光的感受性提高3.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我们将感觉对比划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这是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比如,“我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你”体现的就是同时对比,在人海这样一个广泛的范围中同时呈现时,将他人作为背景,与我们关注的对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像“冬天吃完冰棍再立马喝温水,会觉得这水格外的烫”体现的就是继时对比,也就是冰棍和温水这样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我们的口腔从而产生的对比。4.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比如色听联觉,听到《黄河进行曲》这样激昂热情的音乐时所产生的咆哮奔流而去的黄河水流形象。感觉的补偿作用指的是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比如,盲人虽然目不能视,但是他们的听觉一般非常灵敏。(二)知觉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受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的现象。也就是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将其他内容当做背景。比如,我们在准备考试时,会重点去看老师划分的重要知识点,而对于一些较为次要的知识则关注的较少。2.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只觉得对象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解释,并用此将其标志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比如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我们成人在欣赏时能够体会到向日葵像火焰一般的艳丽和谐,具有灵气这样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而小朋友可能就是“向日葵很好看”,但较难理解其中的深奥的情感表现。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当玩捉迷藏游戏时,我们发现躲起来的孩子露出了小脚丫,这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脚丫,就知道孩子躲在那儿了,就是因为知道孩子是统一的整体,脚丫是作为其身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4.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比如我们站在高楼上看楼下的人,会发现人非常的小,但是我们知道楼下的人并不是有伸缩身体的特异功能,而是由于高度的差异造成的,依然明确人的高矮没有变化。二、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自我控制的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到父母控制方式的影响。三、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一)儿童主体因素1.生理因素儿童刚一出生时,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很不成熟,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占据优势,儿童表现出极大的冲动性。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儿童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随着儿童的皮质抑制机能的逐渐完善,儿童的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使得儿童逐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2.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对错判别能力的出现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及认知经验有关:幼儿及学前儿童用是否受到奖惩作为判别好坏的主要标准;年纪稍大儿童有抽象的对错观念,而且开始考虑行为的意图和后果,开始看重人际间的信任,意识到为保护个人和群体的利益有必要维持某种形式的社会秩序。(二)外在因素1.父母控制模式(1)专制型。这类父母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常使用体罚、责备及嘲笑等,使得儿童仍保持外在的道德定向,处于自我调节的依从水平,他们退缩、不友善、猜疑、易怨恨;回避同伴和新环境,男孩及女孩的自控水平都不高。(2)放任型。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多采用情感惩罚而不是体罚或说理。这种教养方式也不能使儿童形成并维持自己的信念;这些儿童显得不成熟、退缩和不开心,且自尊心低,在三种方式中独立性及自我控制水平最低。(3)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主要采用说明、示范和其它的说理方式指导儿童的举止行为。权威父母的孩子能与人愉快地合作,能抵制诱惑且富于社会责任感,他们较另两类儿童,更富于自我信赖和自我控制,具有内在的行为自律准则。显然,最可能促进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教养模式是权威型的。2.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经验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直觉行动性思维(0-3岁),具体形象思维(3-6岁),抽象逻辑思维(5岁以后)。1.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感知强调的是依靠感觉器官,对直观材料所产生的视听嗅味肤等感觉。而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事先无目的、无计划。学习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为了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直觉行动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1.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因为需要直观活动材料)。2.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因为先做再想,所以:提供操作机会)。3.表象代替动作,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从动作过渡到表象)2.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1)具体性:与抽象相对应,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的幼儿理解不了抽象的概念,如:加减法运算、定义、原理、集合概念(如:玩具、家具、水果……)等。如:幼儿理解不了“这是什么水果?”,但是知道“这是苹果”,因为相对来说苹果是具体的,而水果则是抽象的集合概念。(2)形象性:指的是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来描绘某个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使之更生动形象、直观。具体性和形象性在考试中考察单选的概率比较大,但考生往往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才能正确的做出选择。除此之外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1)经验性: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如丽丽听到奶奶埋怨小鸡不爱长,丽丽就把小鸡埋在了土里,漏出脑袋还浇水,并骄傲的告诉奶奶,小鸡马上就会长大了。(2)拟人性:把实物、动物都当做人来看。如:幼儿会跟自己的娃娃说话,笔掉到地上会疼。(3)片面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只能看到个别方面不能从多个维度综合思考。如: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不能理解一个杀人犯是个好爸爸(4)表面性:缺乏深刻的、本质的认识,看待事物只能看到外在的、肤浅的内容。如:3岁的丽丽听到妈妈说“这孩子的嘴真甜”,丽丽问妈妈“你舔过她的嘴么?”。丽丽对于嘴甜只是表面的味觉理解,而不是长相甜美、漂亮。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活动组织和教学要求为:(1)丰富幼儿的表象。(让幼儿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和表象能够促进其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发展。)(2)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抽象逻辑思维是在5岁的时候才开始萌芽的。因此,在小班不适宜开展加减运算。并且幼儿理解事物是需要直观的、可见、可感、具体形象的,所以要求教师要选择直观的教学方式,避免抽象的。)(3)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正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并且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所以往往会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或者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和说法,而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和评价幼儿的思维和理解方式;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幼儿思维方式的尊重和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学前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移情能力的发展。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移情”与“同情”是不相同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不表示我们与那人有相同的感受。例如我们了解某人为何会这样愤怒,并不表示我们也有愤怒的感受。何谓移情呢?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它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考题经常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客观题中,往往会把亲社会行为与移情放在一起考察。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记忆。如果把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对于大树的成长起根基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移情是引起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因素。在移情的根基之上,起养料作用的就是围绕在儿童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中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父母的友好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向上的性格,让其更加愿意去亲近他人,走进他人。父母良好的处事风格也会成为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学习榜样。父母应以引导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逐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伴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态度,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够逐渐理解友谊对自己的重要性而开始为同伴考虑,并且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幼儿也会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最后,除了围绕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环境,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还有这棵大树所处的外在环境,就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平的民族,所以我们的整个社会环境推崇的就是与人为善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幼儿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而崇尚武力的古希腊民族斯巴达,他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就是武力解决一切,这自然而然的影响其民族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无意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无意想象指的是不依靠意志努力没有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指的是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有一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表现呢?1.目的不明确,幼儿在想象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没有预定的目的。给幼儿一张纸让孩子进行绘画一开始可能不知道要画什么但是看到了别的小朋友在画小兔子就说我要画小兔子。2.主题不稳定,幼儿的坚持性较差,往往在进行想象的时候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比如幼儿正在用积木搭建大桥,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搭建小动物,就推倒大桥搭建小动物了,同时还会受自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关于目的不明确和主题不稳定这两点表现常以反选题形式进行考查,给一段描述进行选择属于哪一个表现,所以一定要能够区分两者,这也是我们所疑惑的地方,字面意思都理解,但是往往做题时容易选错。对于两者最简单的区分就看题干中的描述想象主题有几个,主题不明确强调的孩子想象之前没有目的,一般题干中是一个主题,而主题不稳定强调的是主题的变化,由一个变为另外一个,题干中一般有两个主题。3.想象过程往往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第二是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内容基本是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者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比如角色表演时幼儿扮演爸爸妈妈,也是对父母行为的一种再现。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与幼儿在不断的发展,创造想象开始逐渐的发展。第三是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幼儿想象的夸张性表现主要有两点:1.夸大事物的某部分特征,比如在画一个小孩子放风筝将小孩子的手画的很长,对于这个表现要能够理解其含义。2.将现实与假象混淆,孩子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感知分化不足,容易分不清假象与现实。一个小班幼儿在进行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时,幼儿扮演小白兔被大灰狼抓着之后害怕的哭了起来,而且还在不停的“大灰狼会吃掉我的”,甚至在几天以后的游戏中幼儿也不愿当小白兔,这就是因为幼儿在玩游戏时无法将想象与现实分清楚。我们作为家长成人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定义
本文标题: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9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