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哲学与人生教案之10(修订版)
江苏省锡山中专备课笔记课题序号10授课班级13511、135121352、1353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形式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授课章节名称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使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目的1.认知:(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案例、故事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指导素质演练2、学习指导参与践行第二题教学后记江苏省锡山中专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哲学观点: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人生观点: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哲学观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生观点: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江苏省锡山中专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创设情景启发思考二、引思明理:多媒体展示:马航失联【学生思考】为什么十多个国家利用高科技手段,调派大量舰船、飞机、卫星却搜索不到马航失联客机的任何信息?【教师分析导入】没有任何信息就很难寻找,一旦确定在南印度洋坠毁,有了目标就容易寻找。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人生观点: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小故事:撒哈拉沙漠实验: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学生分析】事实说明,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不能走出沙漠。目标越清晰、长期越成功。【教师分析引导】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群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想成为有清晰、长期奋斗的人吗?现在开始设计奋斗目标吧!【结论一】人生要有目标哲学观点: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一)历史事件:“西安事变”【学生思考】这一历史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归纳】人们活动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结论一】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二)历史事件:“北平和平解放”江苏省锡山中专【学生思考】这一历史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归纳】傅作义将军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人民方面,保护北京古都,推动解放战争历史进程的发展,为北平解放做出贡献。社会规律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具体的历史进程是需要人的活动来实现的【结论二】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生观点: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世代之眼」——比尔.盖茨阅读材料P126:目标的重要性【学生思考】为什么比尔.盖次伟大之处在于他具有「世代之眼」?【教师归纳】独特的眼光、独特的管理手段,使之成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制定的人生目标: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不断促使他成为商业奇才,微软的成功也推动IT业的未来。【结论一】明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分享】尼克.胡哲语录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人生观点: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想一想:自己的一生有多少目标?看一看:A的目标读故事:游泳的故事【学生讨论】你认为:A的人生目标现阶段能实现吗?为什么?A处理“钓鱼岛事件”的方式合适吗?为什么?【教师归纳】目标要看得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结论一】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哲学观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名言【学生思考】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一种新的社江苏省锡山中专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分析引导】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论一】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多媒体: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教师讲解】讲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结论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对比:“徐向前和胡宗南两人的不同命运”故事:打工妹在人们的非议中开始的财富【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结合人生目标的选择,谈谈为什么这两个人的结果截然相反?谈一谈你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目标的认识?【教师归纳】要确立人生目标就要认清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趋势与要求,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结论三】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人生观点: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人生目标?案例: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案例:山田本一,凭智慧战胜对手P133【学生思考】:结合小李和小王的经历,说明确立人生目标需要符合自身实际。江苏省锡山中专三.学生活动四、课堂小结【教师归纳】首先,实现人生目标,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握社会需求,把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其次,实现人生目标,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再次,实现人生目标,要制订详细计划,付诸实施。最后,实现人生目标,要能坚守正确的人生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结论一】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小组活动】“策划我的人生目标”第一步:设计人生目标蓝图。1.我的人生目标:5.我一周的目标:2.我高中阶段的目标:6.我一天的目标:3.我一个学期的目标:7.我一节课的目标:4.我一个月的目标:第二步:相互交流,相互监督。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意见,修订和完善个人目标。第三步:通过推荐或自荐方式,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全班面前交流。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怎样的人生目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校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
本文标题:哲学与人生教案之10(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5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