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部分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3、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4、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5、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家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理沦自然科学的发展。6、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深刻批判的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答:在《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五章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刻批判了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五种谬论分别是:1)杜林的生产价值论。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7、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8、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合。9、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剖析。答:恩格斯全部剖析了黑格尔命题。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黑格尔认为绝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部分,即现象和现实。现象只是偶然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具有必然性及符合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因而是合理的。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附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10、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体现?答:首先、按照黑格尔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的真理体系,人的认识到黑格尔这就结束了。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最后、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都不过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暂时的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体系,人类社会必须有一个终点,普鲁士王国所许诺的等级君主之政体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11、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影响?答:1)、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广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产发现在还让人惊奇的丰富思想。2)、黑格尔哲学不自觉的指出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的认识世界的道路。12、简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答: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的暴力工具。(3)军队、警察、监狱等特殊武装力量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4)资产阶级国家不能“自行消亡”,而必须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将它打碎,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5)无产阶级国家只能通过“自行消亡”,当社会上没有任何阶级需要镇压的时候,国家也就不存在了,那时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来代替。(6)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13、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暴力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14、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说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2)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不能直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3)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不具备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还要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事实上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因此国家还不能消亡,还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才能自行消亡。15、学习《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1)学习《国家与革命》阐明的国家学说,使我们认清当今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它为了欺骗人民,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治形式,标榜实行全民民主。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清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发挥它的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增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条件,以便于国家“自行消亡”。(3)通过学习这一光辉著作,有助于我们识别当今世界上资产阶级辩护士们所散布的资本主义是“人道”的、“永恒”等谬论,认清“西方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增强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坚定性。16、《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基本思想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主要内容是: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应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为了发展内地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尽量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0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