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qc成果
QC研究成果1一、前言XX煤炭专用线工程施工内容包括线路、桥涵、房建、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房建及桥涵施工过程中,根据甲方及监理反馈的信息,针对混凝土的蜂窝及麻面现象,项目部质量管理部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质量不降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为此,成立质量分析与技术改进小组。二、小组概况:混凝土表面质量改进小组(表-1)小组名称混凝土表面质量QC小组组建日期2XXX年7月1日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姓名性别学历职称小组分工男大专助工组长总负责男中专助工副组长质量总负责男大专工程师副组长技术总指挥男大本助工组员男大本技术员组员男大专技术员组员男中专助工组员男高中线路工组员男中专技术员组员QC研究成果2小组人员均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培训,达到八十课时以上,考试合格制表:统计:日期:2XXX.8.15三、选题依据:四、现状调查:针对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我小组对50处(每处1m2)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得到其质量不合格面积为0.2m2。即其合格率为99.6%,而针对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几种因素进行再次分析,通过对存在表面质量缺陷的50个点进行测试统计,并绘制缺陷统计表如下:质量缺陷项目统计表(表-2)序号项目检查总数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蜂窝、麻面503160.8%60.8%2外观尺寸偏差大50713.7%74.5%3不密实平整5059.8%84.3%4颜色不均匀5047.8%92.1%设计要求混凝土蜂窝麻面率不超过0.5%项目部规定混凝土表面严禁出现蜂窝和麻面问题关健施工中,混凝土出现少许蜂窝和麻面选择课题消除混凝土蜂窝麻面现象QC研究成果3频数缺棱掉角裂缝颜色不均匀不密实平整外观尺寸偏差大蜂窝麻面5裂缝5035.9%98.0%6缺棱掉角5012.0%100%合计5051100%统计:董定兴制表:魏金山日期:2XXX.8.30图-1不合格频数排列图统计:董定兴制图:魏金山日期:2XXX.9.10通过柱状排列图可以看出,在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六个因素中,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蜂窝和麻面现象。五、设定目标:99.499.599.699.799.899.9100改进前合格率改进后合格率QC研究成果4水灰比超标细骨料称量偏差大粗骨料称量偏差大使用的小块模板多搅拌机械落后模板表面平整度不好塌落度控制不好石子级配不好砂中含泥量大振捣间隔不合理振捣时间控制不好料法环昼夜温差大气温低机人工人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差培训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六、原因分析:统计:董定兴制图:魏金山日期:2XXX.9.25原因分析图七、确定主要原因:为找出主要原因,小组对因果图中15条末端原因进行逐条分析确认。末端因素一:粗骨料级配不良粗骨料粒径一般为5~40mm无针,片状碎石,级配合理,含泥量小于1%。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二:粗骨料称量偏差大分析:混凝土在整个搅拌过程中,都有技术及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指导,通过泵称对其质量严格控制,其称量偏差不大。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三:水灰比超标QC研究成果5分析:施工为冬季施工,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监理部门及技术部门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加水量,且骨料含水量较小,使得混凝土的含水量过小,给震捣带来困难。结论:要因末端因素四:细骨料含泥量大分析:细骨料取自正定取土场,经鉴定合格,其含泥量〈1.5%。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五:细骨料称量偏差大分析:施工中,整个搅拌过程都有监理及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通过泵称对其质量严格控制,其称量偏差不大。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六:模板表面平整度不好分析:模板使用年限已久,造成其锈着不平,从而使其在支护过程中造成中不能严密。结论:要因末端因素七:施工人员培训少分析:震捣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都经受长期正规培训,经考察合格后,持证上岗。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八:施工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分析:震捣施工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震捣工人,熟知本岗位的职能和工艺技术标准,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能够熟练操作设QC研究成果6备。对此,我小组于2XXX年12月10日对10名震捣工人进行技能测试考核,结果见(表-3):员工素质测评表(表-3)参考人数不合格人数合格人数优秀人数合格率(%)10082100%统计:制表:日期:2XXX.9.30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九:人员责任心不强分析:参加震捣作业的施工人员大多为零工,施工队对其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使其工作积极性不高,随便应付。结论:要因末端因素十:震捣时间不合理分析:震捣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其震捣时间应控制在30-60秒,而通过现场调查到实际震捣时间如表-4。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十一:震捣间隔大分析:震捣间隔是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标准震捣间隔应不大于5d,而通过现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实际震捣间隔时间如表-4。结论:要因震捣偏差调查表(表-4)震捣时间50s70s60s45s49sQC研究成果7震捣间隔8.2d6.3d4.7d7.1d8.0d统计:制表:日期:2XXX.10.5末端因素十二:搅拌机械落后分析:搅拌机械为350滚筒搅拌机,不是自动供料搅拌机,会给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但整个搅拌过程中都采用磅称供料,且搅拌时间控制合理,在此前,采用同样的搅拌机械,混凝土表面质量合格率曾达到过100%。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十三:使用小块模板数量多分析: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90%以上模板采用1000Χ1500规格模板,符合规范要求。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十四:施工气温低分析:施工为冬季施工,平均气温较低,可能会给混凝土的养护带来不便,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采用了合理的暖棚式养护,其养护温度高于+4℃,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结论:非要因末端因素十五:昼夜温差大分析:同末端因素十四。结论:非要因八、制定对策QC研究成果8针对上述造成混凝土蜂窝和麻面的四项主要原因,我小组的经讨论研究,制定对策如下:要因对策表(表-5)要因对策WHAT目标WHY措施HOW活动时间WHEN地点WHERE负责人WHO水灰比超标磅秤称量或采用自动供料搅拌机水灰比偏差≤3%准确计算骨料含水量,利用实验方法检验含水量,并根据配合比对其偏差给予精确纠正全过程现场及实验室田小永李岩董满收人员责任心不强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工人积极性使其溶入工程,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分项工程结束后,进行现场调查考核,奖优罚劣全过程现场苏俊生聂原生模板不平整精密打磨、涂刷使模板平整度≤1%采用角磨机和有丰富打磨工作经验的工人对不平整模板进行精密打磨全过程现场张志伟魏金山震捣间隔大现场监督指导控制震捣间隔偏差≤±1.5d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全过程现场董晋生董定兴统计:制图:日期:2XXX.10.15九、对策实施水灰比超标:准确计算骨料的含水百分率,精确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的加水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派有专门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准确称量加水质量,使其水灰比偏差≤3%。人员责任心不强: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工人积极性,项目部定期对各施QC研究成果9整改后整改前混凝土表面优良率蜂窝麻面面积百分比混凝土表面优良率99.60%蜂蜗麻面面积百分率0.40%工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对质量优秀的施工队伍和作业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相反,对产品质量不能达标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模板不平整:采用角磨机和有丰富打磨工作经验的工人对不平整模板进行精密打磨,并指派专门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其质量进行抽查考核,使其平整度小于1%。震捣间隔大:在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水平的基础上,主要靠指派专门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将整个浇注长度分为若干震捣间隔单元,严格控制其震捣间隔,使其偏差不大于1.5d。十、效果检验通过我们小组对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的调查,并针对其主要原因做出研究决策,使其表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消除了蜂窝、麻面现象,使其表面质量合格率一次性达到100%。如图:统计:董定兴制图:魏金山日期:2XXX.10.25十一、巩固措施1.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2.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强化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使广QC研究成果10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3.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进行入场教育和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提高劳动技能。4.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质检工程师派遣制、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十二、效益分析经过本次QC攻关,在XX专用线改造工程中的桥涵、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表面一次合格率达100%,完成了预定目标。本次攻关后,混凝土表面质量优良,且没有造成质量其他方面的损失,满足了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要求。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小组的集体攻关能力。十三、总结两个QC小组活动都结束后,在12月27日晚,质量管理部召开了内部会议,对此次活动作了总结,并由两个小组的组长写出总结报告,报总经理室备案。
本文标题: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qc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