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数据驱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数据驱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姓名;贺维力单位;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时间:2016年6月[论文摘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数据驱动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利用任务去学习能力。作者:贺维力单位: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职务:教师电话:15838238021一、数据驱动教学模式的提出数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计算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二、数据驱动学习解决的痛点:效率、效果提升学习效率、效果,或者通俗一点,提高学习分数是目前教育绕不开的目标。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才是王道。但在目前教育生态中却是最绕不开的。“通过科学减负、高效提分,减轻老师的负担,并帮学生找回学习信心之后,校园中的师生才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探索未知、培养更多素质和能力。回到教育的本质、回到效果。”借助数据驱动学习系统通过精准出题、高效批改、智能分析,真正让老师从繁重的教学劳动里解放出来,老师才有可能去搞其他的教育创新。“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老师批改暑假作业可能需要一个星期,现在使用了快乐学,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技术可以让传统行业变得更高效。”而对于学生,基于数据的分析可以给出了清晰及时的学习反馈,把复杂繁冗的题海,简化为精准有效的学习。具体而言也分为三点:第一是诊断引擎,通过每次测试,学生会收到个性化诊断报告,报告详尽统计了错题分布、知识点掌握情况,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地图”;第二是错题本,通过有效反馈、错题本和报告,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容易出错的题,甚至知道哪些题不该错,并且系统会推荐相应的知识讲解和复习建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分找到自己的“提分通道”;第三点是兴趣引导,快乐学帮老师从出题、批改和分析中解放了出来,这时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甚至让教学变得更有趣味,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三、数据驱动教学设计的原则在“数据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数据的可信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教学数据既要涵盖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能服务于教学,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数据时,可根据课程不同的知识要点,将一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项目,再将每个子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单,每个任务单涵盖一定的课程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每个任务单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引出任务。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以科学实用为准则,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在设计项目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数据的设计要有可行性。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较熟悉、易理解、感兴趣的数据,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业管理系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项目的设计要难度适中。设计的项目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简单。项目的难度过高,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望而生畏”。项目的难度过低,一方面,会降低教学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习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三)项目的设计要有综合应用性。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交融结合,并注意与横向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四、“数据驱动”教学环节的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实施:明确任务、剖析问题;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作品展示、点评总结;项目实战、巩固创新。(一).明确任务,剖析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任务单,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分析讨论中来。比如,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成绩出来后,为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历史学科成绩,我把学生的成绩密码和序号给学生,并告诉学生登录的具体流程,这样,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成枯燥无味的任务来应付,而是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二).独立动手,合作学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又称“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详细阅读与分析成绩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合作学习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经验为中心,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三).作品展示,点评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汇报成果,各小组可以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谋求的解决方法,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果及时地一一进行分析点评,在点评分析过程中,教师把整个学校以及本班级的二测成绩进行汇总和统计,便于学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既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也要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四).项目实训,巩固创新在课程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结合当前的学科发展过模拟职场情境,提出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办法,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在和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中,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和重构,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五、结束语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数据驱动”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锻炼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的大型考试奠定基础。因此,数据驱动教学法不失为进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学历史教学,2002,(8).[2]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探索与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
本文标题:浅谈数据驱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9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