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土建部分)
福建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检)员培训土建专业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0年03月培训内容第一部分、变电站附属建构筑物第二部分、变电站房屋建筑物说明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从2006年9月15日起在国网公司系统推广应用,而国网公司推行“两型一化”的时间为2008年1月1日,因此部分内容不适合两型一化内容,如第29章混凝土防火墙工程施工工艺等。图册中对每一项施工工艺,均从适用范围、施工流程、工艺流程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示例图片、主要引用标准五个方面予以讲解。2、每章的”质量验收“与”主要引用标准“中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是2005年6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发改委),现应改为采用2008年4月2日起实施≪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企业标准。3、作为土建质监(检)员应掌握使用工程质量检测工、器具,要求必须配备一套土建工程质量检测工、器具,以实现施工、检查记录数据的真实性。4、南京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了本书的编写。第一部分:变电站附属建构筑物第一节:变电站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二、效果要求三、工艺流程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郊区型道路工程。二、效果要求1、道路表面平整,排水顺畅无积水,色泽一致无色差、无污染及观感良好;无裂缝、印痕、脱皮、起砂、蜂窝、麻面、车轮印迹、啃边掉角等缺损;基本无龟裂;边缘倒角,线条顺直、接头无错位;胀缩缝设置规范,位置准确、缝壁垂直、缝宽一致,填缝密实美观,缝缘清洁整齐。2、主要项目偏差要求:路面宽度偏差:±10mm,路面平整度偏差≤3mm,纵坡标高偏差±10mm,横坡偏差±0.25%,纵缝顺直度偏差≤10mm,横缝顺直度偏差≤10mm,板边垂直度偏差±5mm,相领板高差偏差≤3mm,井框与路面高差偏差≤3mm。三、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放线路槽土方开挖排设各种过路管道路槽碾压检验垫层施工稳定层施工模板安装验收(胀缝设置)砼面层浇筑压实、收光、倒角胀缩缝处理覆膜养护及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负责,项目质检员、施工队长、施工队技术员、班组长及相关操作人员参加,做好道路施工专项方案策划(含胀缩缝规划平面布置图)及技术交底。2、路面用水泥、石子、砂应在施工前做好工程材料计划,采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水泥、尽量同一批次的水泥、石子、砂等,以保持道路完成后色泽一致。3、砂、石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控制,根据气候等条件调整施工配合比;后台搅拌项目质检员、施工技术员应不定期检查配料情况并及时纠偏。4、模板安装:采用钢制定型模板,根据定位放线安装道路模板,为防止模板跑模,模板外侧采用钢筋固定;模板接头要紧密,接口应平整,模板边沿顺直,不能有离缝、前后错茬、高低不平现象;如钢模底部有缝隙,应提前一天用同强度混凝土进行封闭;浇筑前模板内侧及顶部涂刷隔离剂。5、钢模安装后必须经班组、施工队、项目部质检员验收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面层的施工。6、面层施工:施工前应做好一定数量的移动遮雨(阳)棚,防止突然下雨等;摊铺时不能远距离抛投混凝土;铺满后按先两边后中间顺序插振,振点间距不大于500mm,不允许过振与漏振;再用平板式振捣器复振,振动梁(滚筒)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低洼处应添加混凝土原料,不得用纯水泥浆填补;施工过程观察模板情况,及时纠正加固。7、振捣人工压光完成后约1小时30分进行(第一遍)初磨(带磨盘,无水膜),初磨1小时后进行第二遍磨光(用刀片,轻压无印痕),第三遍为第二遍磨光时间后40分钟,精平饰面后的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4个小时后覆盖上塑料薄膜,12-14小时后开始浇水养护;严禁局部进行收光,避免色差;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收光时间。(注:操作人员应根据气温情况灵活掌握)8、路面胀、缩缝设置、灌缝:施工前应进行设缝规划,含缝位置、宽度、深度及填料工艺等。胀缝缝壁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两侧粘贴美纹纸,严禁铺土,填料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9、覆膜养护及成品保护: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含作业人员、施工队技术员及项目质检员)负责,每天早中晚各巡察一次(视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得少于两次),每天早晚各养护一次,根据气候条件可适当增加,确保路面一直保持湿润状态;施工完12-14小时后即洒水覆膜、土工布覆盖等,养护天数为14-21d;覆盖薄膜时,要与混凝土表面尽量服帖,起拱不宜过大;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在道路周边相应间隔悬挂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提高保护意识。第二节、保护帽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二、效果要求三、工艺流程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管钢构支架、独立避雷针等的保护帽浇筑。二、效果要求1、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无污染,无蜂窝麻面、气泡、龟裂等缺陷,观感良好;边缘倒角,线条完整清晰流畅,棱角分明,外型美观;保护帽形式、高度统一,朝向一致。2、主要项目偏差要求:表面平整度偏差≤2mm,标高偏差0~-5mm。三、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构支架周围泥土清理保护帽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保护帽顶部抹光拆模保护帽养护及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项目部经理牵头,项目总工、项目质检员、施工队长、施工队技术员、班组长及相关操作人员参加保护帽样板示范的总结分析与交底;同时应做好策划,使保护帽的边角朝向统一、外露高度一致。2、同一区域保护帽尽量使用统一批次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3、项目质检员、施工技术员应不定期检查混凝土的配料情况并及时纠偏。4、浇筑前检查构支架接地或电缆保护管是否做好;基础混凝土顶与保护帽下部交接处须凿毛;采用定型钢模、接缝处粘海绵条,模板必须固定牢固,防止浇筑时发生位移;混凝土与钢管接触面用橡胶条隔开,避免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不规则裂缝;用Ф30mm振捣棒插入振捣,确保振捣质量。5、混凝土表面要一次压光,严禁进行二次抹面;保护帽顶部向外找坡5mm,以便排水;拆模过程项目质检员全程跟踪,严禁野蛮拆除;拆模后,局部修补应由有经验的固定师傅在施工技术员的指导下及时进行,修补前应进行试配。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将钢管表面泥浆清除,或事先在钢管上包裹塑料布;应在12h内浇水覆膜养护,养护过程要求专人每天定期检查并记录,确保始终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天。第三节、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二、效果要求三、工艺流程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变电站内断路器基础、隔离开关基础、变压器基础、独立避雷针基础、电抗器基础、GIS基础及构支架基础等。二、效果要求1、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严禁二次粉刷;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色泽一致无污染、无龟裂及观感良好;外露边角倒角,线条完整清晰;地脚螺栓等预埋件位置、平整度准确,满足电气安装无垫片精度要求。2、主要项目偏差要求:表面平整度差≤3mm,标高偏差0~-10mm(设备基础应控制在±1mm,满足无垫片安装要求),预埋件中心位移≤5mm,预埋件与混凝土面的平整度≤2mm,预埋螺栓:同组柱角中心位移≤5mm、同一柱脚螺栓中心位移≤2mm、标高偏差+10~0,预留孔洞中心位移≤10mm。三、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放线基槽、基坑土方开挖垫层混凝土施工基础钢筋制作、绑扎基础模板安装螺栓预埋混凝土浇筑杯芯模板、侧模拆除混凝土养护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土方回填地基验槽隐蔽验收坍落度检查、试块留置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项目质检员、施工队长、施工队技术员、班组长及相关操作人员参加外露基础样板示范的总结分析与交底。2、同一区域基础用水泥、石子、砂应在施工前做好工程材料计划,采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水泥、尽量同一批次的水泥、石子、砂等。3、砂、石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控制,根据气候等条件调整施工配合比。4、后台搅拌项目质检员、施工技术员应不定期检查配料情况并及时纠偏;模板、预埋件专项验收与加固,项目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浇筑。5、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施工,插入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30~50mm。6、拆模过程项目质检员全程跟踪,严禁野蛮拆除;拆模后,局部修补应由有经验的固定师傅在施工技术员的指导下及时(24h内)进行,修补前应进行试配。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浇水养护,并在修复后及时覆膜养护,养护过程要求专人每天定期检查并记录,确保始终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天。8、拆模修补后应及时用木条对外露基础的边角进行成品保护,保护期尽量延长至设备安装完毕,以避免设备安装过程造成对成品的破坏。第四节、混凝土框架清水防火墙工程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二、效果要求三、工艺流程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变电站的主变及高抗防火墙施工,实现混凝土框架清水防火墙目标。二、效果要求1、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表面密实光洁,一次浇筑成型,不得抹灰修饰;无蜂窝麻面,无气泡、夹渣、露筋、气孔、胀模等现象;混凝土框架柱三角形(或圆形)倒角,线条清晰、顺直;清水砖墙表面平整、无污染,砖缝饱满、清晰、平直,棱角分明,颜色一致。2、主要项目偏差要求:墙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1000、且不大于20mm,墙顶标高偏差±5mm,墙身截面尺寸偏差±8mm,墙身表面平整度偏差≤5mm,墙体平整度偏差要求3mm,墙体垂直度偏差要求3mm。三、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础施工框架柱钢筋加工安装框架柱模板安装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框架梁模板安装框架梁钢筋加工安装框架梁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勾缝养护、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四、主要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土建专工、项目质检员、施工队长、施工队技术员、班组长及操作人员等做好专项方案策划,包括电脑预排效果图,根据框架实际空间合理确定灰缝厚度及层数,柱接缝统一高度、位置设在梁底,同时做好样板示范及技术交底。清水混凝土框架施工1、尽量使用同一批次的砂、石子及水泥,同时控制砂、石含泥量,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色泽一致。2、梁柱模板宜选用定型覆膜模板;柱边倒角,宜使用塑料角线,角线与模板用胶粘贴紧密,无法粘贴的接触面处夹设双道海绵密封条,与模板挤紧,防止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经班组、施工队、项目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3、钢筋在绑扎过程中,所有铅丝头必须弯向柱内,避免接触模板面。4、柱子浇筑分层连续浇筑,每层以50~70㎝为宜,不宜超过1m,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过程中须安排专人看模并及时加固。5、从梁端向柱内下混凝土时,将柱箍筋及梁端主筋局部间距加大并临时固定,混凝土浇筑快到顶时,重新恢复绑扎。6、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混凝土强度通过试压同条件试块评定;拆模完成后应及时派专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浇水养护和成品保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拆模过程项目质检员全程跟踪,严禁野蛮拆除。清水砖墙施工1、砌筑用砖应采用节能环保砖,采用优等品,砖块颜色均匀,棱角分明,规格尺寸误差不得大于2mm;要专人精心挑选,主要控制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及色泽;砌筑前,应对砖进行二次挑选,选择合格的砖进行砌筑;非整砖一律用砂轮切割机切割;砌砖前1d或2d(视气温情况而定),应将砖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水浸入砖四边1.5为宜。2、选择优秀泥水师傅,熟悉工程的质量要求及预先策划的效果要求,砌筑样板试验墙讨论确定清水砖墙的砌筑工艺。3、砌筑根据电脑预排效果图确定灰缝厚度及层数,双侧皮数杆控制砖层水平位置,在框架柱上用墨线弹出砖墙的外边线,用以控制墙体的垂直度。4、墙体当
本文标题: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土建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0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