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教育资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过程和方法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引入新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入)师:在蒸发皿中到人少量白醋进行加热问:同学们闻到了什么气味?生:是醋问:醋与同学们之间有一段距离,为什么我们还能闻到醋的气味?生:答(有鼻子或有味觉等)问:你看到醋跑到同学们的鼻子里去了吗?生:没有问:可是为什么我们大家都闻到了醋味?生:------引导:例如空气,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可是它确实是存在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在我们身边除了空气还有其他看不到的东西,引入今天的新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回答进行引导)师: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三、新课部分活动7.1选择一种模型:观察1师:用炭素笔(或粉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说明什么?生:能看到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屏显:现象:会看到炭素笔形成的笔迹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的。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观察2:一杯染色的水,从外观上看是连成一片的,用吸管吸取少量的水,吸管里有一段水柱,(一滴滴的挤出),看到什么现象?说明水也可以分成无数小颗粒。观察3: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教育资源生:答屏显:现象:看到高锰酸钾颗粒变小,整杯水变成紫红色。说明:水与水(小微粒)之间有空隙。观察4: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和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生:答屏显:现象: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说明:水与水之间有空隙,酒精与酒精之间有空隙。师: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对上述和现象2和3进行解释。(讨论2分钟后回答)学生1:选择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高锰酸钾在水中溶化成十分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水充分的混合后使水的颜色变红。学生2:选择模型2,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所以水的微粒和酒精的颗粒互相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合以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师:如学生选择另两种模型可以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对于其他的模型也应进行鼓励,但应给学生指明模型2是最合理的。师: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板书:一.分子的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分子。生:阅读第26页相关的最后一段。师:介绍分子的大小。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学生看图7-3,可告知分子的排列常常是十分有规律的。)举例:1.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2.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3.如果把1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多久才能跑完?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公布结果(约9000年)学生感到很吃惊,从而更能体会分子之小,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先猜想。师:介绍分子直径数量级如果将分子看作是一个个的小球的话,这个小球的直径只能用10-10m来衡量。人们常将10-10m称为1埃。如水分子的直径为4个埃,氢气分子的直径为2.3个埃。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可总结如下结论。结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教育资源思考:分子是否会运动呢?学生猜想,试举例活动7.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屏显)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实验1、气体的扩散现象(观看视频)实验2、液体的扩散现象师: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实验3、固体的扩散现象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生: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填写课本)师: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生:讨论后进行如下回答。①烧好的菜一端上桌,香气扑鼻。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②将糖块投入到水中,糖块会溶化,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③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④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说明分子在运动。师:得出如下结论结论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思考: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呢?生: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教师引导:地球引力活动7.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师: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生: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生: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生:讨论后回答如下①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②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师: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生: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师: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结论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读一读生活物理社会教育资源师:仔细阅读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物质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运动情况宏观特性固态很小只能围绕某一点做振动即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液态气态生:阅读后完成表格余下部分的填写。教师再做总结。师: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①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②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生:①1nm=10-9m③纳米金属有超塑延展性。纳米陶瓷硬度高、耐高温而且有一定的塑性。纳米材料还有很强的抗菌性。四、板书设计7.1走进分子世界一.分子的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分子。二.分子模型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同时还存在排斥力五.作业布置完成《物理补充习题》P15-16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课堂气氛很好,特别是在猜测分子到底有都小时讨论很激烈。从作业反馈情况看,掌握较好。多媒体的使用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6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