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如何应对网络时代-讲座
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提纲1把脉网络时代与网络舆情2网络舆情的焦点和诉求取向3舆情热点事件及官员的“行为失范”4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媒体与回应舆情1把脉网络时代与网络舆情1.1网络是什么?网络是新兴的、迅速发展的经济形态网络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网络是国家政治治理的新领域、新平台网络是军事斗争和国力竞争的新战场网络是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新阵地网络是精神家园的新空间网络是日益发育的社会场域——网络社会互联网开创了一个暂新的网络时代,带来的是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新社会、新生活……1.2网络时代的社会政治意义•众声喧哗的网络:谁都在说,谁都想说,谁都准备说。•麦克风式的网络:地方性声音可以传遍全国。•注意力为王的网络:眼球效应,炒作。有人希望被注意,一被注意就成名;有人害怕被注意,一被注意就前程尽毁(中箭即倒)。•情绪化的网络:怒火之战、口水之战。•极端化的网络:群体极化、群体无意识、乌合之众。•暴力化的网络:烧烤式聚焦。•无处藏身的网络:人肉搜索使人无处藏身。•人为操控的网络:媒体、网络推手,网络策划公司,网络领袖。•强力监督的网络:互联网使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变硬、变实、变强!•瞬息万变的网络: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娱乐至死的网络:一切事件、人物都会被娱乐化、无厘头化。•颠覆权威的网络:解构、戏说、恶搞。•充当第四媒体的网络:网络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孔不入、无法逃避!1.3舆情与网络舆情界定1: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王来华,2003)。界定2:舆情是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刘毅,2007)。界定3:舆情即社情+民意(社情即社会客观情况;民意即民众的意愿)(陈月生,2005)。我的定义:舆情是含有态度的信息。公众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信息就是舆情。对舆情的理解1、舆情是态度,不是事实。因此,关于事件的描述不是舆情。2、舆情是公众的态度,是专家、百姓的态度,不是媒体的报道。3、舆情是民众对社会现象和公共事务,尤其是对政府及官员的看法,是社情民意。4、舆情类型:社会舆情研究、网络舆情研究、境外涉华舆情研究、社会思潮、特定事项舆情,以及舆情信息理论研究。舆情与舆论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不能随意说“舆论认为”;个人感觉更不等同于舆论。舆论是公众发出的或者通过媒体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现象、问题、事件的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是含有态度的信息。公众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信息就是舆情。舆情主体;公众;舆情对象:社会现象、事件;舆情度量:没有标准;舆论主体:公众和媒体;舆论对象:可以是某个意见;舆论度量:要达到一定人数(1/3)舆情与信息信息(information)就是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信息的存在是普遍的;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中。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信息也不同于舆论、舆情。信息∈消息、舆情∈舆论、民意、思想、思潮舆情与民意民意(publicwill,peoplewill):人们公开表达或调查发现的对于公共问题、公共事务的明确态度或意见,一般具有影响甚至决定政府行动的功能。民意是谁的意见?——人民的意见、老百姓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公众的意见?民意表现:声音、判断、意见、态度、感觉、概念?民意的了解方式:测验、调查、访谈、被代表?民意的量度:人数、强度、稳定性中国很少用民意概念:民心、民情、民愿、心声政策决策如何体现民意?如何做到执政为民?网民的政策认知态度:网络时代的政策误读现象公共政策误读现象研究.doc专题:网民的政策误读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增强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关注度,一些知名网站和论坛的留言的功能激发了网民的参与度,如人民网、新浪网、天涯论坛、南方周末等。中国多数网民对公共政策的态度以情绪和情感为主,理性判断较为欠缺。政策误读意指网民对公共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或政策措施方法等的质疑和消极批判倾向。突出表现在网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看法与政策本意的不一致,包括“政策正向误读”和“政策反向误读”。政策误读案例一:质疑水价调价—政策正向误读“2009年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水价提高了4.7%,多个城市正在进行调价前的听证等准备工作,你怎么看本轮水价上涨?”至2010年3月15日,网民投票结果如下:“不合理,水厂喊亏挤占民众利益”:8315票,占62.94%;“中立,但请让水价成本透明化”:3786票,占28.66%;“合理,可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浪费”:972票,占7.36%;“其他”(137票,占1.04%)。网民观点:(1)认为缺乏知情权,难以合理判断。92%的留言帖阐明了该观点。(2)建议在水价成本透明化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水价。(3)认为水价调整不是根本,现有的政策缺乏公平,有利于既得利益阶层。(4)怀疑政府能否做好涨价后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机制。(5)发现现有相关政策打着“环保”旗号,不能真正用于环保。(6)认为听证会是形式,市民的意见无足轻重。网民政策误读:网民总体上从正面来领会政策目的,认同节约用水和环保目的。但是,水价应不应该上涨?上涨多少才合理?网民可接受的标准与政策规定是有差距的。首先,由于信息不透明,网民对水价的成本不了解,从而强烈要求水价成本透明化。其次,受以往政策目的不明的影响,网民怀疑“环保”和“补偿机制”难以落到实处,听证会也是形式和过场。再次,对既有政策制度造成的不公平心生不满,认为水价调整是倾向于既得利益阶层的政策延续。政策误读案例二:公务员错时工作遭炮轰—政策反向误读为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堵塞,宁波市于2009年12月20日发出通知:12月21日起,宁波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为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30分。至2010年1月10日南方周末网民调中心共有15869人投票。投票结果如下:“缩短工时说明公务员工作量不足、应裁减公务员”:12784票,占80.32%“难以苟同,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1820票,占11.44%“可以理解,只要不影响履行职责”:1311票,占8.24%。网民质疑观点:(1)质疑政策目的,认为政策目的不是为公共利益而是为公务员利益。(2)认为政策措施缺乏公平性。“错时早有,为何仅限于公务员?”(3)认为政策措施难以达到政策目的。“谁能保证非上班时间,公务员所开车辆就不在市内通行呢!”(4)认为政策制定主体享有特权。“公务员是车多又闲的典型代表”。(5)网民认为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政策措施加剧负面效应。(6)网民要求裁减公务员,廉政高效。(7)网民要求对私企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工时和利益加强关注。网民政策反向误读:网民从与政策制定者本意相反的方向来看待政策目的,从根本上否定政策目的和政策措施。网民批判宁波公务员错时政策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网民认为政策的受益者是政策制定者群体。政策制定者群体以往的负面形象使其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下降,影响网民对政策目的的理性判断。网民甚至由此及彼,批判不公平现象,进而提出裁减公务员、社会各阶层同等待遇的利益诉求。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公共政策态度是公众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满意与否的心理感受以及相应的支持或反对的心理倾向。近年来,公众通过网络对政策施加的影响日益显著。基于“网络公共空间”与哈贝马斯的“理想传媒”,“网络话语空间”、“网络舆情空间”、“网络论政”不断被学者提出。网民的政策态度对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压力机制也在逐渐增强。因此,网民“正读”政策还是“误读”政策往往直接决定政策的成败。公众政策态度形成机制.doc认知情感政策刺激印象感知政策政策认知政策情绪公众批判,改进政策,利益诉求公众支持比较倾向认同不满图1:公众政策态度的形成过程公众和网民政策态度形成过程(1)政策认知的形成。在“政策刺激”下,公众“感知政策”,相关联的“印象”浮现,“印象”对“政策认知”的作用体现在公众对政策信息选择性认知,并且公众还根据印象预测政策可能的结果。(2)政策情绪/情感的滋生。在“政策认知”基础上,公众潜意识进行“多重比较”,对政策制定主体期望标准与印象中的形象进行比较,产生不信任感或信任感;印象中以往政策导致的群体利益差异比较,强化了该政策可能体现的利益差异比较,导致公众产生不满、不公平等负面情绪或公平感等认同情感。(3)政策倾向的产生。公众通过印象和比较形成对新政策的认知、情感,并且具有一定的行为倾向。若否定政策,进而或有改进政策措施和利益平等的诉求;若公众期望标准与印象形象具有一致性,比较后感觉合理公平则会产生认同感,支持政策。上图中没有将政策失效情景、政策结果预测放进去,主要是这两个因素由印象衍生。政策刺激政策认知政策情绪政策倾向政策沉淀政策感知政策认知定势公众和网民的政策态度形成过程政策认知定势——政策沉淀对政策认知的影响政策认知定势是在客观政策背景下,公众通过以往的经验和事实对政策制定部门和政策主体形成固有印象,在受到新政策刺激时头脑中相关的印象被唤醒、激活并浮现,强化对政策内容特定部分的感知,形成选择性的政策认知的一种认知模式。政策认知定势形成的主观原因是认知主体的选择性认知模式或认知习惯,客观原因是政策沉淀。印象根源于社会现实,印象是公众对政策背景的主观反映,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可视之为政策沉淀。政策沉淀是某一时期政策的残留,是前期政策结果对后续政策的潜在影响或效应。政策沉淀客观存在,处于潜伏状态。新政策刺激可使之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政策印象实质上是政策沉淀的反映,并通过政策认知定势对公众的政策态度起作用。印象政策背景政策感知政策刺激政策认知比较对政策情绪/情感的影响比较产生情绪情感。负面情绪主要源于比较,公众的期望标准和负面印象对比产生不信任感;以往政策结果导致的利益差异对比产生相对剥夺感;现有政策可能体现的利益差异对比产生不公平感。不信任感影响网民的政策态度。“政策适用主体对政策执行者的信任程度是影响政策能否被认同乃至被接受的关键性因素”。公众作为政策相关主体,信任危机容易导致否定的政策态度。比较是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的心理动因。比较心理是网民产生心理不平衡、不平等感的根源吗?还是社会本身存在的利益差异悬殊?“权益失衡是导致社会公平感弱化的根本原因?”网民政策误读的原因网民政策解读的特征:网络空间体现的是虚拟的民意与政治,其政策态度现实的哈哈镜式的、近似的反映。政策批判迁移。由此及彼,借题发挥,相似事件的负面经验和相关政策的失效,影响网民对新一轮政策目的和政策措施的判断;情绪多于理性。网民的政策态度以情绪宣泄为主,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不足,情绪化、片面化;群体压力。少数网民对政策措施的中立态度被多数网民的情绪洪水压倒;信任危机。政府公信力和社会信任缺乏;利益诉求强烈。网民有强烈的政策倾向和利益诉求;网民政策误读的主观原因政策认知定势和刻板印象的作用;政治成熟度不高,想说不知怎么说,没有场合与途径说;利益矛盾好利益冲突;焦虑、压抑情绪的转嫁和宣泄;群体压力:沉默螺旋、一边倒舆论;价值观冲突。网民政策误读的客观原因政策沉淀:前期政策残留对后续政策产生影响;政策制定者的疏忽和失误:不回应、不透明、不公开、不解释、不严谨;信息
本文标题: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如何应对网络时代-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1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