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教材过关课件: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共26张PPT)
1.定义:燃烧是指_________与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2.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②与______________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也叫可燃物的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反应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最低温度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灭火的原理:(2)灭火的方法:①用水扑灭火灾是最常见的灭火方法;②清除可燃物,设防火隔离带;③隔绝氧气(或空气);④使用灭火器材灭火。温馨提示:降低温度灭火只能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而引起爆炸。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有限的空间大量的热迅速膨胀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概念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______反应可燃物在_________内急剧燃烧而引起爆炸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能量变化放热明显放热明显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放热明显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发光发光发光无明显现象发光联系都属于______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温馨提示: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但自然界中的爆炸现象并非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气球爆炸。氧气氧化有限的空间氧化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禁止燃放鞭炮禁止放易燃物易燃物质___________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吸烟4.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1)室内起火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沿墙壁跑离着火区。(2)煤气泄漏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燃煤炉子取暖要注意_________。(4)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5)进入枯井或深洞时应______________。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通风严禁烟火做灯火试验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意义:(1)能量变化①放出热量:如;②吸收热量:如。(2)能量变化的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2.化石燃料的利用三大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①煤的组成: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②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煤焦油、焦炭和煤气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石油、天然气(2)石油①石油的组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②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3)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烷(CH4)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意义:(1)条件:①燃料燃烧需要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__。(2)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4.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产生了很多污染。如:酸雨、化学烟雾等。氧气或空气接触面积5.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能源的分类能源分类定义实例可再生能源不随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可再生能源随本身的转化或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2)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常见的清洁能源有乙醇和氢气,这两种能源均为可再生能源。①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是_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又被称为绿色能源,它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氢气: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为_______,是最清洁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作为能源具有的优点:清洁、热值高、来源广泛。(3)其他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温馨提示:环境保护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解题时要结合实际进行解答。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H2O太阳能、风能、水能2.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_;遇到明火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0%~74.2%CH45%~15%CO12.5%~74.2%H2(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__;(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变废为宝,节约资源3.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隔绝氧气【解析】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正确;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正确;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改变,错误。【点拨】燃烧有三个同时必备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因而灭火的原理有三个: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解析】A.棉纱属于易燃物,长期堆放在不通风的车间里会由于缓慢氧化引起自燃,故不合题意;B.液化石油气残液很易燃烧,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很容易引起爆炸,故不合题意;C.电线老化短路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符合题意;D.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将会产生爆炸,打开排风扇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可能会爆炸,故不合题意。【解析】(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2)A.乙醇汽油是普通汽油与乙醇调和而成。由此可知乙醇汽油是混合物,不正确;B.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正确;C.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正确;D.乙醇可再生,汽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正确;(3)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热值高,来源广泛;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不方便,获得氢气的成本高。【点拨】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其中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或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制备氢气的原料可以是水,原料来源非常丰富,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气是高能清洁燃料。但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不方便,获得氢气的成本高,所以氢气作为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装置】【实验步骤】A.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甲所示),观察现象。B.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乙所示),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实验乙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分析】1.实验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实验甲中热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虽然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着火点,但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实验乙中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既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实验乙再次说明:燃烧必须要有氧气(空气)。【实验结论】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注意事项】1.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隔绝氧气。2.由于白磷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通风。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升高温度【点拨】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涉及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导热CuOA【解析】(1)白磷(化学式为P)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热,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3)烧杯中的热水不但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离。【拓展设问】(4)上述该实验装置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5)另一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6)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白烟会污染空气③④②④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本文标题: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教材过关课件: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共26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4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