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新生儿分类1、根据胎龄分类①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②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足周的婴儿;③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2、根据体重分类①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②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不足1500g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③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g。3、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①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②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新生儿;③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4、根据生后周龄分类①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全,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②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况虽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属重要。5、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①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病史等;②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③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低,脐带绕颈,早产儿,大(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先天性严重畸形和疾病等。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新生儿疾病初起症状常不典型,且变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严密观察。因此,对新生儿常见症状应有所了解。发热与体温不升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C(腋温)环境温度变化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因衣被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脱水热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温即下降。感染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炎,以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呼吸困难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扇动等。呼吸急促:R>60~70次/分呼吸减慢:R<15~20次/分鉴别诊断:1、肺炎、湿肺;2、RDS;3、膈疝;4、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5、肺出血;6、先心病惊厥惊厥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它既可为良性,也可使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近来研究证明,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惊厥必须紧急寻找病因,并立即给予处理。新生儿惊厥的动作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这给医生和家长的判断带来很大困难。检查新生儿有无惊厥,必须把婴儿被包全部打开,仔细观察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到寒冷刺激,肢体即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或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徐动,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具有病理意义的。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轻微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肌阵挛型。1、轻微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2、强直型:多见于早产儿,为四肢强直性抽搐。表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3、多灶性阵挛型:见于足月儿,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1~3次/秒的肌肉痉挛为特征,可由一侧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意识丧失。4、局灶性阵挛型:多见于足月儿,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痉挛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5、肌阵挛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以单个或多个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下肢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破伤风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抽搐、角弓反张等。代谢紊乱、低钙血症,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烦躁不安、惊跳、震颤、屏气、喉痉挛以至惊厥;低血糖,多见于早产儿、小样儿、过期产儿、母亲患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震颤、阵发性紫绀、反应迟钝、厌食、哭声弱及体温不升等。低钠、高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药物撤退综合症:胎儿通过胎盘接受麻醉药或巴比妥类药物,生后药物中断可发生惊厥。常伴有激惹、抖动、呕吐、腹泻。惊厥通常在生后24~48小时开始。呕吐喂养不当可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平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喷射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压增高,呕吐常较严重,多喷射性。先天性畸形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梗阻,可呕吐出不同的内容物,低位梗阻可有明显腹胀,X线摄片可证实。感染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胃肠功能失调喷门-食道松弛:可能与食管肌肉发育不全有关。采取半卧位及右侧卧位即不吐,生后1~2月可痊愈。幽门痉挛:呕吐呈喷射状。阿托品治疗有效。黄疸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程度不重,足月儿于生后2周内,早产儿在生后3周内消失。目测黄疸:眼巩膜、颜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呕血、便血可因产时吞入产道内血液,或因为母亲乳头皲裂出血与奶一并吸入,另应检查婴儿口鼻有无出血。有时则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可于生后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见。败血症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过高,足月儿220.6umol/、早产儿255umol/l;(3)血清直接胆红素26.0umol/l.;(4)血清胆红素增长过快,每天上升85umol/l;.(5)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周。(6)黄疸退而复现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或呼吸不规则、咳嗽、口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吸入性、感染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或脐窝周围皮肤发红的表现。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本文标题: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2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