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初中语文阅读积累习惯的培养研究
1《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积累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取,如何评判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人们常常会以诗书满腹、能说会道,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来衡量。诗书满腹、下笔千言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说会道、一挥而就是语文能力强。那么说什么,写什么?其实说的写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学好语文必须强调“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养成知识积累的习惯。自试行新教材以来,当下我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真是令人堪忧:(1)、书写差。我们通过调查学生的语文课堂作业本、作文本、家庭作业本和课堂笔记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字迹潦草难辨,点画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体,特别是家庭作业和课堂笔记又是涂,又是圈,很不整洁。(2)、错别字多。我们在调查中看到的学生作文,没有错别字的几乎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每篇都有5个以上的错别字。不仅是写作文,就连写计划、写总结、写假条、办黑板报,都要写错别字,可以说错别字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3)、语文知识面狭窄。现在的农村中学生读得少,学习资源贫乏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文外,其他的便背不了几篇。(4)、口头表达能力差。中学生在表达交流方面普遍存在羞怯;立意不明确,内容单薄,材料不具体;思路混乱,结构不完整;语言贫乏,粗俗。(5)、作文能力比较弱。最突出的问题是审题能力差,选材不得当,内容空洞。通过问卷调查及教师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学生知识面窄,积累不够,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语文底子薄,阅读面不广,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看的课外书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讨论。(2)、由于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能采用传统串讲、串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些问题无法进行讨论,自行解决,老师不得不越俎代疱。导致学生活动少,自主学习活动更少;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3)、由于此种情况,自从新课改以来,学校的语文成绩整体都成下滑趋势,有些班级甚至掉到了全县的最后。综上所述,我们确实有必要加强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知识积累习惯的培养,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一)研究现状综述。积累,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目前,我校在语文积累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把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积累的主渠道,探索出“自主阅读,自我积累,”的教学模式,将语言文字内化;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实践活动,通过“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分类积累等。2(二)本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价值。《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学生语文素养好与坏,主要是以各种能力的高低去衡量。能力的前身是方法,方法掌握多了,就形成了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还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明确规定了背诵诗文的篇数和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习惯”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1、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语言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2、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需要。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教师要胸怀远大目标,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对语文课程资源作了说明,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接受的信息量就增加了,这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可见,课外、校外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3、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积累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4、是改善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需要。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面窄,积累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学会积累。(三)本选题的创新程度。积累有助于表达,好的词句、精彩片断有助于学生说话和习作。更为重要的是,积累是一种“再生能源”,它反作用于再学习,一旦燃烧起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宝。理解词义除了用到字典、词典外,还需要生活积累的参与。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除了联系上下文,离不开自己各方面的积累。材料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浓了,学习效果就好,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三、课题的理论依据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他强调“顿悟”学习,但把它说成是“直觉”。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3种表象模式表现出来。学习过程就是使编码系统的概念不断概括和深化,使之成为更完整、更概括的系统。初中生学习语文应具有关于字、词、句、篇、方法、生活等较为理性的认知结构,它们依赖于“积累学习”而获得。2、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加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生长与学习。加涅强调,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另—类是外部条件。学习任何一种新的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除基本的生长因素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积累过程。初中学生要学好语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内部条件”,而且还要有意识地提升“内部条件”,即要加强语文的积累。当然,作为老师也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内部条件”,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升“内部条件”提供最大的环境支持。3、语文积累是现代教育理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体现现代教育理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获得最基本的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意味着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要达到一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包括三方面内容:⑴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⑵语言运用思维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思维规律。⑶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中的学习、背诵古今中外优秀诗文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丰富语言,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提供了借鉴。四、研究的目标学生方面:激发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营造自主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扩大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养成课外知识积累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方面:让每一个参研教师都能更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改善教学技艺,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师指导课内与课外积累的能力及教育科研水平。学校方面:让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并把这一成果辐射到其他科,让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改变。四、研究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我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出发;从我校师资现状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积累。它包括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的积累,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4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还包括思想、方法、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的积累等。五、研究方法、途径与对象:(一)、方法:1、(1)、调查法。通过交谈、问卷等手段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对语文积累运用的建议。(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阅读积累的内涵及培养方法;了解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广泛收集关于培养语文积累能力的信息,结合本校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3)、实践行动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5)、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9个班为实验班,校内不设对照班,以自身作比较对照。(6)、个案法,选定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初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训练,直至初三,观察其变化过程。2、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语文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排头兵,让他们做课题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依靠语文教师的带动示范作用,传播信息,辐射成果,推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在全校开花结果。3、寓课题于常规活动之中,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二)途径: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赋予他们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尽可能为学生语文积累提供更多机会。2、遵循整体性原则。做好教法与学法的紧密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积累能力。3、把握课堂教学是积累的主渠道。阅读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到写作,必须要跨越积累这座桥梁。教材是最好的范文。语文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使学生在潜心学习中学会积累。4、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进行积累,比如教师办报纸等。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将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课外阅读书报刊、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上网,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办积累小报等,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积累能力。5、探索实践积累与运用间的关系。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为更好地表达服务,为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条件。5(三)研究对象:沙坝中学2012级1、2、3、4、5班,2013级1、2、3、4班。六、课题的分解(一)、课题总负责人:谭荣(全面负责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二)、子课题一:语文知识积累内容的研究1、负责人:周春琼2、主要合作者:魏荣、钟应荣、罗兴琼、何兴明3、研究内容:学习、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材料与信息;研究学生积累的具体内容:字的积累、词的积累、名言名篇的积累、文言文的积累、生活言语的积累和语文学习习惯的积累等。(三)、子课题二:语文课外知识积累技巧的研究1、负责人:李春莲2、主要合作者:彭光琼、刘才中、卢雪梅3、研究内容:研究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具体技巧:(1)从手段来看主要介绍:札记积累、笔记积累、日记积累等。(2)从技巧来看,主要介绍:“星火式”积累、“串珠式”积词法、循序积累等。分年级分层次要求,指导学生从原始积累阶段过渡到迁移积累阶段再到创新积累阶段,循序渐进地提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阅读积累习惯的培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2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