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初高中政治衔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负责人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同,高中教学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高一新生不能迅速转换角色,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通过有效的衔接,是要让学生发展符合高中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最终建立符合高中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本课题针对初、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严重脱节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具体分析高中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及学科素养,并据此开发以课程衔接为目的的校本课程。本课题研究侧重对政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有效衔接的处理和探索,以力求实现初、高中政治教学的“无缝对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从当前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本人的教学实践领悟到,通过初、高中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理解高中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更多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真正的成长空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的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成要途径。”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09-2019.01)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成立课题小组,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学习相关的理论,阅读新教材,研究新课标以及研究相关教育理论。第二阶段:(2019.02-2019.08)初步实施阶段:初步分析高一政治课的教学现状,通过查阅、调查以及实践,收集素材。完成初、高中教材知识内容差异,新课标要求差异的研究。以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广泛了解学生在初中时的政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政治学习现状。主要在现高一学生中展开。研究高中学段政治课的教法和学法,探索初高中衔接的方法。结合政治学科特点编写校本教材。第三阶段:(2019.09-2020.01)全面实施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利用编写的校本教材,分别对高一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实践研究,研究高中学段政治课的教法和学法,探索初高中衔接的策略,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教学中注重培养高一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高二的学习打好基础。逐步探索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第四阶段:(2020.02-2020.08)总结结题阶段:资料整理、讨论总结,呈现研究成果。各成员写出学生成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论文等,课题负责人完成结题报告。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我们从2018年9月份开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学生对初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问题,对我校100名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广泛的调查和了解。我们对这次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初、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严重脱节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具体分析高中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及学科素养,并据此开发以课程衔接为目的的校本课程。在2019年9月在高一年级进行衔接教学课堂实验,并对实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成果:(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2)自制的调查问卷;(3)初高中政治衔接校本课程;(4)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课堂教学案例展示;(5)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课堂教学反思;(6)初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实录;(7)学生成长案例分析;(8)教学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成绩分析及结论。初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衔接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把握高中政治教学的深度、难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畏难、成绩大面积滑坡的情况。通过初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衔接,是要让学生发展符合高中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最终建立符合高中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本文标题: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9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