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哲学费尔巴哈论解析完整版
费尔巴哈论分段解析完整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著作。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科学的论述。一、历史背景这本著作是恩格斯在1886年初写的。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杂志的第4期和第5期上。1888年恩格斯进一步作了修改,写了序言,并把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为什么要写这部著作,为什么书名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它是针对施达克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的。施达克是丹麦的哲学家,他在费尔巴哈受到唯心主义围攻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费尔巴哈辩护,并于1885年写下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但是,由于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特别是由于他不懂得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使他不能对费尔巴哈做出正确的评价,把费尔巴哈说成了唯心主义。为此,恩格斯应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编辑部的请求,针对施达克的小册子,写了《费尔巴哈论》一书,对施达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同时对费尔巴哈作了全面正确的评价。其次,它要说明费尔巴哈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作为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舆论准备的经典哲学。由于德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例如资本主义发展的不足,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软弱及其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分化,使其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哲学体系。从康德开始,经过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使唯心主义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在他们的哲学中以辩证法的形式不断的喷发着革命的怒火,但最终还是被体系所闷死。费尔巴哈用“火的洪流”摧毁了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由于排斥了革命的辩证法,他高举的唯物主义大旗仅仅占领了自然观的阵地,在历史领域仍然没能冲破唯心主义的藩篱。因此,费尔巴哈最终也被挤到历史舞台的后面去了。可见,恩格斯把本书题名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既是要说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结束了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路线的发展,也要说明费尔巴哈哲学也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没能挽救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历史命运。最后,它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完成了哲学发展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写作这本著作的目的就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他们在德国古典哲学走进死胡同时,站在了时代的前列。虽然他们都先后迷恋过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但最终他们既没有陷入旧哲学的窠臼,也没有将旧哲学全盘否定。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推动下,他们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吸取了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从而创立了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阐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真正革命,它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终结。二、内容简介《费尔巴哈论》单行本分为序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序言是1888年恩格斯为本书单行本的出版而写的。介绍了本书写作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出版单行本的重大意义。附录是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认为它虽然是马克思为进一步研究而匆匆写成的,但却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用它作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费尔巴哈论》一书的附录是非常合适的。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和一个结束语。恩格斯以史为线索,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第一章首先分析黑格尔哲学,不仅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解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而且也分析了其哲学的解体原因和过程。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恩格斯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提出了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标准,然后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性质,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揭露和批判了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第四章则把前三章综合起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建立起来的,并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新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四章内容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步步提高,以严谨的逻辑结构再现了从黑格尔出发,通过费尔巴哈达到马克思,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过程。在更高的基础上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结束语中,恩格斯还阐述了哲学的阶级性,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三、意义《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890年恩格斯在给德国大学生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的《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在这两本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参见《马恩选集》第4卷第47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四年后,他在给另一位大学生博尔吉尔斯的复信中再次强调:“我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以及在《费尔巴哈论》一书最后一章里谈到了。”(同上p508)如果说“《反杜林论》是一部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通论,那么,《费尔巴哈论》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它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一生哲学方面的伟大成果,全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并且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列宁说:“它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选》V2p442)《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它可以使我们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原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搞好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最后,《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光辉典范。它告诉我们对待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不应毫无批判的兼收并蓄,也不应一概加以排斥,而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加以继承,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的发展。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心思想:说明《费尔巴哈论》一书写作的原因,历史背景及单行本付印前的一些情况。一、写作原因及历史背景。(1—4段)原因之一:为了实现他和马克思四十年的共同愿望,即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1—2段)恩格斯一开始就转引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说明早在1845年布鲁塞尔,他和马克思就已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马恩之所以产生这个愿望,首先是为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原则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四十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势,以及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是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基础和前提。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也离不开以前哲学思想发展的成就。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积极成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在思想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无论在阶级性还是在科学性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这样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因此马恩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初,就产生了阐明他们的新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的愿望。其次,也是为了清算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他们本人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早期他们的思想受到了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属于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于1836年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他开始钻研黑格尔及其学生的著作,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俱乐部的活动。恩格斯1841年在柏林服兵役时,也同博士俱乐部成员来往密切,在此以前他就受到了黑格尔学生的影响,深入研究了黑格尔的著作,在哲学观点上马克思把自由看成是人类精神的本性,把国家和法看成是理性的表现。恩格斯则认为只有理念和人的自我意识才是全能的。之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受到他的强烈影响,成为费尔巴哈的拥护者。从1842年到1844年他们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在马克思当时的一些著作中有过对费尔巴哈的赞誉,甚至还有费尔巴哈哲学的某些遗迹。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步成为纯粹的费尔巴哈派,而是在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克服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最后在1845年春天,他们共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完成超越了费尔巴哈。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最终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是马恩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世界观的转变过程。因此,当他们从德国古典哲学的旧营垒了走出来,摆脱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羁绊时,就产生了共同清算从前所受到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彻底抹掉旧哲学的烙印,阐明自己新世界观的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马恩于1845年9月至1846年夏季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进行了批判。书中不仅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及由费尔巴哈哲学装备起来的“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动思潮,并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在当时没能出版。马克思1846年给安年柯夫的信中写道:“您很难想象,在德国出版这种书要碰到怎样的困难,这困难一方面来自警察,一方面来自代表我所抨击的一切流派的利益的出版商。至于我们自己的党,那么它不仅很贫困,而且德国共产党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由于我反对他们的空想和浮夸而生我的气。”(《马恩选集》p331页)因此书稿只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从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写作《费尔巴哈论》,经过了四十多年。这期间马恩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他们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进行过说明,但无论哪本书都说得不够全面系统,对于费尔巴哈则更没有回顾过。而费尔巴哈对他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哲学家都大,恩格斯深感欠着费尔巴哈一笔信誉债。四十年来,由于马恩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从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没有机会回到从前的题目上去,这样他们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由来已久的愿望。原因之二:为了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工人阶级,指导工人运动,抵制德国古典哲学复活的反动趋势。(3段)这就是说恩格斯之所以在四十年后又写《费尔巴哈论》,实现他和马克思的夙愿,也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思想战线、阶级斗争的情况密切相关的。首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准确地阐述和说明的需要。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以蒲鲁东、巴枯宁、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流派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之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工人相继创立了自己的政党,工人运动处在新高潮的前夕。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全面系统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以武装工人阶级,提高工人运动理论水平,就成为刻不容缓的
本文标题:哲学费尔巴哈论解析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1078 .html